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大 善 人

字數:2807   加入書籤

A+A-


    我們鄰村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大善人,是個地主老太婆。去世已久。

    1942年初冬的一個傍晚,城關鎮傳出了密集的槍炮聲。一直到了後半夜,槍炮聲才漸漸平息了下來。

    那裏有日偽在附近十裏八鄉最大的一個據點。

    老太太完全沒有了睡意,自從她的兩個兒子先後參加了抗日隊伍後,聽到槍炮聲就有些心神不寧。

    村裏傳來狗吠聲,接著,“篤篤篤”,窗戶上傳來敲擊聲。

    “是杜大娘嗎?我們是李伯友同誌的戰友小劉,十幾個人,可以進來休息一下嗎?”一個熟悉的渾厚低沉的聲音透過窗戶紙傳了進來。

    老太太摸索著點上煤油燈,開了大門,讓十幾個人進了屋子,叫起家裏的長工老王,生火做飯,十幾個人草草吃些東西,就東倒西歪地在地上睡著了。客廳木地板不泛涼,就沒有必要鋪些稻草了。

    天還沒有大亮,村口先是傳來連續的狗吠聲。接著有人猛敲厚重的木頭大門:“開門!開門!”

    “不好,劉營長,可能是日本鬼子追上來了。”

    的確,昨夜的戰鬥,雖然摧毀了日偽的城關鎮據點,但是,十幾裏外的援軍肯定會在天亮後進行報複。

    老太太拉開門閂,立刻有皇協軍衝了進來,然後進來的是穿鬼子製服的十幾個日本兵。

    “報告!沒有發現可疑的八路。但是,有十幾個人吃飯後的現場。”一個偽軍過來報告。

    “這是怎麽回事兒?”日本軍官逼問老太太。

    “昨天是老頭子三周年忌日,來了十幾個親戚,吃完飯走了以後,我也懶得拾掇,就放在了那裏。”老太太臉上從容淡定,卻也露出沉重的悲傷。

    那個日本軍官看了看忙著拾掇碗筷的長工,擺出了一個撤退的手勢。

    老太太是這一帶出名的善人和地主。她的丈夫作為保長,既要給國民政府交國稅,又要應付皇協軍日本人的搜刮,左右難以逢源,最後竟然被一次路過的號稱抗日的土匪隊伍的首領開槍打死了——他實在沒有再多的糧食交給他們。

    即便如此,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村裏有揭不開鍋的窮苦人,往往會在淩晨發現院子裏有一袋子小米,或者一包幹糧。大家心照不宣。

    這座大院日漸空曠起來。老人的兩個兒子都參加了抗日隊伍。後來一個在東北工作,一個去了台灣。陪伴她的隻有那個老實巴交像是啞巴一樣的長工。解放後,他們的土地也分給了各家農戶,房子成了村裏的小學,東廂房南頭住著長工,照看著小腳老太太,他們按時要參加生產隊的勞動。

    文革伊始,外來的紅衛兵闖進了學校,把老太太戴上了地主反革命的紙帽子。雖然村裏人很多出來為老太太鳴不平,說她是善人,並且曾經救過十幾個八路軍戰士,可是,在紅色浪潮中,這些辯解顯得蒼白無力。再說,救過十幾個八路軍,誰證明?怎麽救的呢?老人經不起折磨和輪番批鬥,終於在一個冬天的夜裏,吞砒霜自殺了……

    學校的夏天中午要求學生睡午覺,可是生來好動的我卻躺在狗皮墊子上怎麽也睡不著。我想起前幾天打豬草時候發現一顆野生西瓜,那個西瓜快要熟了吧?於是,悄悄地爬起來,溜出了校門,向野地裏走去。

    當我抱著西瓜回來的時候,正好遇到校長出來敲起床鍾——手表在那個時候,我們都是沒有的。

    於是,再一次被校長帶到他的臥室,寫檢查。臥室外邊是老師們的辦公室,過去是地主家的會客廳。而臥室是地主夫婦的臥室。

    寫檢查的紙無意中飄落地上,我鑽到桌子下去撿,可是奇怪的是那紙張卻在地上飄動,好像有人從地下吹氣的樣子。我仔細觀察,發現地上竟然有條縫隙,雖然它很不明顯。好奇心驅使,我用桌子上的一個改錐插到縫隙裏,掀開了一個正方形地板,下邊是黑乎乎的洞口,有微弱的涼風撲麵而來。

    我摸索著順著一個木梯下行,並且蓋上了蓋子。洞裏烏黑一片。我摸索著,摸到了蠟燭和火柴,點上,舉過頭頂,很快,我可以直立行走了,洞有一米左右寬,高有接近兩米,兩側還有房間,堆放著雜七雜八的東西。

    恐懼,加快了我的步伐,也想盡快探個究竟,找到洞的出口。果然,走了大約半個小時,前邊出現了微弱的光亮。我推開了一扇重重的糊滿泥巴甚至上邊還長著草的木門,眼前是村東頭那條大河的波浪在眼前閃耀!

    我側身鑽出洞口,沿著河堤下到潔白的沙灘上,被老師批評和寫檢查的羞恥感一掃而光,暖暖的太陽曬在身上,我竟然迷迷糊糊睡著了……

    朦朧中,我聽到有人呼喊我的名字,而且人越來越多。原來校長發現那個皮孩子莫名失蹤,驚出了一身冷汗,於是,發動全校學生出來尋找。

    我的“探索發現”驚動了上層,幾輛車子卷起黃土飛奔而來,據說是文物部門。他們最後下結論說,這座建築物雖然是晚清翻建的,但是這個地道和裏邊的殘留物證明,它的存在是在明末時期。

    同時人們也知道了一個秘密:當年十幾個八路軍戰士,就是從這個地道逃離險境的,而地道是房屋主人們永遠保守的秘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