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郭小姐的心思
字數:4932 加入書籤
小房間內,鋪了一個草床。
看上去簡陋,但是涼席、蒲扇什麽的,一應俱全。
尤其是薄被床單,整整齊齊。
如果不說,沒人知道,這是洪天科睡的屋子。
郭嬌回來後,直接和三妹睡一個屋,洪天科獨住小屋。
當然,這床鋪什麽的,都是郭芬的傑作。
這是她的男人,怎麽可能不傷心。
於是,洪天科起床,草草整理一遍,然後郭芬悄悄整理第二遍。
不過,此時小屋裏,成為了郭嬌的秘密基地,她要跟郭小傑說些心裏話。
不說不行啊,你不說,郭小傑沒法幫你了。
姐姐的麵子,還是不如姐姐的男人重要啊!
郭嬌看著郭小傑,鼓足了勇氣說道:“你幫芬芬找回了男人,你也得幫我找回男人。”
“芬芬是你三姐,我是你二姐,你不能厚此薄彼。”
郭小傑聽了直嗦牙花子,這是真把他當月老了。
“打住吧,我要是有隨意分配婚姻的能力,我第一件事就是把朱茵女神給分到我身邊。”
郭嬌不依:“我不管,你得幫我。”
“行吧,他是幹什麽的,你們怎麽回事。”郭小傑很無奈,二姐這是把自己當做最後一根稻草了。
他了解郭芬的性子,不到萬不得已,這女人是不肯認輸請求別人的。
換句話說,就是自尊心特別的強。
不過,她的自尊心似乎敗給了愛情,看來還沒有從失戀中走出來。
郭嬌很認真的說道:“他叫許懷德,是個明牌大學的大學生,是一個很有誌向的男人。”
“他非常有魅力,他的眼睛不大,但是非常有神。”
“他的嘴唇不性感,但是卻總是帶著一股自信。”
“他的……”
情人眼裏出西施,這哪是介紹啊,分明是誇人呢!
郭小傑連忙製止這種無意義的行為:“你說他有誌向,他有什麽誌向?”
郭嬌說道:“許懷德,他說咱們國家的企業,應該和世界靠攏,具體為啥,我記不清楚了,但是他非常希望能和外國企業合作。”
“他總是說,閉關鎖國不利於國家企業發展,還有努力擁抱世界,我們才能擺脫現在貧困的局麵。”
郭小傑一愣,這人倒是有遠見,出乎意料。
當今的人,大部分想著和外資接觸,為啥呢?
因為外資代表了錢。
國家為了發展經濟,這時候對外資、港資、台資,允諾了很多的好處,政策福利的傾斜,會導致商業決策的直接改變。
再加上這時候,崇洋媚外之風盛行,大家隻想和國外企業混在一起。
一說,這是老外,我和老外一起工作,就覺得倍有麵子。
就像後世擺拍,如果有人能和詹姆斯、梅西等超級明星合影,那就是意見及其有麵子的事情。
但是,合作之後呢,賺錢就行了,至於怎麽賺錢,那不重要。
就像後世的聯想,拚裝的企業,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在後世,一般人都會理解核心技術的重要性。
但,那是後世,現在大家並不太關心技術,當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的時候,賺錢才是第一位的,至於十年後怎麽賺錢,那是十年後的事情,
而許懷德這時候能有這個眼光,這是很優秀的,身具前瞻性。
這下子,郭小傑對許懷德有了興趣。
這是一個人才,而且有眼光,學曆高。
“行,我知道了,回頭我去京都,你跟著我一起。”
郭嬌很高興的點了點頭。
“不過,你的快點,我覺得他和一個女人快好上了,我怕我們去玩了,他都結婚了。”
郭小傑聳了聳肩:“這沒辦法,我總不能說,不允許人家結婚吧,這太霸道了。”
這時候,郭嬌也冷靜了下來。
“盡力吧,小傑,我就想最後努力一把。”
“實在不行,那就是命。”
“他是一個幹大事的人,要是他能認識你,也許我還有一點機會。”
郭小傑笑道:“他知道你是我姐啊?”
“啊!”郭嬌氣的直捶自己的腦袋,“我忘記說了……”
“啊,我怎麽這麽笨啊!”
郭小傑無奈的攔住她:“行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你別著急。”
郭嬌抬頭看著他:“你想怎麽做啊?”
郭小傑搖了搖頭:“這事啊,看緣分。”
商業合作,需要講究緣分的,當然前提要製造條件。
至於婚姻什麽的,郭小傑沒放在心上。
他又不是月老,哄哄郭嬌就算了,牽紅線的事情,他才沒時間呢!
畢竟,明天就要去東北了。
首要的,先弄一部大哥大。
不過,廠子裏財務比較緊張,自己買肯定不現實。
那隻有去騙了,對象嘛,肯定是那些客人了。
吃完飯的時候,郭小傑跟家裏人宣布了一件事。
“我明天去東北,可能回去躺毛子國。”
說起毛子國,哪怕最不關心國際形勢的人,也知道,哪裏經常打仗。
“你去哪裏幹什麽?”郭母有些擔心。
郭小傑淡淡說道:“生意,放心好了,我還是很安全的。”
郭富貴想了想:“你能給我帶來一柄帽子的ak47嗎?以前見解放軍有人手裏拿過,這玩意打獵特別好用,比家裏的土槍好用多了。”
這時候,很多地方,農民家裏還留著獵槍呢!
以前,齊魯這地方,尤其偏僻之處,土匪比較多。
為了自保,很多村子的人,自己家裏就放著刀劍強棒,當然也包括獵槍。
齊魯這地方,江湖義氣特別重,十幾歲的小孩,就學別人磕頭任姐妹,拜把子,這在後世完全無法想象。
也正是這股狂野、剽悍的風氣,影響了這地方的發展。
別看齊魯各地人多,全國第二人口大省,但是貧窮的地方也多,很多都是全國有名的貧困縣。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地方窮是有原因的。
其實,任何地方的發展,都離不開當地的環境,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
想改變可以,但是要花好幾代。
因為觀念,已經根深蒂固,老人們接受新東西很難,一不高興甚至能揍你一頓。
他們和以前城市裏的下鄉文青還不一樣,以前的文青之亂是因為沒有工作,精力旺盛,不受製約,這些有著土匪義氣的老人,那是時代留下的痕跡。
其實,從後世的發展也能看出,農村的發展,也伴隨著老人們的離世,遷墳、火葬等等的,阻力越來越少。
這是一個過程。<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