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廠裏的名人
字數:4156 加入書籤
屈自豪歎口氣說:“這所學校,主要是為了京郊周邊的學生建的,師資有限,我是想著,你和淩軒能不能抽空去代個課?”
給學生代課?
舒小秋一愣,立刻搖頭說:“屈老師,不是我不肯,你也知道我底子有多差,還是找淩軒吧!”
程涵憶聽她推的幹淨,忍不住笑起來,搖頭說:“高中的不行,初中的總可以,我都被你們老師抓了壯丁呢。”
舒小秋笑說:“我隻怕誤人子弟。”想一想又問,“什麽時候開學?”
屈自豪說:“校舍才建好,裏邊設施還不全呢,招生是下個月開始,倒是不急,隻是京城教師也缺,這新學校條件不好,沒有人肯來。”
程涵憶笑說:“你老師都要火上房了,不然也不會打你們主意。”
舒小秋笑起來,點頭說:“這麽說,要下學期才開學?或者我可以調得出時間。”
這個學期趕課程,下個學期就和之前的學生同步了。
屈自豪忙說:“那就說定了,到時候我可以調課程,牽就你們的時間。”
程涵憶補充說:“學校新建,估計學生不會很多。”
舒小秋點頭,疑惑的問:“老師為什麽會調來這裏。”
從一個初中的校長,調到初高中一體的校長,聽起來似乎是升職,可是一所新建的學校,老師沒有,學生也沒有,聽起來更像是降職。
程涵憶歎口氣,瞄一眼屈自豪說:“你們老師啊,真是文人習氣,他說很多村裏的孩子明明很有天賦,可偏偏上學難,就這麽埋沒了,可惜。”
屈自豪說:“這裏是京郊,村子裏雖然大多有小學,可是上初中的孩子少,撐不起一所中學,城裏的學校又難入學,就隻好都荒了。”
“這學校是老師建的?”舒小秋驚訝。
“我哪有那個本事?”屈自豪笑著搖頭,“這個學校本來就在教育部的計劃裏,隻是經費不足,選了校址,卻一直拖著,現在我接手,也要拉一些讚助。”
“拉讚助?”舒小秋問。
“嗯!”程涵憶點頭,“現在校舍雖然建好,可是還缺一些基礎設施,你老師跑了附近幾個廠了,還沒有眉目。”
舒小秋沒有接觸過這類事,不解的問:“要廠子的讚助?是賺了學費分成?”
屈自豪、程涵憶同時一愣,跟著又同時笑起來,屈自豪搖頭說:“學校是非營利機構,哪有錢可賺?找廠子讚助,廠子裏的子弟可以優先入學,就當是給工人的福利。”
程涵憶補充說:“很多國營廠的工人,就住在工廠的宿舍裏,因為廠子地方偏,孩子上學實在是困難。”
舒小秋明白了,點頭說:“京城的學校大多不好進,廠子給了學校讚助,職工的孩子就可以來學校讀書。”
“是這樣!”程涵憶點頭。
舒小秋沉吟一會兒問:“有沒有問過馮廠長和周廠長?”
屈自豪搖頭說:“還沒有,這段時間聯係的,都是我以前的學生。”
“怎麽樣?”舒小秋問。
程涵憶說:“他們也難,能提供的有限,隻好多跑幾家。”
舒小秋默默點頭,向屈自豪說:“馮廠長和周廠長那裏,我幫老師問問。”
這樣的事,除了互利,還要講交情。
屈自豪立刻點頭。
程涵憶笑說:“你們老師本來也是這個意思。”
舒小秋又問:“不知道校址在什麽地方?”
程涵憶笑說:“商業學院門前那條街往南,十幾分鍾的路。”
“這麽近?”舒小秋驚訝。
程涵憶笑說:“不然,我怎麽能答應跟著他過來,還不是為了離我們小然然近些?”說完,看看在她懷裏正玩的歡的小娃娃。
隻是這麽一來,他們上班比淩軒上學還遠。
舒小秋想。
楊月英旁邊聽了好久,試探著問:“屈老師,這個學校,收農村的學生?”
屈自豪點頭說:“主要就是為了京郊村子裏的學生,城裏條件好的孩子恐怕也不會來。”
程涵憶說:“楊家嫂子,你改天回去也問問,村裏有要上學的孩子,下個月來報名。”
“有!有!”楊月英點頭,“前幾天回家,還聽我們本家的嫂子念叨,孫子今年小學就畢業,想讓他念書,可是找不到學校。”
舒小秋說:“村子裏要掙工分,恐怕肯上學的孩子也不多。”
屈自豪點頭說:“這個要看他們爹媽怎麽想!”
程涵憶搖頭說:“他們爹媽隻想著眼前,沒有長遠的打算,好多孩子可惜了。”
比如,上一世的舒家兄弟。
舒小秋默默點頭,陪兩人坐一會,見到時間上課,抱歉的說:“老師和師母不忙,就多留一會兒,我得去上課了。”
這兩個人在她家裏出出進進是常事,也不用客氣,取了書直接去上課。
晚上淩軒回家,聽她一說,好笑說:“老師必然是受到你的影響,才想要做這件事。”
“我?”舒小秋問。
淩軒微笑說:“當初你的成績下來,老師就感歎過,說村裏也有很多天賦很好的學生,可惜沒有條件讀書,埋沒了。”
舒小秋點頭:“能幫到一些真心想要讀書的孩子,也是好事。”
既然答應了屈自豪,也不再耽擱,第二天就打電話給馮鈺和周平。
當天晚上,馮鈺、周平一起過來,聽舒小秋詳細說過情況,馮鈺先點頭說:“我們廠還真有這種情況,幾個工人的孩子到了上初中的年紀,可是離城裏的學校遠,又不能住校,每天四點多就要起床,非常辛苦。”
周平點頭說:“我們廠也有,隻是,這裏離的也不近,如果不能住校,恐怕也難。”
舒小秋點頭說:“除去廠裏,還有一些村子,離的也不近,看來還要考慮建學生宿舍。”
淩軒問:“如果這個問題能解決,兩位廠長可以考慮讚助?”
馮鈺點頭說:“還要工人工會通過,不過有你們兩位助教,應該不成問題。”
周平也點頭:“對,你們在我們兩個廠裏可是名人。”
淩軒笑說:“你們誇小秋就誇小秋,不用和我客氣。”
從去年孟子林改製那批小羊皮鞋,到周平的那批帽子,舒小秋的名聲早已經在這兩個廠傳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