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中國教育,痛在何處?
字數:2366 加入書籤
眼下,隨著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經濟迅速發展,也出現了諸多問題困擾著中國的發展,刺痛著國人的神經。最為突出的便是教育、醫療、住房,有人稱之為新的“三座大山”,壓在國人的身上,尤其是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加大,其影響麵更為廣闊,隻有條件比較落後的農村,似乎仍在延續著落後的傳統和步伐,暫時偏安一隅,對“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麻木的體會不夠深刻。
先說幼兒教育。中國的家長,自從經濟條件允許以來,就堅信孩子的教育是第一位的。從妊娠反應開始,就著手各種胎教和早教,各種類似的教育機構遍地開花,賺的缽滿盆滿。他們應和著現代家長的“不能叫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理念,打著各種國際機構的旗號,把孕婦們和年輕媽媽們和他們的孩子們拉攏過來,開展所謂的教育。直到前不久央視焦點訪談的曝光欄目播出,估計我們的年輕媽媽和準媽媽們也沒有清醒過來,一如既往地奔波在孩子的“十八般兵器樣樣嚐試”的路上,直到小學甚至中學,而到了大學,才算無奈地畫上了句號。
孩子三歲,要上幼兒園了。各種公辦幼兒園,師資力量雄厚,地理位置優越,收費相對較低,可是,你要入這類幼兒園,就必須有學區,或者有這樣和那樣的關係,和園長甚至教育係統的領導扯上一點兒關係,目的就是能夠送上自己的紅包,把孩子送進去。送進去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逢年過節,教師節等等,你還要打點一下孩子的老師,這種“腐敗行為”一直延續到孩子的小學、中學甚至大學。
如果你沒有這方麵的門路,隻好花高價錢到那些私立的幼兒園。這類幼兒園收費幾千上萬元一個月的都有,搞出了很多名目,甚至有“雙語教學”一說,而所謂的外教,怕是連教育資格證書都沒有的真正的“老外”。三年下來,幾萬元的花費用掉,超過了四年的大學本科的花費。
如果你既沒有關係,也沒有錢,那麽隻好去那些私人辦的小型幼兒園了,這裏集中了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和困難家庭的市民的孩子。條件相對簡陋,師資條件更無從談起,糊弄三年下來,把你的孩子順利增加了三歲,萬事大吉。
接下來,你的孩子到了六周歲。無論你是哪個幼兒園出來的孩子,都要麵臨重新的選擇——上小學。每個城市的小學都有民間的三六九等的排序。要到好的小學,不但要有這個學區的戶口達到幾年的條件,還要有一定的關係找到他們的校長或者教育口領導打個招呼,這個招呼大多也不是白打的,需要一定的活動經費。而根據劃片進入的學區學校,也占有很大的比列,卻被人認為是不得已而為之,或者是家長沒有本事的表現。找到熟人,搭起你和學校的橋梁,借讀費三兩萬,關係處理五六千上萬,都是低的,花費七八萬的也有。
六年下來,你的孩子按照“電腦派位”被分配到了附近的初中。如果你要適當調整,還要疏通關係,送禮,轉學。
如今的公辦初中的教育質量得到了家長的懷疑,是因為他們的升學率,特別是升入普通和重點高中的比例遠沒有私立初中的高。於是,很多家長就想辦法把孩子送到私立初中,每年一萬多元的學費,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受得起的。三年私立學校的填鴨式教育,很快把你的孩子弄成了考試機器,失去了很多的靈性,好在他或她沒有走入令人不齒的“職業學校”,取得了有可能升入高中的分數,當然——
中考在目前的中國,比高考顯得還要重要。畢竟,九年義務教育的結束,意味著30%的孩子可以到高中就讀,有了三年後升入大學的希望,而其他的都要去職業高中“混日子”,在那裏,你的孩子很快會學會抽煙喝酒泡妞打架等不良嗜好,有的成為真正的“小混混”,社會的“垃圾”。
中考是家長最不能淡定的過程。直升生,擇校生,重點高中,差一點的高中,你的選擇你的糾結你的彷徨是沒有經曆過的人們不會體驗得到的。所以,這個時候,最為令人羨慕的就是那些學習好的孩子,還有那些優秀父母的孩子。擇校費,動則上萬,甚至幾萬元,期間各種關係的打點,需要一個個一二千元的紅包。“一切為了孩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三年高中生活結束,高考麵臨眼前。有門路有錢的,計劃把孩子送到國外留學,一年至少需要十幾萬人民幣,那是普通家庭想都不敢想的。而憑孩子的成績,上個好點兒的大學,出現障礙怎麽辦?藝術!如今,藝術類專業在幾乎所有的大學都有,而且蒸蒸日上。提前招生,提前參加藝術會考,然後以低於正規本科二三百甚至三四百分的成績,也可以進入一本高校。這期間,需要你參加社會上日漸增多的培訓學校的課程,甚至與之簽訂“包過”的協議——這就需要拾萬元左右的費用,大多是用來給相關院校的頭頭腦腦們送去的,培訓學校從中“扒皮”,截留個幾萬元作為自己的“紅利”,是他們這些培訓學校,架起了高校腐敗的鏈條,高校的這些專業老師領導們樂享其成,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四年大學畢業,孩子長大了,就業嚴峻的形勢麵臨眼前……
這就是中國的教育,中國的腐敗,國人的無奈,國人的傷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