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做了一件大事
字數:3888 加入書籤
屈浩存立刻說:“《弟子規》,昨天學完了。”
“好,姑姑想聽,小存背來聽聽,好不好?”舒小秋問。
“好!”屈浩存點頭,從她腿上下來,站的直直的,小手背到身後,搖頭晃腦的大聲背,“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稚嫩的聲音,卻背的有拍有節,吐字清晰有力。
旁邊跑的幾個孩子漸漸安靜下來,愣愣的看著他,隔壁院有幾個老師家屬聽到,也陸續進來,見屈浩存一句一句背下去,連卡殼都沒有,都說不出的驚訝。
等到屈浩存背完“聖與賢,可馴致。”停下,一個女人不確定的問,“他……他真的全背下來了?”看看旁邊的幾個人,大家都微微搖頭。
這些老師的家屬,年輕人雖然都讀過幾年書,但是也大多數背不下《弟子規》的全文。
見幾個人都搖頭,舒小秋笑說:“當然是全部背下來,這整部《弟子規》,每天幾句,小存也學習好久呢,他爸爸說了,要從小培養學習的習慣。”
聽到舒小秋誇獎,屈浩存的小臉兒上頓時煥發出光彩,大聲說:“我還會背《三字經》呢!”也不等人說,自己又晃著小腦袋背了起來。
聽屈浩存奶裏奶氣的聲音背完,一個家屬站不住了,轉身就往外走,說:“從明天起,我也要把孩子送來。”
是之前不願意花一塊錢的一家之一。
另一個老漢忙說:“這《三字經》,我也聽我兒子給娃娃教過。”過去拉過一個小女孩說,“小文,來,你也背!”
小文看看屈浩存,聽到老漢又催,隻得細聲細氣的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隻背出四句,聲音幾乎已經聽不到。
老漢催說:“小文,你大聲點背。”
小文咬著唇,突然大聲喊:“我不會,我爸爸才沒有教我!”說完一甩胳膊就要跑走。
陶丹丹一把抱住她,笑說:“哪有?我們小文也可厲害呢!”把她身子轉過來,眨著眼睛笑說,“我們小文唱歌可好聽了,早晨還唱來著,對不對。”
小文亮了眼睛,重重點頭。
舒小秋笑說:“真的呀,那小文唱給大家聽聽好不好?”
小文羞怯的看看她,又看看屈浩存,再看看爺爺,輕輕點頭。
陶丹丹拍手打著拍子,輕聲起頭:“小麽小二郎……”
“背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狂……”小文立刻接了下去,雖然羞紅了小臉兒,可是一雙大眼睛亮閃閃的,滿是驕傲。
舒小秋聽她唱完,驚訝的說:“小文唱歌真是好聽呢!”
“我還會!”小文受到鼓勵,主動的大聲說,說完就自己開始唱,“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阿努阿努力的剛發芽……”
舒小秋給她打著拍著,後邊幾句跟著唱,是真的驚訝的說:“這麽小的孩子,歌詞記這麽準確,真的不容易。”
陶丹丹點頭笑說:“嗯,小文學唱歌很快,一般一次就能記住調子,兩三次就能全唱下來。”
“哇!”舒小秋的讚賞帶著幾分誇張,伸手拉過小文,笑說,“小文,這兩首歌小存沒有學過呢,你教他好不好?讓他教你《三字經》和《弟子規》。”
“真的嗎?”小文問。
屈浩存愣一愣,看看她,又看看舒小秋,又再轉頭看小文,小小聲說:“我……我唱歌沒有你好聽,你……你不許笑我。”
小文笑起來,認真的點頭:“好,我不笑你!”
舒小秋把兩個人的小手拉在一起,又向另幾個笑說:“大家一起學好不好?不會的讓陶老師教你們。”
“好!好!”旁邊的兩個孩子先喊起來。
他們也想得到大家的誇獎。
舒小秋微笑說:“你們好好的學,學會了,我都請吃點心,好不好?”
“哇,有點心吃啊!”立刻有孩子喊起來,搶先拉屈浩存說,“小存小存,你先教我!”
“不不,小存,你先教我!”
幾個孩子馬上爭起來。
屈浩存受到小朋友歡迎,也開心的笑,由著幾個人拉的東搖西晃。
舒小秋忙攔住,笑說:“大家一起學,不用分先後,先學會後學會的我都請。”
幾個孩子一聽,這才不搶了,立刻就要讓屈浩存教起來。
舒小秋側頭,見小剛離的遠遠的趴在一把椅子上,眼巴巴的瞅著熱鬧成一團的幾個孩子,抿唇笑說:“怎麽小剛不學呀,是不愛吃點心嗎?”
“我愛吃!”小剛立刻嚷起來,嚷完抓抓頭,立刻向幾個孩子衝過來,大聲說,“我也要學點心!”
“噗!”舒小秋笑起來,側頭向陶丹丹眨眨眼。
陶丹丹向她豎豎大拇指,把孩子們帶去旁邊,一人一把小凳子坐著學唱歌去了。
舒小秋見屈浩存終於和小朋友融為一體,這才放心,悄悄的出去。
“舒老師!”一個女人追出來,期待的問,“這是誰的孩子,教的可真好,他的家長不能來教孩子嗎?”
舒小秋笑起來,搖頭說:“這是我大哥的孩子,他自己有工作。不過陶老師也是我們千挑萬選的呢,孩子們現在學東西還在其次,養成好習慣最重要。”
不想讓屈浩存變的特殊,所以大家約定不提屈自豪。
女人連連點頭,讚歎的說:“這孩子教的真好,可要讓我家小崽子跟著他多學學。”
舒小秋笑笑,隨口應付幾句走了。
經過一整個冬天,河堤上築好的石基和石柱子早已經凝結的堅固,這幾天,吳大海、任迪飛帶人做過最後的開槽工作,就可以架橋了。
選了黃道吉日,舒小秋又參加了一回奠基儀式。
在河道上,早已經甩好了九道大人胳膊粗的大鐵索,隨著兩岸的鞭炮聲,又再響起了鑼鼓,隨著一聲衝天炮的炸響,兩岸喊起了號子,同時拉動第一道鐵索。
原來躺在河床上的鐵索懸起,一邊接上石柱子上的大鐵鉤,很快悍死,另一邊拉直,也緊緊悍在大鐵鉤上,鐵索的尾端,再在石柱子上繞一周,最後再拉直接上石柱後石基裏埋的大鐵鉤,以緩衝鐵索橋對石柱子的拉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