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以梅蘭竹菊為題

字數:5453   加入書籤

A+A-


    十分鍾之後,幾名評審老師走進會議室,將大門關了起來,此時,眾人看到還有一個位置空著,不知道這個參賽者為什麽會遲到,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了女孩的吵鬧聲,“為什麽不讓我進去,我就是午睡睡過頭了,沒起來,現在才晚了十分鍾。”

    “晚了一分鍾,也是遲到,這是比賽,不是兒戲,你現在可以收拾東西離開了,大賽組委會,將會把你淘汰的消息,通知你的師傅。”門外守著的一位老師,毫不客氣的說道,沒有一點時間觀念的人,完全不值得同情。

    “我不接受,讓我進去,這又不是高考,你們這是不公平的,我要投訴你們,讓我進去。”女孩大吵大鬧著,不過,聲音越來越遠,好像是被拉走了。

    這時,為首的一位頭發花白的評審老師,走到會議台,朝著眾人說道:“各位同學,人生就像是一場比賽,來晚的人,永遠無法超過已經起跑的人,這一屆的全國刺繡青年大賽,對於你們來說,就如同是一場高考。”

    “現在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前十名的獎勵,請大家看大屏幕,這次獎勵絕對豐厚,不但會得到獎金,還會得到技術更高的刺繡大師指點,同時你們的作品,也將會放進國家博物館裏進行展覽,我想,沒有人會不想自己的作品,被別人欣賞,那麽,就請努力吧。”

    眾人都抬起頭,查看了一下會議台上方的大屏幕,上麵展示出了前十名的獎勵,許多人麵上都露出了驚喜,本來還以為這次比賽,跟往常一樣,隻有一點獎金加上一個證書呢,沒想到真的像這位評審老師說的那樣獎勵豐厚。

    第一名,將會獲得十萬元的獎金,同時還會得到所屬刺繡流派技術最高的刺繡大師,指點兩個月的時間,其作品,也會國家博物館中,展出一個月的時間,而且也會獲得華夏工藝美術協會的資源支持,包括作品推介,展覽等等一係列的支持。

    而第二名,第三名,除了獲得的獎金不一樣,同樣會得到刺繡大師一個月的指點,在博物館中展出半個月的時間,還有資源支持,第四名到第十名,獎勵就繼續下降了,但是,作品都可以進入博物館中展出,隻是時間不同。

    這樣的獎勵,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想要拚一拚前三名,這真的是比以往的證書獎金要好得太多了,光是在國家博物館中展出,就足以讓人激動了,因為哪怕是一些大師級的人物,都不一定有機會把作品放在國家博物館中展出。

    還有資源支持,工藝美術協會,可是一個非常大的組織,在行業內,擁有著極高的影響力,擁有的資源更是非常的多,如果動用一些資源,推薦一個人的作品,那麽,這對於名氣的提升,有著極大的幫助。

    “好了,我希望大家都努力,不要浪費這次寶貴的機會,讓你們的刺繡作品,在比賽上大放光彩吧,下麵,請以梅蘭竹菊為題,進行刺繡創作,任選其一,時間為四個小時,請大家在創作時,注意時間,一旦比賽時間結束,創作未完成的,一律判定為失敗,現在開始。”評審老人關掉屏幕,說出了第一輪比賽的題目。

    許多人聽到這個題目,麵上都露出了笑容,梅蘭竹菊,華夏四君子,無論是繪畫還是刺繡,包括詩詞歌賦等等,都經常以這四種植物為題材進行創作,可以說這是華夏人最熟悉的植物,任何人聽到,都能夠說出一首有關四君子的詩句。

    林舟麵上露出了思索之色,四個小時,對於其他刺繡流派來說,不是什麽問題,可是顧繡就不一樣了,這是以繪畫作品為藍本進行創作的刺繡流派,如果僅僅隻是繡一朵梅花,或是一根竹子,對於他來說,自然是簡簡單單,但是無法體現出顧繡的優勢。

    很快,他就從腦海裏找出了一幅畫作,麵上露出了笑容,有些畫作是繁雜的,而有些畫作,是簡潔明了的,他所選的是明代八大山人所創作的一幅畫作,名為《墨梅圖》,這幅畫作上,隻有一個梅枝轉折向上,頂端僅有三個待放的花苞,可以說是奇極,簡極,險極。

    八大山人真名為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一生經曆波折,從明朝宗室後裔,到出家禮佛,再到還俗以書畫為生,人生經曆極富戲劇性,這也使他的畫作,形象誇張奇特,筆墨凝練沉毅,風格雄奇雋永。

    看起來這幅畫上,隻有一支梅枝,甚至上麵的墨梅都沒有開花,但是給人的意境,卻仿佛填滿了整幅畫一樣,讓人一眼,就能領略到滿目孤寂淒冷的畫麵,領略到畫家心中的落寞與淒苦,以及對生命的期許。

    林舟在腦海裏觀看著這幅畫,不斷感受著其中的意境,此時,他已經提前啟動了高級刺繡術和中級繪畫術,這幅畫看似隻有一個梅枝,非常簡單,但是,想要做到與原畫一樣的意境,就不是那麽容易了。

    此時,會議台上的那位頭發花白的評審老師,看到了林舟閉目思索的模樣,麵上露出了一抹笑容,不知道這位顧繡的傳人,龍泉鑄劍的神奇人物,會怎樣去完成第一輪的比賽呢。

    她是工藝美術協會刺繡委員會的負責人,沒有人比她更希望刺繡傳播的越來越廣,林舟學習顧繡,讓她看到了不一樣的地方,其他男子根本不會去學這種東西,認為隻有女孩子才會學的,而林舟卻是毫不在意,光是這份勇氣,就讓人佩服。

    有些人認為林舟是在嘩眾取寵,或者是通過這場比賽,鍍鍍金,可是她卻不是這樣認為的,能夠得到寶源閣齊大師,還有顧繡傳人姚清許老師的同意,參加這次比賽,絕對不可能是來鍍金的。

    林舟閉目養神的模樣,也引來了旁邊其他人的注意,一些繡娘不禁偷笑了起來,而蘇繡的顧心語,同樣坐在第一排,距離林舟不遠,看到這個畫麵,她嗤笑了一下,還以為多厲害呢,這剛開始就不會了嗎,完全就像是考試的時候,一道題不會做,一覺睡到考試結束。

    感受完畫作的意境之後,林舟緩緩睜開眼睛,看到了會議台上,正望著他的評審老師,他笑著點頭致意,然後從自己隨身攜帶的工具袋裏,拿出了刺繡工具,這場比賽,是允許自帶刺繡工具的,畢竟每個流派的工具可能有些不同,而且平時用的順手了,突然更換,也會有些不習慣。

    他將工具擺放在繡架上,然後拿起毛筆,開始在上麵勾勒起畫作的框架,哪怕以他現在的高級刺繡術,可以直接去繡,但是這個框架,卻是可以幫助他繡得更好。

    很快,林舟就將這一個梅枝的框架輪廓完全畫了出來,隨後,開始挑選絲線,同時進行劈線的動作,將一根絲線,劈得非常細,穿針引線之後,他從梅花枝條的根部開始繡起,根部是最為粗壯的,看起來整個墨梅枝條,都是黑色的,但是,黑色濃度卻有不同,繪畫的筆墨洇散的程度不一樣,這就是華夏國畫的魅力之所在,一種筆墨,一張紙,卻可以帶給人不同的意境。

    看到林舟有了動作,那位頭發花白的評審老師,不禁站起身來,俯望了一下,看到這一塊繡布上,隻畫了那一根枝條般的畫麵,她麵上也露出了幾分疑惑,讓她一時間,猜不到林舟選擇的是哪一幅作品,還是這根本不是一幅畫,就是畫了一個枝條。

    她按耐住心中的好奇,走下會議台,開始巡視其他人,林舟要繡的是不是一幅作品,過一會兒就能知道了,不過,閉目養神了十分鍾,不可能僅僅隻畫一個枝條,留下那麽大片的空白,太不合理了。

    在巡視的時候,她發現所有人都沒有任何的卡殼,繡的時候,十分的流暢,這比較是華夏有名的四君子題材,要是有人連這個都繡不出,那真的就是過來搞笑的。

    旁邊蘇繡傳人顧心語,選擇的是梅花,已經繡出了一朵粉紅色的梅花雛形,看起來圖案秀麗,繡工細致,色彩更是清雅,這也是蘇繡能夠聞名天下的原因所在。

    蜀繡的風格,就與蘇繡不同了,兩名蜀繡傳人,選擇的是竹子,這是巴蜀之地所常見的竹子,而且熊貓竹子題材,在蜀繡之中,非常流行,風格明麗清秀,光亮平整,渾厚圓潤,有著獨特的韻味,再加上精湛細膩的針法,豐富程度,位居四大名繡之首。

    巡視了一圈之後,她又回到林舟這邊,看到了那已經有了雛形的枝條根部,看起來這是準備繡一枝墨梅,隻是這枝條彎曲的,卻好像不合道理,她在腦海裏想了一下,卻依然無法想到這是出自哪一個作品。

    她是蜀繡傳人,雖然看過一些畫作,但是,並不如顧繡那般賞畫萬千,一時之間,還真的無法從腦海裏找出這一枝墨梅的來曆,可能是她沒有看過此類的作品,但是,從枝條的彎曲來看,不會是一幅正常的作品。

    隻不過,讓她更加震驚的是,林舟的繡製速度,那行雲流水般的動作,真的是賞心悅目,仿佛不像是在繡圖,而是在布上作畫一樣,她巡視了一圈,這是唯一感覺到美感的繡法,哪怕一些女孩子的手掌白皙,手指修長,動作輕盈,也無法與林舟這樣在布上作畫一樣的充滿美感。

    林舟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繡製過程中,當然,他現在依然沒有使出全部的能力,僅僅是第一輪比賽而已,實在沒必要繡那麽快,這一幅墨梅圖框架,在他的動作之下,慢慢變得充實起來。

    這一個墨梅枝條,上麵有幾道分杈,象征著人生的方向,在枝條上,沒有任何的苔點,點苔法是華夏花鳥畫中,突出山石的筋節和樹幹質感的技法,可以彌補運筆的不足,遮掩一些敗筆,同時也能夠豐厚畫麵的表現力。

    八大山人這幅畫,沒有任何的苔點,說明了其對自己畫技的自信,雖然沒有苔點,但是上麵添了幾筆如刺的小枝,使得本來光禿禿的光板枝幹,變得生動有趣,有了變化,添了生機之意,可見其畫功的獨特。

    在繡製的過程中,林舟並不是全部都以絲線來作畫,而是在一些地方,用毛筆添上些許筆墨,使得這一個梅枝,與原畫的相似度更高,意境也漸漸表現了出來,半繡半畫,以繡代畫,畫繡結合,這就是顧繡最大的特點。

    而那位頭發花白的評審老師,也終於看出了這一枝墨梅的意境,使得她腦海裏浮現出了幾個人物名字,最後,定格在了八大山人上,也隻有這個曆經曲折的畫家,才能夠畫出如此富有意境的墨梅圖,林舟更是令人驚訝的,將這種意境,完全表現了出來。

    四個小時的時間,像是眨眼般就度過了,在時間隻剩下十五分鍾的時候,評審老師提醒了一下,許多人加快了速度,林舟則是不慌不忙的將八大山人畫作的款識繡了上去,同時,在右下角空白的地方,加上了自己的款識,林舟印。

    繡完最後一筆,他看著眼前的這幅作品,麵上露出了笑容,十分的滿意,八大山人的畫作,意境是最為重要的,他則是將這種意境,在刺繡上,以絲線表現了出來。

    很快,四個小時結束,所有評審老師,都站在了各個過道的中間,那位頭發花白的評審老師,在會議台上凝聲說道:“比賽時間到,請放下針線,違者將直接淘汰。”

    此時,幾個還在繡的人,都直接放下了針線,通過比賽開始時的情況,她們就知道這次比賽的嚴格,是絕對不會有半點留情的,她們的畫作雖然嚴格來說,還沒有完成,但是,卻也算勉強完成了,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如果繼續繡製,那恐怕是一線生機都沒有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