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粵地走馬
字數:3947 加入書籤
第一次來深圳出差,心情無比激動。畢竟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個特區,其迅猛發展的速度令世人瞠目,一個小小的海邊漁村一夜間成為中國經濟特區,那裏的人,那裏的故事,那裏的成功,無時無刻不吸引著四麵八方的人前來圓夢,包括我的高中同學以及大學同學。
住的酒店很高,也是我第一次住這麽高的樓層,估計有二十多層吧。窗戶開一點兒縫隙,便是嗡嗡嗡的噪音,隻好趕快關上。(要知道二十多年後的濱海,到處都是高樓,也就是水泥森林,我家住25樓,也沒有什麽不適應)。
除了按部就班跑龍套似的參加所謂的招商推介會,有大把時間可以自由活動。而推介會無非是帶隊的副市長講講話,深圳這邊的相關部門也應景地講講話,甚至邀請到香港那邊的有些名氣的企業領導或政府官員前來。簽約儀式都是擺拍的,前期工作是必須的,當然也有很多項目簽約了,報道了,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而想通過冷餐會、推介會認識投資的客商,幾乎是不可能——當然本土媒體不會這麽報道的。
業餘時間和搭檔同事一起看了世界之窗的夜間演出,而我更喜歡賓館樓下的那個荔枝公園,好安靜,人也很少,估計深圳的市民沒有閑工夫而是都在忙著掙錢,包括我的兩個同學——似乎都很忙。還好,老邴晚上十一點開車來到我的賓館樓下,電話我下去,我說我都睡覺了,他表示不理解:“我們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呢。”次日,老王的接風宴上,老邴笑話老王小氣,拿著半瓶五糧液來糊弄我們。
老王關節炎很厲害,這是因為他畢業後從北京來深圳多年騎摩托跑保險的緣故。如今苦盡甘來,他已經是香港某保險公司深圳分公司老總了,家境比較殷實,卻一直保持著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記得他上高中的時候,是我們高三的留級生,那身衣著告訴所有人他的家庭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他學習特別用功也很能吃苦。
老邴次日擺酒請我,並送我一條外煙。他也是大學畢業後來的深圳,在海關工作,並且娶了同是公務員的江西妹子。他是同學中最早擁有私家車的,豐田。他的接待比較隆重,我想這是因為前不久他的父親找我買過來深圳的火車票,並且我在家裏請老人吃了一個飯,開了一瓶不錯的酒。席間他把這些話重提,說明他的父親跟他說起過的。
中英街一定要去的。也沒有什麽特別之處,隻記得第一次看到現實中的香港警察,刁二郎當的,完全不是影視劇裏的樣子,包括他們的配槍,很古董的樣子。他們對工作的認真勁兒,真不如穿“保潔”衣服的環衛署的人,他們疏導交通的熟練和力度不亞於我們的交警。
既然來到中英街,就應該買點兒什麽。看到一條草綠色連衣裙,一百六買下,想送給侄女。未曾想到了上海看到同樣的一條裙子,100。侄女那年大約讀高一。
第二次來深圳,是組團而來。團長是薑大姐,貿促會會長。她思維敏捷,語速極快,為人熱情,心直口快。曾經是另一個區的我同學的領導,因為老公提拔過去當了區長,她回避到到我們區這邊,也是一個傳奇人物。聽別人說起,她也零星自己提過他和老侯的婚姻——老侯,她的老公,如今是濱海市的力山區區長,父輩是老革命,解放後擔任中原省省委書記,據說是現今一號的老師。
老侯有妻子。可是,在某次住院期間就喜歡上了美女薑護士。二人山盟海誓,步入婚姻殿堂。前妻卻被公婆當做親閨女一樣留在身邊。老侯和新婚妻子跨省來到我們這裏,各自找一份工作多年,也算是安頓下來。
某日,一號來到濱海,有意無意地問濱海市委書記:“聽說小侯在你這裏,這些年怎樣啊混的?”書記一時蒙圈,不知道首長說的小侯是何方神聖,卻急中生智地點頭表示“很不錯很不錯,請首長放心。”當晚,書記調動身邊幾乎所有力量研究這個小侯到底是誰。有智者根據首長的成長經曆、祖籍等信息,基本肯定這個小侯就是我們濱海區的那個掛職多年的副區長!於是,侯副區長很快升任另一個區的區長。
深圳的下一站是廣州。第一次來白馬市場,據說這裏有世界各地“名牌”服裝和皮包。同行的幾個女同事瘋狂SHOPPING,幾乎塞滿了各自的行李箱。據說當他們回到酒店後仔細觀察試穿後,都後悔了。同行的我和我的同事搭檔一無所獲,隻是看到了賣假幣的商販急忙逃離時候灑落地上的好多張大鈔,卻沒有人去撿。
晚上的宴會安排在橙州第二醫大裏邊的一個餐廳。我們的區一號因鼻癌在此治療,我委辦公室林主任在此陪床多日,所以今晚上的餐費由我負責。
入席後才知道,一號的親家是醫大副校長。雖然兒女離婚了,但是親家的感情還在。司機老黃也是這天開車從濱海趕來,很是辛苦。(後來這司機去了侯區長那個區當了執法局局長,當然他的老爺子也是我們區劃前的縣委組織部部長,入城老幹部。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像我這樣的草根,即便身邊有這樣的機會和資源,也沒有心機去抓,而是隻知道喝酒喝酒,最後喝的一塌糊塗,恰如糊塗的人生。林主任雖然高中學曆,年齡也不小了,卻奇跡般地轉為了公務員,並且從處級提拔為委副主任,成為了副廳級。女兒初中畢業當兵來了第二醫大,後來就成了軍醫,回到濱海879醫院。)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大家麵赤耳熱氣氛活絡之際,薑主任建議給書記增加點營養的進補的菜品。對粵菜一無所知的我和我的同事一臉茫然。薑主任忽閃了一下水汪汪的大眼睛,立馬看出我們的為難,說:“給首長和書記各來隻馬蹄鱉吧。”於是,我去吧台點了四隻,包括薑主任和委辦公室林主任的。在坐的我年齡最小,當然就要禮貌地起來替代服務員給領導倒茶倒酒,這也是林主任私下提醒我的,畢竟他是嶽父的鄰居,而我卻從未想抓住這些類似機會兒爭取所謂的進步一樣。該喝酒我還是喝酒,最後麵紅耳赤,極大地破壞了自己的良好形象。即便如此,也不耽誤我趁著夜色在院子裏溜達,第一次看到月光下開放的如此之多的潔白的清香的曇花——接下來去鼎湖山才知道,這也叫英雄花,用來煲湯,滑膩爽口,味道不錯。
在我看來,攀附權貴,依托“貴人”得到提拔,那就是一輩子的負擔,還不完的人情。身邊就有類似的例子,自己的親爹不管,也要去照顧“幹爹”。所以,這也是我浸染大缸內一直沒有提的原因之一。
次日我們繼續西行,前往肇慶,遊覽鼎湖山。景區有關領導一直陪同講解,尤其是張老師是這方麵的專家,並有專著贈送。
車子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的蜿蜒柏油路穿行,一路爬升到了鼎湖。那碧透的一汪湖水,就像一顆巨大的翡翠滴落在密林中。絲絲小雨中,二三朵豔麗的雨傘在湖麵上隨著小船飄蕩,如夢如幻。湖邊那棵高大的木瓜樹結了幾個青色的木瓜,還有聳入雲際的野生荔枝樹,都是我第一次看到。
剛過孫中山沐浴處的瀑布,大雨傾盆,好在我們有備無患,雨傘雨衣都有準備,隻是腳下的雨水瞬間沒過了腳踝,透出絲絲的冰涼。此處負氧離子濃度據說是中國第一,那就盡情地大口呼吸吧。
七星岩,因為七座孤傲的山峰聳立如北鬥七星一樣排列而得名。我是逢山必登其頂,盡享登高遠眺的樂趣。雖然是春末夏初,卻也暑熱難當,大汗淋漓。所以景區溶洞中的工作人員要輪崗,以保障他們的關節不受損傷。
午餐吃的當地特色美食‘裹蒸粽’,聽張老師講端硯與包拯的典故:向來廉潔的包公離任肇慶(古端州),也一如既往沒有帶走一片雲彩。船行中途,有大風刮起,船體搖晃,大有傾覆之險。包公質問手下可曾帶走百姓一絲物件?有人答曰:有民送端硯一方。包公拿來,扔入河中,立刻風停浪歇,船行平穩。
結束了鼎湖山、七星岩景區的遊覽,離開肇慶,返回廣州,都有一輛專車陪同,可謂非常順利舒適。從白雲機場返回濱海,倏忽之間一蹴而就。現代交通,方便快捷,其未來更是值得期待,令人驚喜。
後記:若幹年後的2021年,我因病住院。各種忙碌都停止了,病房每天都有多年不看的報紙送來。突然看到一則訃告,說是某某某去世,享年76歲。這是我們區第二任書記。轉眼20多年過去,他也算是高壽而終。不知道當年鞍前馬後圍著他轉的人們,會有多少人去殯儀館給他送行呢?曾經去殯儀館送別一個在職的外聯局局長,五十出頭就突然走了,令人唏噓。想想自己也差點兒在今年離開這個世界——世事無常,才是常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