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做了,就不要後悔
字數:3323 加入書籤
人們往往因為沒有做過而後悔,卻很少因為做了什麽事情而後悔的,當然,前提是你要經過深思熟慮,明白你要做的事情是否正確,必要,會不會是一件錯誤的事情。
比如,大學期間的戀情,到底因不應該呢?幾遍勞燕分飛,男女雙方怕是也不會後悔的,而後悔的往往是那些沒有談過戀愛的同學。
生命的意義在於閱曆的豐富,墨守成規縮手不前,終日重複簡單的工作學習,吃喝拉睡的人生難免乏味,所以,就要思考,就要行動。當然,盲目的從事一些不合規不合法的事情,必然會給人生帶來汙點和悔恨。而積極向上地嚐試一些改變生命軌跡的事情,永遠不會後悔。
這個社會的發展速度之快令人驚歎,飛速發展帶來的令人擔憂的事情越來越多,如環境生態的汙染惡化。如果你家附近有個小型養殖場,天天豬**鳴,臭氣熏天,髒水橫流,夏天的窗戶都不敢開,你會為了鄰裏友好和睦而天天忍受嗎?不能!打環境舉報電話,越早越好,否則,那汙染會慢慢浸染到深層土壤,令你院子裏的水井的水有了異味兒而不能飲用。
同樣令人壓抑的還有職場逆生態的形成,政以賄成,官以錢進,劣幣逐良幣的提拔方式日漸嚴重,通過各種不擇手段升遷的、發財的、官商勾結的行為如果盛行,作為一個公民,如果有了別人貪汙賄賂的證據,就應該大膽舉報,替國家守財,為體製的純潔奮鬥,當然,如今的“言官”已經不複存在,遭到打擊報複的舉報者仍然存在。於是,就有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的群體出現。
人有7、2、1的比例區別:也就是說十個人裏邊有七個是默認身邊環境惡化的,也不會抗爭,隻會默默忍受;而2個人卻會發出了反對的聲音,“憤世嫉俗”,可惜也隻是停留在言語層麵,沒有實際行動去反抗;隻有一個人,會像唐吉坷德一樣,拿起長毛,與風車戰鬥,向惡勢力吹響戰鬥的號角。當然,唐吉坷德往往被認為是瘋子。
但是,這十個人,誰後悔呢?不得而知,但是,唐吉坷德肯定不會後悔的,因為,他做了。
晚上,正和老妻看電視,聽到衛生間劈裏啪啦,過去一看,牆麵瓷瓦又鼓起幾片,於是拿下幾塊,跟當年裝修公司交涉——如今的官僚作風真的蔓延到了官場以外:皮球踢來踢去,不是保修期過了,就是跟他們沒有任何責任。於是,處於善心打了最後一個電話給投訴部門:希望你們以後對客戶認真負責些,比如我的問題就是因為沉重的梳妝鏡應該固定兩個點而你們隻固定了一個,導致受力不均勻,加上瓷磚貼的不結實,所以長期受力導致掉落。
幸虧還有幾個搞工程的朋友,包括某集團董事長老於。老於說,最近忙著開標,我就不過去了,我叫項目經理看看去。於是,項目經理及時趕來,買材料,找原因,找工人,一天忙下來,萬事大吉。雖然是個小活兒,可是因為瓷磚的粘連性,導致越幹越大,畢竟四五年後了,買來的瓷磚顏色也跟原來的有很大誤差——畢竟老房子了,由他去吧!總不能都敲掉重新做吧?那就不是一天的工期了。最後項目經理又帶來人員,連衛生都給打掃的很好。隻不過七八袋子的垃圾拉不了,扔在垃圾桶,被物業順藤摸瓜找上門來,項目經理接到我的電話,第二天一早就來拉走了——要知道,在他看來,我可是董事長的朋友,並且似乎還是個領導。所以,給他一盒煙,他也推脫半天。但是工人師傅的厚道淳樸叫我心生同情,雖然人家也是山區農民,經濟條件很好,我也塞給他一盒煙,一瓶糧食酒。如今年輕人沒有喜歡幹瓦工的了,這門手藝是不是將來就失傳了呢?誰會接著幹呢?
和母親通電話,跟她商量春節的事兒。最後排除了所有因素,決定臘月底我去接她上來。可是,中間她來電話,我忙的很就叫妻子通話,反複幾次,她竟然又改變了主意,而且指責我的虛情假意。上午電話時候,我就聽到她旁邊有二姐的聲音,二姐這些年所有的智慧都用在了如何把家產歸為自己,如何把我們其他三個姊妹排斥一邊,包括我。母親的強調堅決:“你二姐早就看出來你不可能叫我上去過年,我隻是考驗你!”果然被妻子猜中,娘倆唱了一出苦肉計……
長籲短歎也沒有用。能做的,我保證做到,過年回去過年,該買的該花的我肯定一如既往。可是母親說了狠話:“不許回來!”哎——糊塗天,糊塗地,攤上糊塗老人沒法治!
正月二十九,搭乘妻子的車進山了,沒有帶登山包登山杖,因為我想主要看看山裏的大哥,給他送去代購的彈簧秤。如今山區發展日新月異,配套交通等基礎設施日漸完善,成了市裏居民羨慕的養老之地,但是購物上學等,仍然不如城市,包括網購,送貨也是送到鎮還沒到村到戶。
我的便攜包裏帶了兩聽德國啤酒,三袋肉食包括豬蹄、香腸、鴨肫。春節期間的肉食的確不是主要消耗品如今。
天氣陰鬱,似乎有霧霾的樣子。路邊海上也是灰蒙蒙一片。在龍河下了車,被老齊叫到他的辦公室喝茶,一起的還有老路羅。老齊說起前不久跟退休老領導胡老喝酒,我建議不要再叫他一起喝酒了,鑒於他的身體狀況。我曾經見過他一次,走幾步就氣喘籲籲需要休息,臃腫的身體令人擔憂。所以有個好身體真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同樣還有老羅,比我少幾歲,卻血糖過高,戒掉了煙酒,放棄了事業的奮進,提前進入與世無爭的逍遙狀態。
告別老齊老羅,走台階來到軋機口,被房子裏的小戚叫住了。如今小戚也變成了老車了,都奔五了。抽了一隻煙,說了一些家常,就繼續前行。一路有幾家做買賣的山民,卻很少停步購物的遊客,畢竟淡季,遊客不多。水庫盈盈碧水透著些黑色,而河穀裏不斷傳來叮咚水鳴聲。前不久的一場春雪融化後,瀑水傾瀉而下,卻難有夏日的轟轟烈烈。曾記當年跟同學兼同事侯先在某個夏日暴雨後來此觀瀑,那令人震撼的白色飛簾發出的雷鳴聲至今難忘。
來到上宮,大哥已經挑完了供果,在招待來自市區的兩位客人。坐下一聊,我們也算是一個係統。說起我們認識的劉先提拔了副區長,我一點兒也不吃驚,這哥們對仕途非常在意,所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本家道長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在門口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他的絡腮胡子更增添了不少風采,尤其配以藍色道袍。他的一個徒弟見大哥來了客人,帶來炮製多年的藥酒,主動陪客。他來此兩年,血糖正常,心髒也好了,他的妻子給道士們做飯,他在上邊一個寺廟給遊客解簽,一副逍遙自在的樂天派。
大哥弄了兩根登山杖,一根彎曲的沒有價值,另一根經過我的修整,造型不錯。聞著久違的原木香味兒,看著墨綠的竹林,聽著林間鳥鳴,令人愜意。此地真乃修身養性之佳地。
酒後,告別大哥和客人,策杖去石桃峰。老林兩口子已經搬到了山下居住,門前耐冬、梔子花長勢喜人。中途山陰處,竟然有殘雪積存很多,許多遊客在雪地拍照留念。路邊有老人賣登山杖的,品相不錯,價格也不是很高,幾十元的樣子。
沿著小路直接下到索道下站,跟熟悉的人簡單打了個招呼就下行到海邊,然後和妻子一起坐車回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