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春節
字數:3918 加入書籤
俗話說:日子難過年好過,言外之意平時日子長,不好過,而過年呢,就那麽一天,熬過去就算過了年了。當然這是說的舊日艱難歲月。如今,正好倒過來了:日子好過年難過。為什麽呢?物質生活豐富的當今社會,老百姓天天魚肉不缺,豐衣足食,天天跟過年似的,可是到了年根呢?人情往來必不可少,采辦年貨的確是很頭疼的事兒——過去買點魚肉,包個餃子買或做件新衣服就算齊全了幾乎,而如今過年吃什麽都是很費腦筋的事兒……
年前的人情往來走馬燈似的,忙得我焦頭爛額,平時不聯係的同學朋友,生意夥伴都動了起來,送點年貨如煙酒糖茶過來,也有真不知道買點什麽東西的,幹脆送張購物卡,你自己看著買吧!中國人又講究禮尚往來,所以還禮又成了一個麻煩事兒。當然,隻收不還的是那些有頭有臉的大小人物,多收少還的可能是稍微有點兒覺得不合適抹不開麵子的,主動送的是這年被幫助過的,或者輩分小年齡小的。所以就看到馬路上停下兩輛車,搗鼓年貨,樓下小區門口,車水馬龍,有時候水泄不通,更為壯觀的是購物商城,人山人海,車堵得密不透風。有人總結某些人:誰送的什麽東西似乎不記得,但是沒來送禮的卻記得很清楚。
自己認識多年的一個小弟,年三十了還沒有跟我聯係。於是就犯了小心眼:這小子今年我幫他不少忙啊,口口聲聲說過年的時候好好感謝我的,可是卻一直沒有電話打來。難道說他從朋友那兒聽到了離間我們的閑話?因為我的這個朋友跟這個小弟的交情比我要好要早,也算是我通過朋友繼續跟他深交的,而自己的這個朋友卻有個毛病:不喜歡我跟他的朋友交朋友,比如他的一個朋友跟我認識後,生孩子,很高興告訴我,我還說一定去討杯喜酒慶賀一下的。可是百歲的時候,朋友自己去了,回頭跟我解釋:之所以沒叫我一起去,是為了給我省下至少六百的看喜錢。於是,他的那個朋友也不再跟我聯係來往了。
在工作上,我出於公心,對這個小弟的工作不到位的地方進行過糾正,使得他失去了一次發財機會,可是另外地方我卻努力幫他正規操作,稍有暫獲,他非常感激。可是,為什麽卻不跟我聯係了呢?而據我所知,他是約過我這個朋友的,並且一起吃的午飯,午飯後朋友問我在哪兒,我說在家。他說:明白了。我估計這個小弟會來看我的。可是,沒有,直到我臘月29日回了老家。我不是希望這個小弟給我送些什麽禮品,而是覺得失去這麽一個憨厚樸實為人真誠的朋友而難過,我甚至覺得如果他帶禮品來,我一定還一份差不多的禮物。我還有一個擔心是他不會出什麽意外了吧?又不好電話問。
母親見到自己的大孫子又長高了,非常高興。拿出一萬塊錢說是給孫子的,還囑咐不叫別的姊妹知道。我說,這錢永遠是你的,一年400元利息,你需要錢我首先拿出這一萬元。如今母親似乎才明白,幾個孩子中,隻有我一點兒也不惦記她的錢。可是,父親走了一年多了,家庭矛盾升級,就是因為父親一輩子的積蓄沒有了蹤影,而一直照顧父母的二姐和母親的口氣就是:都吃了喝了。結果沒有人相信,畢竟父親的收入很高,且很節儉。於是,二姐終於成了眾矢之的,和兄弟姊妹絕交了,包括我——我翻看父親的賬本,知道了些許內幕,感覺二姐做的的確非常過分。
再看母親包裝一萬元的層層油布、手絹、紙張,足足有四五層。作為文盲的她,能從二姐那裏以各種借口提出零碎錢攢夠一萬,需要多少日子啊!我感動了。妻子也感動了。婆媳關係得到了緩和。
農村集市非常熱鬧。買了母親沒備好的年貨物品,遇到了大姐夫。年前大姐來我這裏住院兩個月左右,骨折沒有治好,開顱後一年的她仍然處於癱瘓狀態。真是禍不單行,各有各命。好在後備箱還有些東西,就送到了大姐家,看了看她。躺在床上,很淒苦無奈的樣子,說話含糊不清。大姐夫臨別送我一桶花生油,一大包油炸麵魚。作為農村人,這也是很好的禮物了。
因為父親過世一年,所以不必貼對聯。可是,宗譜要掛,貢品要擺,灶王、玉皇大帝也要供奉靈位。我們在母親的指導下忙活了一個上午。燒紙上香,祭奠叩拜,一一做到。母親雖然是農村婦女,卻很在意這些風俗。要不她總是說我們家裏之所以順利齊全,都是老天爺關照的。
大哥大嫂九年沒有回來過年了。剩下我們四人做了八個菜,我開了最好的酒,和母親其樂融融地吃大年飯。母親不自覺地又說起二姐,覺得自己的女兒委屈,兒子建議她不要再說了,說了十幾年也沒有任何效果。母親同意了。於是,家裏和諧了很多。
年三十傍晚,和兒子去祖墳請神,燒紙放鞭,往各個墳頭插吊對兒,然後喊聲爺爺奶奶回家吃餃子過年了。回到家,放鞭炮,吃餃子,看春晚,次日一早起來去給長輩拜年。如今隻有母親和二大媽兩個老人了,二大媽89歲了,一天兩包煙,非常健康,隻是偶爾糊塗些,脾氣不是很好,罵人,弄得孩子特別是女兒、兒媳婦很難堪。好在大堂哥非常孝順,幾乎每次給她點煙都是跪在炕上的。我說大堂哥是我們家族孝順老人的典範。好人好報,他如今在煙台有三處房產,計劃春暖花開把母親接到自己的大房子裏住些日子。我也有類似想法:二姐真的不管母親,我也把母親接來一起住,或者給她一套房子,雇一個人伺候她,甚至我想把二姐的大女兒和大女婿弄到濱海,找份工作,住在我的房子裏,照顧母親。
初一這天,最高興的是年前擔心失去的小弟來微信百年,且轉賬880元祝我新年快樂。一邊的兒子說不接不行,我就接了。其實,可以不接的,日後就自動退回了。同時我說些過年的話。如釋重負——我沒有失去這個好朋友,好兄弟,我很高興,很欣慰。
初一舅舅家的表哥表弟來了,和母親喝酒聊天,母親再次老淚縱橫,說“救救俺閨女”的話。我說,行,明天我開車拉你去二姐家拜年。母親高興了。可是次日,下雨,我怕路滑,母親又行動不便,所以沒有去二姐家,也沒有去看大姐。晚上送年結束後,我們就返回濱海了。高速公路因為雨雪封閉,走的國道。
初三值班,首先去了那個兄弟家拜年,他一早上山了,下不來。我說給你帶點老家特產,他說些感謝話,叫他兒子取走了——一包炸麵魚,一桶自家產花生油,還有一個我舅媽做的大饅頭。這也算禮尚往來?兒子說,你的東西不值200元!
跟帶班領導——單位一把手見麵聊天,說些話兒。如今我們的孩子失去了我們當年刻苦讀書改變命運的責任感和擔當勁兒,衣食無憂的他們缺乏上進心,這也是通病。這從我們上大學看到的雙職工孩子身上就早已體驗到的。
一同值班的大哥早就沒了嶽父母,所以就提議他留守,我去嶽母家喝酒拜年。畢竟初三是看嶽父母的日子。於是我就毫不客氣地溜走了,和連襟大姨子叔連襟們鬥酒,最後都酩酊大醉。丈母娘家一年最熱鬧的日子就是今天,也是丈母娘最開心的日子。
初四在家獨處一天,思考靜休。初五好友夫婦帶一雙兒女來拜年,帶來貴重禮品卻不接受我們的紅包。兒子非常有耐心地陪兩個孩子玩兒,我們四個成年人也交流了一個下午,直到黑天。對他們的待人接物、低調做人的高素質非常敬佩。
初六硬著頭皮帶朋友進山,他是知名度很高的富翁,不差錢,就需要個麵兒。原來他又找了一個很年輕的妻子,妻子的發小帶著父母孩子來了,他的嶽父母也來了,所以需要一個人帶他們進山,而且能夠做到資深講解。他通過朋友輾轉找到我。那兩輛豪華車子的、午飯的高調一點兒不和他的低調做人態度相匹配,這也是他能夠在江湖打拚到知天命之年有些關聯。最後,他送的一箱六瓶紅酒令兒子嘖嘖稱奇——一瓶酒,75美金,在國外……
晚上,侄女兩口子來拜年。孩子放在了老家,侄女要再次考公。關於她的工作,雖然研究生學曆,真的挺難找到合適的,除了考公。
初七上班,開始了新一年的平凡日子。晚上去看了看高哥及嫂子,算是拜年吧,夫妻倆感情越來越好,令人欣慰。
初八是兒子的女友第一次來我家,於是一早和兒子來到批發市場,買了多種海鮮。妻子曾問我對未來兒媳婦的感受,我說,兒女雙全,多好!而妻子似乎不容易接受未來兒媳,婆媳是天敵,看來不假。
來到單位,人都去廟會了,辦公室空空的,也是我喜歡的,靜。同時,可以敲打點兒文字,我所喜歡的東西。
加油!新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