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失利
字數:4614 加入書籤
許春妮和小林夫人認親,親生母女重逢自然喜氣洋洋溫馨無比,可這也隻是私人間的情緒罷了,對於整個京城的形勢來說一點感染力度都沒有。
韃子犯境一直未退,邊關的緊急軍報一日十幾回。
整個京城風聲鶴唳,情勢越發緊張。
甚至因為最近逃離京城的人越來越多,今上甚至下了旨,不許百姓、官眷離京。
違者,斬立決。
這個旨意一下,滿京城都是怨聲載道。
這不是讓人陪著一塊等死嗎?
可抱怨歸抱怨咒罵歸咒罵,甚至在出城的城關處還有人鬧了幾場。
可等到守城的官兵當場殺了幾個鬧事的,血流了一地之後,就沒人敢鬧了。
就是抱怨和咒罵,也隻敢在人後。
今上到底是今上,哪怕從前年紀小,可如今隨著和李若冰撕破臉而李若冰戰術性從朝堂上隱退之後,今上的威嚴日重,已經有了先帝的模樣。
這一回的鐵血手腕,更是讓不少還沒明白過來的人明白了這一點。
漸漸的,京城裏情勢雖然緊張,可比先前的人心浮動一個個恨不得都外逃時候好多了。
至少表麵上看來,京城之內一片“安居樂業”。
時光荏苒,盛夏早過,秋風一日比一日冷冽。
樹上的黃葉被秋風一吹,就打著旋兒落了下來,地上鋪滿了金黃色的樹葉,走過去一路就“嘎吱”作響。
一匹軍馬箭一般疾馳而過,將官道上來不及清掃的落葉碾得粉碎。
“什麽?”
“嶽城破了?”
當初北川破的極快,嶽城有今上的心腹哪怕李若冰暗中派人使壞阻攔,但依舊將嶽城守得如鐵桶一般,這才能擋了韃子近三個月。
可也僅僅隻是三個月,嶽城一樣被破。
聽說,韃子破了嶽城之後衝進城裏殺傷搶掠無惡不作,整個嶽城仿佛無間地獄。
當初嶽城守備黃忠一死守嶽城,兵不夠就讓民眾頂,嶽城百姓全被黃忠一圈在嶽城之內誰也逃不脫。
十萬百姓和官兵,沒了。
全死了。
全死在了韃子的手裏。
嶽城被破的消息傳開之後,世人對黃忠一褒貶不一。
有人說他害了嶽城十萬的軍民,還有人說他是當世戰神,以嶽城十萬軍民的性命為賭注攔住韃子近三個月,甚至在一次又一次的守城戰中,反殺了近五萬韃子。
世人的褒貶都不要緊,今上一道聖旨一下封了戰死的黃忠一為忠義候,世襲罔替。
這是今上的意思,黃忠一就是忠臣。
無論日後史書上又或是世人怎麽評論這段公案,至少朝廷上該閉嘴的都閉了嘴。
哦,不閉嘴?
那不就是在質疑今上?
聖旨剛出宮門,李若冰就得到了消息。
“今上這是為了穩定人心啊。”
有幕僚開口冷笑:“這是怕錦山守備洪大軍不肯出力呢。”
李若冰放下手中的書卷,姿態如文人墨客一般的清雅悠閑,全然看不出此人竟能手握大半個朝廷,野心勃勃。
“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洪大軍又豈會不賣力?”
幕僚問道:“敢問李公,我們該如何應對?”
從前李若冰身兼數職,如今他既然選擇了隱退,再稱官職未免不妥而這個“公”就用得極妙。
李若冰微微一笑:“該安排的早就安排下去了,便是我,如今也隻能遙遙觀望,再做什麽反倒是指手畫腳礙事了呢。”
“難得無事一身輕,何必說那些煩心事,先生不如與我手談一局。”
那幕僚動了動嘴皮子,又隱下來了到嘴邊的話。
李公之所以是李公,這樣的大事又豈會真的如他自個所說那般的風清雲達,隻怕暗地下早就安排了千萬個暗手,所以如今才能穩坐釣魚台。
“久聞李公下得一手好棋,還請李公不吝賜教!”
李若冰手執黑子,“請!”
幕僚的目光落在了李若冰的指尖,那枚墨玉所製的黑子晶潤如同墨晶,可不知道怎麽的這幕僚的心卻“突”的一跳。
執黑子先行,占據先機。
就如同如今的形勢,今上年小力弱一切都在李公的掌握之中。
甚至連如今這場在外界引出無數紛亂的戰爭,也不過是李公的籌謀罷了。
可當真先行一步占據先機,就必定會贏嗎?
這執白子的,雖後行一步,但也有一句話叫後發製人。
這盤棋,這天下,勝負難論啊。
韃子被黃忠一擋了三個月,死傷三萬餘人,一開始的士氣被磨了不少。
而接下來的錦山又遇到了殊死抵抗。
和黃忠一一樣的路數,洪大軍一樣截留了錦山所有的百姓,隻要能走路的都要上城牆。
這一場仗又打了近兩月,錦山被圍,偏偏糧草支援統統來得太慢,錦山軍民士氣一落千丈,在兩個月之後終於被韃子破城而入。
洪大軍比黃忠一“仁慈”一下,在韃子即將破城之前開了後城門放走了錦山的百姓。
韃子如城才發現錦山城裏連粒米都沒留下,剖開洪大軍的肚腹連一粒米都沒找到隻有些馬吃的幹草和棉絮。
洪大軍是員猛將,守城錦山還時不時帶兵出成騷擾,兩個月的功夫甚至比當初的黃忠一殺的韃子人數還要多。
才打下三城,韃子號稱的三十萬大軍,就隻剩下了二十二萬。
這隻是打出來的名號,誰知道是不是還真有這麽多人。
今上又是一道聖旨下來封了洪大軍節義候,世襲罔替。
這一趟洪大軍封爵倒是沒被人背後議論,畢竟洪大軍比黃忠一心善,而且死的時候又這樣淒慘,民眾的心也不是鐵打的,不少人都質疑起朝廷。
這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仗打了這麽久,為什麽糧草支援一應皆無?
等人死了再封個爵,又有什麽用?
一時間,今上的風評又差了些。
今上卻是有苦說不出,哪怕他提拔了方平當了尚書令,甚至戶部尚書朱尚清也是他的人,可其餘幾部呢?
都是李若冰的人。
在打仗上比如禮部、吏部派不上太大的用場,可兵部、工部呢?
都是李若冰的人。
哪怕朱尚清想盡了法子把軍資往北邊撥,可運糧的後勤兵不也是歸兵部管嘛?
所以哪裏是他不願意給洪大軍支援,實在是有心無力。
就是因為這份有心無力,接下去的幾城失利隻怕都在所難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