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新的起點
字數:4046 加入書籤
父親前年去世後,母親孤獨一人在老家生活,雖然有鄰村二姐的照顧,我還是建議她來濱海過年。她說,等父親周年以後。
這年春節,母親決定來我家過年。作為我,在濱海這個城市上學、工作三十年,卻沒有一次在城市過春節,包括自己的妻子、兒子。每年都是大包小包、拖家帶口地回老家,這些年有了私家車還好一些,前些年單位的車子可以送一送,再往前的日子就是擠長途車,偶爾坐一次火車再倒車,狼狽不堪。天寒地凍,衛生條件奇差,取暖設施落後的老家,卻叫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妻子慢慢適應了。她不但要做飯炒菜招待家人和親戚,落下了一個好名聲,而我卻落下了她背後的好多抱怨,春晚都沒有完整地看一次。兒子也是如此,每次過年都很不情願跟我們回老家,應為那裏沒有網絡,沒有同學玩伴。想來真是對不住他們娘倆啊。
母親要來,雖然有兩套房子,卻不適合叫她老人家獨處。而每套房子都是套二,隻好委屈兒子買個墊子睡地上。兒子很不情願,可是聽說自己同學從美國回來也是這種遭遇,就平衡了很多。這些年日積月累的家庭矛盾,使得母親有些神經質了。妻子叫我轉告母親,上來是過年,不要評論家務事兒了。兒子跟同學訴苦奶奶的神經質,同學竟然同病相憐:我奶奶更是,吃飽了飯打個嗝兒她都訓斥你——作孽太多,大師報應你!
過幾天就要把癱瘓的大姐送回老家,她在外甥女家住了一個多月了吧?然後叫母親看看大姐後返回濱海過年。哥嫂也在濱海市的侄女家裏過年,侄女一家三口回他們的老家。可是,十多年不上門的大哥大嫂能接受我的邀請來和母親一起過年嗎?估計夠嗆。真不理解他們的仇恨怎麽會消弭不掉呢?二姐一家因為“得到了父親的所有積蓄”而和我們徹底都決裂了……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務事兒,就叫他隨風而去吧,各自做好自己的本分,尤其是我。
雖然和母親多次忍不住激烈爭吵,可是我一直在努力克製。想到母親喜歡喝點兒酒,便就浮想聯翩用什麽酒具、什麽好酒招待母親。妻子說,別忘了她的高血壓,一定少喝。
過去了的一年,或許是自己經曆的有一個不平靜的年份:在這個崗位工作了十一年後,總算有些成長,可是形勢的變化有些突兀——成立集團,合並原來的幾個公司。機械的組合並不是官方所說的那樣更加利於工作開展,相反,有些職能分解淡化了許多。於是就有了給某公司打電話人家愛理不理的回複,內部的每一個地方都大同小異,隻是這裏似乎挺高大上的,其實是假大空。
今年感到比較欣慰的就是自己的兒子的成長。這小夥子的閱讀量和視野開拓了不少,對他的將來我充滿信心和期待;最不好的消息就是大舅哥的癌症轉移,這叫全家人氣氛沉悶,尤其是她的妹妹,我的妻子。
新的起點,盡人事,聽天命;用出道的心,做入道的事兒。
最近喜歡讀吳曉波的財經著作,包括《大敗局》上、下兩部,又看了《激蕩十年,水大魚大》,與讀者一起回顧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企業家群體的大起大落,進一步了解了燦爛若煙花的中國企業走過的艱難曆程。這是一部英雄企業家的史詩,這是一部中國改革開放的總結性巨著。
回首自己近五十年的人生,有四十年在這個激情燃燒的歲月,感覺是幸運的,幸福的。1978年,自己是一個小學生,但是衣食無憂。1985年的中考,自己考入縣一中,三年後的高考,來到了這座美麗的城市——濱海,後來的畢業、工作,雖然有很多的酸甜苦辣,沒有經曆過大起大落的跌宕起伏,卻深刻感受到了身邊的變化。
記得大學時期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城鄉差別還是很大的,包括同學們的衣著、談吐甚至社交活動,農村孩子很少有什麽特長的,所以很多社團活動都是城裏孩子在搞。作為公關型的我,總是有些辦法交往些朋友,包括學校的後勤科科長,通過他我可以買到成箱的供應啤酒,當然也就是那麽一箱,結果扛回老家過年的路上,被縣城的同學的姐夫看好,橫刀奪愛了;至於難於買到的“馬牌”香煙,我能通過南方飯店的總經理助理買到一二條,轉手給同學或者自己抽掉。那個時候班裏就有“下海經商”的試水者了,不過似乎也沒有掙到什麽錢,隻不過裝作很有成就感和優越感的樣子罷了。
經曆過那次風波以後,我們似乎是最後的畢業分配生了。鑒於某項含糊的規定,非市內四區的戶口不能在市區就業,聯係好的接收單位拒收。當時不亞於驚天霹靂,使得我從雲端墜落,痛苦不已。好在有郊區的一個國營單位,來函要10個同學,結果我們來了6個,一輛五十鈴大頭車,把我們連人帶行李拉了過來。躊躇滿誌,可以形容當時我們的狀態。作為本地人的宿舍老大曾誇下海口:努力發揮專業特長,爭取35歲以前當個正局(正處級,當時似乎對這些個職務級別非常懵懂,卻又十分羨慕老大的雄心壯誌)。
下班回家,很是疲憊,這是因為中午沒有午睡,而是去了自己的空房子打掃了一個中午的衛生。幾個單身漢弄得房子髒的出奇,灶台上的油汙要用鏟子刮!地麵要用鋼絲球配合抹布。犄角旮旯裏的灰塵怕是積攢了十多年了,厚厚的一層。關於房子是繼續出租還是賣掉,兒子強烈要求賣掉,而我和妻子卻有些舍不得。看看空落落的有些破舊的老房子,到處是我們生活過的影子,畢竟這是我們的第一處房產,當年的裝修耗費了我們好大的精力。轉眼30年了,自己在裏邊就住了六年就搬走了,出租了24年,無形中收獲了三四十萬的租金了。而每年3萬5的目前租金,真不如賣掉將300萬本金放銀行理財,每年有十三四萬的收益。可是掛在幾家中介兩三個月以來,都沒有實際進展,普遍說房子太舊,價格太高。可是均價3萬1,也是這一帶的基本價格,並且還有拆遷的傳言。
妻子在廚房忙碌著晚餐,兒子和同學去了影院和前海,正在回來的地鐵上。回來後他告訴我他的這個同學的爸爸他見了,很老實本分木訥的一個人,當年隻是因為姥姥對他的不爭氣大加指責才導致離婚的,而不是什麽小三。如今,這個同學很同情自己的父親,反而對姥姥的罵人指責有些反感。
妻子開始了新一輪的嘟囔和抱怨,聲色俱厲。昨天晚上也是如此。看到兒子生氣的樣子,我安慰他要對更年期女人保持容忍。可是,兒子開始了對抗,指責妻子不應該因為自己付出勞動就獲得了指責他人謾罵他人的資格和權利,寧願掏錢下館子也不想吃妻子做的飯而遭受人格的侮辱和尊嚴的踐踏,並堅信對抗暴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暴力。接著,內戰爆發,兒子離家出走,妻子不久也回了娘家——我,“妻離子散”。
微信兒子回家。以一個父親的口氣。兒子十一點半回來了,來到我的床上,紅著雙眼,噙著淚花,看來他的確很傷心,過了幾個小時也沒有平靜。他躺在我的身邊,跟我哭訴自己的尊嚴被扼殺,接著起來把妻子的一個十字繡從牆上拿下來,塗上了好多墨水,染上色,想寫“好好說話”幾個字,卻寫不好,手和手腕都染成了藍色,我哭笑不得卻又似乎沒有什麽好的辦法製止,一直順應著他的情緒。
漸漸地,他平和了許多。我笑著打掃衛生,擦拭十字繡上的墨水。至於牆上染的幾個藍點兒,是沒有辦法去掉的。
次日三八節,先轉發幾個微信給妻子緩和氣氛,接著給兒子打電話調侃:“不想認這個媽了?不叫她了?”兒子賭氣地說,不要了!而口氣中明顯緩和了很多。我建議他買點鮮花,今天婦女節。他撇嘴的表情發過來。我叫他從冰箱拿出魚和羊肉化凍,回家的時候發現他做到了,隻是健身還沒有回來。
妻子回家,把我拾掇好的魚肉進行了廚房加工,兒子回來,一起吃飯,略顯尷尬以後,氣氛開始融洽了起來,一如既往。
次日,發現兒子躺在沙發上,妻子給他掏耳朵。哎!這就是一家人啊。
最近妻子更年期進入後,鼾聲如雷,我連續幾個晚上沒有休息好。於是決定睡沙發。可是,冷戰再次引爆,互不理睬,繼續冷暴力。大哥嫂子來玩,聽到我們的哭訴,好一頓勸慰,兒子也說自己馬上離開家去學校了,我可以睡他的床。最近因為工作關係,焦慮情緒很強烈,所以就有了情緒化。兒子批評我這樣不好!棘手工作完成,領導點讚,看點閑書,心情大好,在兒子起飛前,和好如初:希望這個家不要因為冷暴力而成為兒子逃避的場所。
分床而睡,質量很好。夫妻皆大歡喜。但是,真的有必要賣掉二處房子的一處,換個大點兒的三居室倆衛生間的,這樣,母親上來住幾天也沒有問題,將來的兒子一家住在一起也不會出現很多矛盾。
努力!為了美好的生活。家庭冷暴力,其實不是因為經濟條件太好,就是因為經濟條件太差。(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