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推舉一個人

字數:4020   加入書籤

A+A-


    七號區域本來就是最早拆完的,有吳大海帶著一大群年輕人幫忙,很快把堆積的廢磚殘渣清理幹淨,地麵平整也很快完成。

    當開建的房子畫上白線的時候,各區域的居民都跑來看,指著白線提出各種疑問:“為啥兩排房子離這麽遠?”

    答:“給大家留下養花種菜的地方。”

    “留下一片空地幹什麽?”

    答:“做一個小休閑區,老人、孩子玩的地方。”

    “那邊畫出的一片是什麽房?”

    答:“要做一個公廁。”

    ……

    公廁就占那麽大一片,至少二十幾個坑位,以後早起上廁所再也不用搶坑了!

    這一點,倒是得到大家一致的好評,對門前空地也沒有意見,隻是對那小休閑區卻評價不一。

    老人們很高興,以後和老姐妹老兄弟聊天侃大山有地方坐。

    孩子們也開心,這麽寬敞的地方可以撒歡兒的跑,再不用在那一人寬臭哄哄的小巷子裏撞人了。

    可也有人表示,這麽大的地方,啥都不幹,也太浪費了。

    隻是浪費,也是公家的地,評論一番也就罷了。

    最重要的是,看到白線畫出來的地基範圍,一些人心熱了,急匆匆的跑去學校簽了協議。

    而另一些卻急了,跑去學校問:“怎麽蓋的都是兩間的,我們一間的三間的怎麽辦?”

    早知道會有這個問題,早早做好準備,孫大壯取出一張圖紙給大家看:“這七號區域是窄長的,當初大家砌圍牆的時候,兩邊隻各有一個門,長的這一邊圍牆卻有三個門,所以就以大家留的門自然分開,這一段都是兩間的,往後這兩段分別是三間和一間的。”

    一個區域內,每一個戶型都有啊!

    大家這才放心,還有人多問一句:“這一個區域也不能全住下,按什麽順序分?”

    康曉宇站出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本來我們的協議是有編號的,可以按簽協議的順序選房子,隻是想著有老人、孩子,所以,就把有老人、孩子的提出來先選,之後的就按協議編號,大家都是鄰居,還請包涵。”

    這麽說,就算有青壯年不滿,可也不好意思公然反對,倒也都能接受。

    範文傑又馬上站出來說:“當然,房子蓋的快,先後順序不過是辦手續的順序,差不多可以同時搬進去。”

    所以,重點還是,房子早一點蓋起來,一切不是問題。

    青壯年們一聽,很快回來,呼朋引伴的擼袖子加入幹活兒的大軍裏,一邊幫忙打這裏的地基,一邊拆別的區域的空房,可用的材料擔子挑小車推的運回來,女人和半大小子們一塊一塊清理幹淨碼好。

    新房子,有地龍有院子,還有什麽不滿?

    有!

    看到七號區域開工,河對岸的居民急了,推舉了幾個人過來問。

    康曉宇解釋:“在建的房子,不分原來在河哪邊,隻要簽了協議,就可以按順序調到房子。”

    一個中年男人問:“我們那邊的遷過來?”

    康曉宇點頭說:“對,遷過這邊,離學校也近。”

    “那不成!”一個女人搖頭,“我們家的孩子還在上小學,遷過來反而不方便,再說,我男人做工也在那邊。”

    又一個人說:“對啊,你們不能隻照顧在這裏上學的孩子。”

    這也是個問題。

    範文傑說:“大家放心,河上還要架橋,以後過河就不會有問題。”

    “那我們也不願意遷來河這邊。”有人固執的搖頭。

    “是啊,那邊住慣了的。”有人附和。

    又有人說:“小夥子,你們做不了主,找舒老師來說吧,她人呢?”

    舒小秋正在塊根粉廠和梁書航說塊根粉做餅的事,見有孩子跑來傳話,很快跟著出來,聽大家說完,點頭說:“我們為了節約時間,讓大家早一點搬進新房子,是哪一塊區域拆的快,就先在哪一塊區域建房子,河對岸也是一樣,隻要有一塊區域清理出來,我們馬上量地方做圖紙開工。”

    幾個人一聽,亂紛紛的說:“我們那邊每一個區域都在拆了。”

    “像是十二號區域要拆完了,什麽時候建?”

    “不想遷過河的怎麽辦?”

    ……

    舒小秋見七嘴八舌,完全說不清楚,隻好說:“你們推舉一個人,把問題匯總一下,我們一並解決。”

    推舉什麽人?

    人們又亂糟糟的嚷開。

    這些居民,雖然住在同一片地方,可是大多沒有什麽關係,甚至很多不認識,又哪裏推舉得出人來?

    正亂成一片,恰好吳大海過來說事情,見這裏亂成一團,仔細聽完,立刻說:“你們那邊,也有人在這裏幫忙,大家從河那邊來回不方便,不如就在他們中間推舉一個。”

    舒小秋點並沒有說:“對啊,隻要有個帶頭的,來回跑的,把大家的情況反應清楚,我們一定會解決。”

    就有一個老漢說:“小夥子,有誰在這裏幫忙,你叫他過來,我們問問。”

    吳大海答應一聲,立刻跑了出去,隻是十幾分鍾的時間,帶著幾個年輕人回來,指著一個個子不高,身材厚實的年輕人說:“這段時間,大家必定都見過他。”

    “小飛啊!”一個大嬸先說,點頭說,“要不是他,我們也不知道這房子怎麽拆。”

    另一個老漢說:“對,我家小子這些天就成天跑著他跑。”

    任迪飛笑說:“那片破房子,這些年我們也是住夠了,這是對大家都有利的好事,河兩岸來往不方便,我有車,多跑跑沒關係。”

    另幾個年輕人都跟著點頭:“對啊,我們也是為了早一點住上新房子,不上班的時候就來幫忙。”

    吳大海說:“既然都認識他,河那邊的事,不如就交給他,有什麽話找他說,免得大家來回跑,來的人多,還說不清楚。”

    跟著任迪飛的幾個年輕人都跟著點頭,見有認識的人都勸:“房子做地龍的事,還是迪飛和大海哥說的,要不然,我們哪有有地龍的房子住?交給他放心吧。”

    原來做地龍是這個年輕人的主意。

    舒小秋向吳大海笑看一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