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天地會盟
字數:6426 加入書籤
諾爾古並不急於起程,因為,他還要等待幾位關鍵人物的到?。
第二天淩晨,飛天虎的咆哮,立刻吸引了諾爾古的全部精神,連忙放下還?送到嘴裏的香茶,快步走出飛天樓,正見到多時不見的卡裏索斯兄弟和奧馬爾大師跳下守護獸,也顧不得滿身風塵,向議事廳快步趕?。
奧馬爾大師依舊白衣如雪,瀟灑出塵,可奧蘭多,卻明顯憔悴了許多。
諾爾古能夠想象,父親的背叛,對他造成了怎樣的打擊,但這並不是最主要的,真正讓他憂心的,還是父親的安危。
諾爾古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不是艾伯特事前交代他的族人留下,這個凝聚力極強的家族,是絕不會分開的,家族的每個人,都必定會追隨艾伯特的足跡而去。
反觀卡裏索斯的精神麵貌,卻一如往昔,絕?有絲毫擔憂的神色,在人後,對諾爾古也仍是那副吊兒郎當的德行,這不禁讓人對他是否還有良心產生了疑問,但諾爾古卻很了解這位大總管的性情,他的不羈,是睿智與事事通達的積澱,他看得通透,理解的完全。
可看得開,並不等於不擔心,很可能,這位漫不經心的大總管遠比任何人都更關心父親,隻是他不想用那種世俗的方式表達而已。
“嘿嘿嘿……,很久不見您老了,您老越發英俊逼人了……!”卡裏索斯一進議事廳,就嬉皮笑臉的恭維諾爾古。
似乎是條件反射,諾爾古的眼中馬上流露出戒備的神色,並立刻打斷他的話頭:“先別說其他,我要你準備的東西怎麽樣了!”
“哎呀,這事可難辦啊!百萬大軍需要的三個月給養,哪那麽容易說有就有,我急的頭發都要白了!”卡裏索斯立刻變得愁眉不展,神情間陰沉抑鬱,簡直痛不欲生。
諾爾古對他曆?無可奈何,隻得暫時轉移話?,恭敬的向奧馬爾大師問道:“老師辛苦,不知道老師的準備怎麽樣了!”
奧馬爾大師正在悠閑地飲茶,頭也不抬的回答:“我?問?,你需要的東西我也已經給你準備好了,具體怎麽用,我跟族人們說一下就行,不存在技術上的難度!”
諾爾古連連點頭,將目光移動到奧蘭多身上。
奧蘭多不待諾爾古詢問,便起身說:“我這裏也?問?,人員已與空騎兵趕往指定地點,材料也已經起運,一定會在期限之內趕到,殿下盡管放心!”
諾爾古高興地點頭,然後輕敲額頭,看著卡裏索斯:“你有什麽難度,我們現在可就等你了!”
“難度無處不在啊!你老想要什麽?百萬大軍的三個月給養,我就是能夠弄到,運到這裏也得時間啊!除非我們有一萬頭巨龍搬運才行,您老真當我龍神呢?我哪有本事完成這麽龐大的功工程……!”諾爾古不問他,他就一句話也不說,就像什麽事都?有一樣,可一問到他,他的苦水,就會像風暴之海一樣,?完?了的噴湧。
隻是少頃,諾爾古就已經暈頭脹腦,連連擺手說:“停,停停,我不想聽你有什麽困難,我隻要結果,這件事情確實難辦,所以才交給你這個善於創造奇跡的人,你就告訴要怎麽做才會完成任務吧!”
“嘿嘿嘿……!”卡裏索斯的笑聲,一如既往的陰險,而且不懷好意,他搓著兩隻胖手,對諾爾古說:“這實在不是人力能做到的,臣下做了周全考慮,認為隻有一個辦法可行,就是怕攝政王殿下和諸位統帥不答應,嘿嘿嘿……!”
諾爾古當然知道到這是個難?,如果不是有卡裏索斯這位鬼才,這件事情,根本連提都不要提,因為這根本就?有人能夠做到。
百萬大軍是什麽概念,想必用鋪天蓋地?形容也絕不為過了,這些如狼似虎的勇士,一天消耗的給養,足夠同等數量的百姓生活兩天了,更何況是三個月的給養。
這個數字,已經不僅僅是驚人可以表達的了,即便國內並不缺乏這些物資,但現在的阿爾布萊特地域何等廣大,從全國調集,到達一個指定地點,而期限僅僅是兩個月,試問,誰能夠辦到。
其實,諾爾古並不是要卡裏索斯真的做到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隻是想要他想出具體辦法。
諾爾古摸了摸後腦:“你就不能想出?讓他們答應的辦法!”
“不能,絕對不能!”卡裏索斯立刻回答,神情異常堅決,緊接著,又嬉皮笑臉的對諾爾古說:“這個,這件事情我做了全麵考慮,目前隻有這個辦法最有效率,我們可以先從我們的大軍中抽調部分物資,並不是全部,三分之一就夠了,我們的後續物資會陸續趕?,填充我軍的不足,至於這剩餘的,就要麻煩殿下親自出馬了,如果您老出馬,臣下保證,十日內,所有物資就會到齊!”
“我,我能幹什麽?真要是能有這種好事,我給你當牛做馬都行,說吧!我到聽聽是什麽主意,能讓我十天得到百萬大軍的物資!”諾爾古詫異無比,也驚奇無比。
“嘿嘿嘿……,其實很簡單,隻需要王子殿下……!”
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
卡裏索斯到達的當天,諾爾古就立刻行動起?,與艾斯特爾整整消失了三天才返回沃勒爾。
回?後的諾爾古神情振奮,也?休息,便又與托維恩一起趕赴聖奧爾德營地,第二天,兩人就已經到達目的地,聖奧爾德總參謀長鄧肯與帝國王子奧卡羅盛裝出迎。
這一對戰場上你死我活的對手,終於在一個龐大的計劃驅動下走到了一起,正如聖德賽與聖捷利兩國帝王一樣,同樣是為了一份盟約。
諾爾古與總參謀長相談甚歡,談到興頭上,竟覺得廣大的軍營也狹小了,於是相約暢遊風暴之海,在廣闊的天地間暢所欲言。
直至明月初上,遠處的奧卡羅與托維恩,才看到置身於大海之濱的兩人輕輕擊掌,而這個被後世無數學者津津樂道的盟約,也因此?有見諸筆墨,而隻是擊掌後的雙手緊握而已。
史稱“天地會盟”
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鮮血*
諾爾古的建議很簡單,也很艱難。
之所以說簡單,僅僅是在於適當讓步,便會在放過聖奧爾德百萬大軍的同時,也使阿爾布萊特再度歸於安定繁榮。
難的是,這份盟約對於阿爾布萊特方麵而言,起始的幾個步驟,簡直就像童話般難以實現。
這分盟約的中心思想非常明確,僅是“休戰”兩字而已,但要雙方休戰,是要有前提條件的。
首先,聖奧爾德大軍已經?有了棲息之地,而且,在總參謀長的帶領下,他們也絕不會投降,那麽,休戰之後,要怎麽安置他們,就成了一個讓人頭疼的問?,讓他們在自己的國家成立一個國中之國嗎?不可能,任何人都不會有如此精神錯亂的想法,諾爾古當然也不會,所以他建議聖奧爾德軍隊回到祖國的領土上。
可目前的現狀是,聖奧爾德大軍一旦離開風暴之海的天然供給基地,他們立刻就會麵臨缺衣少糧的局麵,更不要說,現在的聖奧爾德邊關,已經匯聚了中原兩大帝國聯軍百萬人馬,空騎兵將近十萬之眾,再加上聖奧爾德針對北地攻城部隊特意加固的堅城,試問,誰敢揚言,可以跨越雷池一步。
即便是當日聖奧爾德帝國,僅有數十萬人馬鎮邊,阿爾布萊特統帥們都要費盡心機,苦苦思索攻城的方法,可最後,卻僅僅得到了“集結所有的空騎兵,不惜代價破城!”這麽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事到如今,那片城頭上積聚的兵力,豈止一句“不惜代價攻城”就能解決的。
放下這個條件,總參謀長鄧肯的問話正中要害:“我們怎樣回國,僅僅消耗我們聖奧爾德的子弟兵,還是與您們一同攻城!”
諾爾古交代托維恩的回答很簡單:不需要聖奧爾德動用一兵一卒,也不需要兩國聯軍攻城,這攻城的任務,全部交給阿爾布萊特。
當日,鄧肯聽到這裏,差點以為自己是在做夢:開什麽玩笑,攻城之戰,主攻一方必定要有五倍,甚至十倍於對方的兵力才有勝算,而阿爾布萊特兵員雖廣,卻被聖奧爾德軍隊牽製百萬大軍,守邊的三處城隘,總兵力也不過不過百萬,他們拿什麽攻城,如果不是諾爾古精神錯亂,那就一定是另有奇謀。
有鑒於對諾爾古這位強勁對手的深刻認識,鄧肯排出了諾爾古失心風的可能性,提出了自己的第二個要求,其實,也是很無奈的要求。
鄧肯心裏清楚,阿爾布萊特消滅他們不過是早晚的事,甚至不用他們自己動手,便可以全殲聖奧爾德全部軍隊,而與之交戰的兩路阿爾布萊特大軍統帥,無一不是頂級的軍事指揮大師,在表麵上互有勝敗的掩護下,正在將他們逼上滅亡的絕路。
原因何在。
聖奧爾德發動夏末攻勢,戰事橫跨數月,後勤給養全部以夏季為規範,而此時,卻以將近秋末,北地寒風漸烈,冬天,已經不遠了。
不要說在北地這種苦寒地域,即便是在中原,身穿夏裝的將士也不可能挨過寒冬的肆虐,更何況,這是北地臨海的平原地帶,連一個可以容納他們避寒的地方都?有。
更嚴重的是,一旦冬天?臨,風暴之海近海便會結冰,到時,連大軍所需的糧食都得不到,怎麽還能讓他們拿起刀槍作戰,而剩餘的海軍部隊也會退走,徹底斷絕與地麵的聯係,其結果,將是孤懸海外,連自身的生存都成問?,哪裏還能給地麵部隊提供掩護。
而此時的阿爾布萊特兩路大軍,正在左右包抄,穩步向前推進,沿途疏散民眾,堅壁清野,一旦冬季到?,聖奧爾德人就隻有死路一條,即便神靈,也將難以救贖。
在這種情況下,諾爾古提出這種盟約,完全是對聖奧爾德的天大福音,但他們仍需麵對一個事實,百萬大軍的給養從何而?。
一切以阿爾布萊特的計劃順利進行為基準,聖奧爾德大軍會在阿爾布萊特人攻破邊關後再度返回故土,但此時的家國,卻已經不是以往的家國了,已是他國鐵蹄踐踏之地,返回祖國,也同樣會成為孤軍,但聖奧爾德境內,可?有風暴之海可以供給他們飲食。
於是,總參謀長便提出了這個看起?很過分的條件,阿爾布萊特方麵需要提供給聖奧爾德方麵三個月的給養。
諾爾古深謀遠慮,對於事件之後可能發生的問?考慮的極為周全,早在托維恩臨行之前,便已經告訴他:隻要聖奧爾德人的要求不過分,那就答應他們。
可現實的情況是,聖奧爾德人的要求非常過分,可諾爾古卻仍然竭盡全力的滿足了他們的要求,甚至不惜勞累自己,並為難最為重視的大臣。
說道其中原因,總參謀長鄧肯心中自然明白。
阿爾布萊特殲滅聖奧爾德百萬大軍所需付出的代價,想必會是天文數字。
為了避免魚死網破,適當的讓步,完全必要,但從這分盟約?看,阿爾布萊特方麵所做出的讓步,已經不僅僅是適當而已了。
究其原因,諾爾古無非是想將仍有戰鬥力的聖奧爾德部隊送回本土,與另外兩個帝國交戰,從而使三大中原帝國的軍力彼此消耗,一是,為了減輕阿爾布萊特的邊境壓力,二是,為阿爾布萊特軍隊日後南下中原鋪平道路,這一謀劃,可謂一舉兩得,而且不會耗費自己的兵員。
而此時的埃爾境內,由於本次侵略戰爭,民怨已經成功轉向聖奧爾德人,頑固的暴民,幾乎被消滅殆盡,而阿爾布萊特卻以“勝利”捍衛了他們的利益,使得人民的民族認同感空前高漲,即便早前調往內陸的數十萬埃爾將士,也以不能參加戰鬥保家衛國為恥,對聖奧爾德人的怨恨,更是深入骨髓。
在這種前提下,阿爾布萊特的戰略部署,幾乎已經全部圓滿完成,既挫敗了敵人的入侵,也贏得了民心,真正得到了長治久安的基礎。
可以不客氣的說,聖奧爾德人的用處已經?有了,這個舞台,已經不再需要他們了,阿爾布萊特根本?有必要為了他們,再犧牲自己的穩定團結與將士們的生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