第12章 記賬

字數:4366   加入書籤

A+A-




    隨後穀冬卻是說起了三人可有什麽需要花用的地方,她可以托樂家和樂業去外麵買了回來。

    丁靜竹倒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兩個木盆和一個竹杯,還有一罐青鹽。

    這大半月來,住在西廂房的三人全靠著一個木盆解決了衛生問題,包括洗臉和洗腳,丁靜竹早就忍不了了。

    其餘二人倒也是一樣的想法,和丁靜竹要了一樣的洗漱用品。

    除此之外,丁靜竹還提出了買些布匹來做雙合適的鞋。

    自己還在長身體,穀冬給的兩套衣裳,冬日裏穿洗差不多夠了,但鞋子不合腳卻是很傷身體。

    自己可不想日後落得個扁平足,或是腿腳畸形。

    穀冬倒是還勸了幾句,府裏每個季度都會發布匹和成衣,讓丁靜竹再等等,新年前必然有新衣。

    丁靜竹卻是實在等不了了,而且做鞋的粗布也不值錢。

    穀冬見勸不過,隻得答應了。

    見丁靜竹有了新布匹做鞋,李秀娘和陳青丫也要了布匹,倒不是為了做鞋,三人各有打算。

    見三人都執意要布匹,穀冬隻得無奈的答應了,各人的錢串裏取了約莫百個大錢去找了外庫房的樂家和樂業。

    樂家和樂業雖然總愛開玩笑不太正經,但第二日便給丁靜竹三人帶回來了需要的東西,還有做針線的剪子頂針和卷尺。

    因為白日裏做活傷眼睛,晚上西廂房內也沒有油燈,丁靜竹三人每日的做活時間便隻有下了差事後,太陽墜落前的半個時辰。

    李秀娘倒是要了一塊玫紅和一塊紫色的布匹,做了一件雙色比甲和同色發帶。

    她的針線手藝倒是比丁靜竹和陳青丫好了許多,上麵還細心的繡了些圖樣。

    陳青丫倒是踏實了許多,用白色的布匹給自己做了兩件厚厚的裏衣。

    丁靜竹倒是沒想到裏衣這點,想著下次發月錢得給自己做上一身。

    三人做活的時候倒是敞開西廂房,穀夏一麵看著三人,一麵磕著瓜子。

    等到李秀娘那件漂亮的比甲漸漸成了型,她將瓜子皮一吐,來到三人麵前,將李秀娘的臉抬起來看了又看。

    “倒是個美人胚子,年紀又生的這般好,比少爺們小上幾歲。”

    李秀娘雖然有些嬌氣,但年紀太小,也不懂得穀夏話裏的意味,有些瑟縮的縮了脖子。

    穀夏倒是不生氣,甩開李秀娘的臉。

    “你給我做一件衣裳,比著這件做。”

    “做好了我給你十個大錢,做活的時候可以來我和穀冬的東廂房用油燈。”

    李秀娘摸不清穀夏是什麽意思,隻好抱著針線笸籮去了東廂房給穀夏做衣裳去了,隻剩下丁靜竹和陳青丫二人麵麵相覷。

    好在做鞋倒也不難,丁靜竹雖然縫得針腳細密也不過花了七日功夫。

    丁靜竹趁著陳青丫不注意,偷偷的將前些日子簽到得來的兒童運動鞋的底子拆了下來,縫在了裏麵。

    一共做了兩雙換著穿,哪怕在庫房上差時跑上跑下的忙,也沒有往日累了。

    林媽媽的那本賬冊雖然厚,但裏麵的常用字也不超過兩千個,這些時日卻是已經教得差不多了。

    丁靜竹倒是掌握的差不多了,但李秀娘和陳青丫在丁靜竹的小灶下,也隻會了三成。

    不過讓二人鬆了一口氣的,卻是林媽媽未曾再考校二人,而是開始了第三階段的教學,記賬。

    林媽媽教導的記賬方法對於丁靜竹來說極為簡單,屬於單式記賬法。

    先寫日期,再寫入庫還是出庫,最後是物品的名稱和數量。

    這種記賬方法雖然記載方便,但是核對起來極為困難,不能讓人一目了然的知道數量。

    難怪林媽媽大多數時間都在看賬冊,想來是在心裏計算核對出入的數量是否有問題。

    林媽媽教導了大致的記載賬簿方法後,便將記載常用物品如米麵油等食物的分冊給了穀冬,由穀冬教導三個小丫鬟們如何記賬。

    三人雖然學得磕磕巴巴,但是基本的字還是勉強認得。

    丁靜竹跟著記載了幾天的賬本後,便慢慢適應了過來,不過這手字倒是慘不忍睹。

    而丁靜竹也知道為什麽穀冬得了向管事的青眼了,因為她記賬仔細清楚,而且字跡娟秀,一筆不錯。

    丁靜竹約莫著,自己三人的培養不像尋常粗使丫鬟們的教導,有些疑惑。

    穀冬卻是抿嘴一笑:“媽媽不是每年都帶新人的,今年卻是主動帶了你們三個。”

    “而且是細細問了秦管事,才挑了你們三個的,過了年你就知道了。”

    丁靜竹想著,過了年後也是主子挑人的時候了,按下心裏的心思浮動。

    如今在秦府也接近一月了,丁靜竹倒是摸清了這裏麵的主子。

    秦老太太秦林氏,前禮部尚書林正卿的嫡女,嫁給了時任從六品光祿寺丞的秦文濱。

    秦文濱是一門三進士的秦府最後一名進士了,且年少得誌,不過二十二歲便中了辛醜年的二甲,賜進士出身和從六品光祿寺丞職位。

    時任禮部尚書的林正卿便將家中嫡女嫁給了尚未娶妻的秦文濱。

    不過秦老太爺秦文濱雖官至內閣,加封文淵閣大學士,但卻後繼無人。

    子輩中並無一人得中進士,官路最為通暢的大老爺秦敏仕不過是靠著餘蔭以舉人的出身進入官場,如今也不過是正四品的溪寧府知府。

    但是年近五十方才爬到知府的位置上,這已經是看在曾入內閣的秦老太爺的麵子上了。

    若想再往上走卻是不能了,畢竟隻有一個舉人出身。

    大老爺秦敏仕娶了國子監祭酒之女葉氏,生有三子二女,其中兩子一女是葉氏所出,剩下的一子一女卻是後院的妾室生的。

    如今遠在溪寧府當知府,一家人都不在秦府老宅裏。

    二老爺秦敏仁卻是隻中了個秀才,娶了豪商之女陶氏,如今兩口子打理著整個秦府的出入,算是秦府的內當家。

    二老爺秦敏仁據說有些貪花好色,嫡妻陶氏所生的是行二的哥兒秦時晙和行三的姐兒秦爾思。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庶出的哥兒和三個庶出的姐兒。

    三老爺秦敏佳是個紈絝慣了的,自小便愛佛道兩門,星象占卜,弓馬騎射。

    雖不擅長八股,卻極通各種雜學,詩詞也不錯,算是一個雅士。

    也是秦老太太最疼愛的一個兒子,但是卻不知是什麽原因,至今從未踏進考場一次。

    三十歲方娶了正妻齊氏,生了一個女兒秦爾明。

    後院雖有兩個妾室,但也隻有一個最小的庶出六哥兒秦時曦。

    其餘庶出的老爺們卻是分了出去,不在府裏居住,隻是逢年過節回來拜見嫡母和兄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