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不要忽略了身邊的風景

字數:1716   加入書籤

A+A-


    因工作需要,連續三天下鄉,跑遍了區內三個街道辦事處的幾十個社區,很多地方都是第一次到達甚至第一次聽說。雖然是春寒料峭,山野蒼茫,但是,從各個旅遊從業者的忙碌中可以看到旅遊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殷切的希望。

    距離我居住地最近的葡萄酒莊園,我無數次從其門前路過,卻是第一次進去。那整齊劃一的一排排丘陵山地的葡萄枝蔓,蜿蜒曲折的遊覽步道,高大聳立的發酵罐,以及一眼望不到頭的葡萄長廊、玫瑰長廊,想想春暖花開或者秋收季節,真是令人震撼的好景致。所以心中默默推算著花期,做好暢遊的準備。

    大山水庫上遊修建了石頭橋,車子可以直接開到山水溝。廖總作為鄉村旅遊的帶頭人,把這裏開發成一處旅遊景區,種植了藍莓、櫻珠等果蔬,還成為小學生學農實習基地,包括陶藝製作等。原有的櫻桃樹中仍有一對兒八十多歲的老夫婦居住,雖然山下給建好了安置房,老人卻執拗地拒絕搬遷,那排老房子就成了神仙居所了的樣子。

    南溝社區的拆遷工作非常順利,可是村民回遷房一直沒有開工。而社區書記充分挖掘旅遊資源,從“一分田”租售做起,如今景區有板有眼地逐步擴展,包括山上的三清觀,也要努力打造。有蜿蜒水泥路通往一處埡口,那邊就是曾經熱鬧一時的國際園藝會會場了。我記得那裏也建設了體量很大的廟宇卻一直閑置,位於一處水庫之上,曾經在那裏撐起帳篷野炊,聽鳥語聞花香,是一處幽靜之所在。

    霞哥村,曾經幾次來此吃櫻桃,到農戶家做客。如今山上的水泥路四通八達,如果在春暖花開的周末,騎行其中,攜帶單反,肯定大有收獲。隨著鄉村旅遊發展步伐的推進,老百姓臉上肯定洋溢出更多的幸福的笑容。由此去木屋石,翻山越嶺去仙山景區的穿越,也成了今年的山行計劃。

    小栳社區的北山觀光園,是本區域內最大的一片櫻桃園。社區書記肯動腦子,身體力行帶領村民致富,將此處打造的花果山一樣。他們都在努力完善配套設施,爭取成為一處旅遊景區。壯觀的玻璃暖房已經建好,卻似乎違背初衷,不知如何利用。一處小小的擋土牆,投入了伍拾萬元,搞農業觀光旅遊,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沒有愚公移山的老黃牛精神,是很難堅持下來並取得成功的。好在農民普遍具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兒。

    領奔農家宴所在的溝東村,要打造最美鄉村,各種特色民宿聚集,空氣清新。由此處有防火通道可以開車越過重山去海邊,真是令人向往。記得當年我在雨中穿越,途經此處,享受了一個人的櫻桃節,終生難忘。由此處出山,一路澗穀風光令人陶醉,小丹丘上的那棵圓形的鬆柏,是當年我和老領導植樹節種植的,如今亭亭玉立,經曆了近三十年的風雨。

    西溝社區我是第一次來,望夫石栩栩如生,眺望東海。靴子石、帽子石散落山間,原來有個傳說故事:有無賴書生調戲道庵的道姑,被追打而狼狽逃竄,帽子、靴子、扇子等物件散落山上,化作石頭,警示後人,尤其是讀書人心術要正。娘娘廟、老姑庵的重建也提到了議事日程。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嘛。而我想到的是如何將道家文化如武術、養生、醫藥等與之結合,否則一座了無生氣的廟宇,僅憑信徒香火、算命抽簽,是不能聲名遠播的。

    三天中,我還看了其他幾十個社區以及一個典型農場、二郎山等景區,也看了第九海水浴場。當年參與開發的洋扣旅遊度假村一副破敗不堪的樣子,四風城建的培訓中心工程也成了半拉子工程……但是,我更希望這次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能夠將這片土地起死回生,煥發生機。由此才可以證明,旅遊不是大呼隆,不是搞運動,而是一個持續的緩慢的各項旅遊要素綜合要求完善的漫長過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