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按套路出牌

字數:6571   加入書籤

A+A-




    政事堂內。
    一幹文臣武將齊聚一堂,商議著國家大事。
    “根據斥候來報,有一支一千人左右的人馬,正在朝我們這裏走來,估計是之前來過東鎮廟,手裏有完整的輿圖,而且青壯也不少,有二百多人。”劉青山拿著密信,對眾人說道。
    “目前還沒有準確的情報,隻是大致推算,他們應該是山下的一支流寇。”
    賽八仙皺著眉頭,搖晃著手裏的鵝毛大山說道:“情報是否不準確呢?一千人的隊伍,還隻有二百精銳,就敢捋東鎮廟虎須?他們莫不是瘋了?”
    劉青山解釋道:“在下也思索過此事,會不會是先鋒部隊什麽的,特意加大了搜索範圍,往外再推進三十裏,並未見到有後續部隊。”
    陳二牛說道:“我覺得不可能是先鋒部隊,如果是先鋒部隊,怎麽可能帶那麽多老幼。”
    楚行點點頭道:“如果隻有一千來人,青壯二百,倒是沒有啥問題。”
    李宗為道:“大王明建,些許螻蟻,也想跟我們救民軍爭輝,實在是愚蠢!”
    秦去疾則說道:“不錯,別說是現在,就擱在之前,我們尚未成立常備軍的時候,這種貨色,也是隨意拿捏的。”
    這種小事,楚行壓根就不放在心上,他淡淡的說道:“反正就是一股小規模的流寇罷了,派出我們的新軍,上去磨礪一番,至於人口順便吸納了,反正一千人呢,不要白不要。”
    說著,楚行又攤開輿圖,看了看,“之前我們的關注點大多數時候在沂山,以後向蒙山方向加派斥候,爭取早日人口破萬。”
    聽到楚行的話,
    他們還在討論如何擊敗這支流寇隊伍呢,自己家大王已經思索未來了。
    這才是一個大王該有的樣子啊!
    此時,賽八仙也說道:“我們新軍尚在操練之中,此戰可以鍛煉我們新軍的作戰能力,以及救民軍整體的協同能力,算是一次不錯的練兵了。”
    楚行笑了笑,“對嘍,咱們的人,都搶著要位子,如今終於來了機遇,大家都試試本事,能者上,庸者下嗎?諸位,可有謀劃?”
    聽楚行這麽一說,大家的情緒都有些緊張。
    該來的總該要來的,之前大山一直處於非常緊張的狀態,如今可不一樣了,大王的日子雖然依然艱難,但是手底下可以打仗的軍官卻已經多了。
    如果還是跟以前一樣混日子,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於是乎,一群文官武將,紛紛加入戰團,積極討論起來。
    至於怎麽調兵遣將,這種小規模的戰事,楚行是不會幹預的。
    他習慣於讓手底下人得到鍛煉。
    而底下人也知道這是個機會,大家暢所欲言,因為大家心裏有底,他們即便是說錯了,大王也會給他們更正。
    所以大家往往不分高低,暢所欲言。
    比如陳二牛獻上一計,說是可以模仿之前伏擊官兵那一次,選一個合適的山穀,借助目前水勢比較大,給他們來個漫灌,讓他們見識見識天威。
    而秦去疾認為,此戰的主要目的是鍛煉軍隊。
    靠天威,確實簡單,但是要防止對麵有聰明人,人家萬一不進套呢?
    潛台詞,就是,天天琢磨著這些套路,根本起不到鍛煉部隊的目的,跟之前的土匪有什麽區別?
    所以秦去疾建議,選個平坦的地形,跟他們正麵碰一碰,這樣可以發揮將士們的陣型的威勢。
    但是孫玉秀對於秦去疾的建議有很大的意見,他覺得地形過於平坦,敵人容易逃跑,到時候跑出去那麽多人,容易暴露救民軍的信息。
    最後,還是賀九牛這個萌新提供了一個建議。
    說我們完全可以借助地形伏擊和練兵一起來嘛。
    劉青山和秦去疾等人,紛紛看過去,而胡爺也給他們選一個方位,在輿圖上點了點,給他們選了一個又是穀地,地形又略微平坦的地方。
    楚行看了一眼,這個方案真的差到了極點。
    說伏擊,頂多是勉強埋伏士兵。
    說練兵,但是地形又不是很合適。
    不過楚行這一次沒有說話,因為手底下人,終歸要成長的。
    自己不可能永遠事必躬親。
    而且這一次,敵人比較弱,就當讓他們練練手了。
    眾人見大王沒有同意也沒有反對,便知道大王對他們的方案並不是非常滿意,但是他們也沒有更好的方案,隻能寄希望勉力打好這一仗。
    救民軍已經與之前完全不一樣了,雖然依然是個大號的土匪窩,但是儼然已經形成了一架小型的戰爭機器,快速運轉起來。
    不過這一次的戰爭動員速度雖然相當快,上午剛確定作戰方案,中午的時候,一隊大約五十人由各兵種組成的前鋒部隊就已經出發了,而等到午後時分,大隊人馬也已經是緊急集合並準備出發。
    之所以速度能夠這麽快,這是因為救民軍一直都麵臨著明軍的巨大威脅,那安丘縣和青州府城裏的明軍一直都被救民軍視為心腹大患,隨時都防備著明軍進山,因此東鎮廟上下可以說是一直都保持著戰備的狀態,因此動員起來速度相當快。
    其次,則是因為如今的救民軍王師已經不是之前的那支半匪半民的軍隊了,想要打個仗還得先把人集合起來,然後整訓好幾天後才能組建初步的建製,然後才談得上出征打仗。
    如今的救民軍王師雖然在人數上比以前少了許多,如今滿打滿算也不過七百多出頭,但是這些人卻都是完全脫產的職業軍隊,有著完整而固定的編製,平日裏也不用幹農活,而是保持訓練的狀態。
    因此一道命令下來後,立馬就能集合並作戰。
    唯一還有些麻煩的就是後勤物資,尤其是幹糧的準備所需要的時間了。
    畢竟部隊出征,除了大米和饅頭等常規糧食外,為了方便行軍乃至作戰,是會準備大量不用生火做飯,而可以直接吃的幹糧。
    但是這一次他們就在家門口作戰,而且預期時間也不會很長,因此也就沒有去準備什麽幹糧,直接帶上米糧出發就行了。
    軍方動員速度迅速無比,從早上開始準備,中午的時候先頭部隊出發,然後下午主力部隊出發,前後一天時間都不到。
    這一次出征,楚行並沒有和上一次那樣親征,畢竟這一次所麵對的敵人隻是一群流匪而已。並不是什麽明軍的主力部隊,也用不上楚行禦駕親征來激勵士氣。
    這一次的作戰,由劉青山擔任統帥,秦去疾擔任副帥,其餘眾將協同,而監軍的人選依舊是兵部尚書胡爺。
    本來楚行是打算讓秦去疾來擔任統帥的,畢竟相對於其他人來說,秦去疾這個前虎賁軍統帥更加了解和擅長線列作戰,不過秦去疾在救民軍王師眾多將軍裏,到底是個小字輩,讓他擔任統帥,很多人都是不會服氣的。
    所以楚行就依舊選擇讓劉青山來擔任統帥。
    不過好在自從職業軍隊組建以來,劉青山和孫玉秀他們幾個人眼見常備軍沒有了,而且以後的作戰方式將會是以前虎賁軍的那種作戰模式,所以為了保持自己的權勢,他們多多少少都會去主動學習虎賁軍的戰術。
    如果是讓他們帶著軍隊去對抗明軍,楚行還會有點擔心,但是隻是讓他們帶著軍隊去對付一群流匪,那麽楚行還是可以放心的。
    大不了就當練兵嘛!
    任何一個名將,都是需要不斷的積累作戰經驗磨礪出來的,這作戰經驗多了,劉青山和陳二牛他們這些土匪頭子變成一個合格的將領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以後他們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這後頭還有楚行親自教導的十多名原虎賁軍少年軍官們頂著呢。
    這些人戰爭經驗豐富,隻要給他們充足的成長機會,他們未必成不了大事。
    等劉青山、秦去疾他們帶著人出發後,東鎮廟又是恢複了以往的平靜,人們該幹嘛幹嘛,頂多就是議論多幾句罷了。
    救民軍自從成立以來,那是征戰不休,從去年到現在,都已經打了七八次戰爭了,說是一月一小戰,三月一大戰也不為過。
    加上他們本來就是土匪,平日裏也經常外出劫掠什麽的,所以東鎮廟的那些老弱婦孺們對自家男人、兒子帶著武器出征,那是完全已經習慣了,甚至不少人都還會想著,但願這一次出戰,自家的男人、兒子能夠帶回來多一些的戰利品。
    內宅,楚玉兒坐在楚行旁邊,見楚行低頭沉思,當即道:“你是不是擔心啊?”
    “擔心?”楚行有些不明白她為什麽這麽問:“擔心什麽?”
    “擔心出征的將士們啊!”楚玉兒道:“他們又出去打仗了,難道你不擔心?”
    楚行微笑著搖頭:“本王擔心什麽?不過就是一群流匪罷了,裏頭能打的青壯也沒幾個,劉青山他們帶人出去,是不會有什麽風險的,最多不過三四天的時間他們應該就能大勝而歸了!”
    “那你在想什麽呢?”楚玉兒把剝好的一個枇杷送到楚行嘴邊,同時口中說著:“這一下午了,你都不怎麽說話!”
    楚行直接張口吞下一塊地瓜,咬了兩口後把地瓜皮吐了出來,此時才道:“沒事,最近事情有點多,有些事還沒想通具體該怎麽做而已!”
    楚玉兒不知道楚行具體說的是什麽,不過她也沒有細問,隻是哦了聲,然後道:“也別想這麽多了,船到橋頭自然直!”
    楚行點頭,她這話說的倒是不錯。
    他剛才的沉思,的確不是擔心劉青山他們,因為劉青山他們這一次出去打流匪那是十拿九穩的,最壞的情況也不過是沒能抓到大量的俘虜。
    楚行之所以沉思,那是因為他想著這大山裏的土匪團夥顯然還有很多,如果能夠把更大範圍的土匪團夥都收複了,說不準自己的救民軍又能增加好幾千人的人口。
    但是如果超過一百多裏範圍的話,情報不同,不知道什麽地方有其他土匪窩不說,而且來回也太花費時間。
    如今已經是五月份了,雖然說距離夏忙時分還有一段間,但是這段時間對於救民軍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訓練整編時間,楚行需要這段時間把剛組建不久的新軍訓練好,如此才能在夏收時分率軍出征‘收糧’。
    可是楚行也是有些猶豫,因為盡可能的吸納人口,提高實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救民軍能夠繼續對抗明軍的根基。
    征討其他土匪窩俘獲人口和整軍訓練,這就好比魚和熊掌,兩者不能兼得。
    楚行想了一整天也沒有想出個頭緒了,索性不想了,等劉青山他們回來,說不準就能夠從那些流匪的身上得到一些其他土匪窩的情報,如此自己才好判斷最後要不要派兵去征討其他的土匪窩,以提高救民軍的人口數量,獲得更多的兵源。
    接下來的兩天,東鎮廟上下依舊平靜而悠閑,人們似乎忘記了他們的丈夫、兒子、父親正在外麵征戰廝殺,他們很平靜的對待這一切,並且平淡的生活著。
    不過內宅裏的楚行卻是每天都能夠得到來自前線大軍的報告,第一天的報告很簡單,說是已經走了多少路,沒有遇上任何意外雲雲。
    第二天則是說已經到了預定的埋伏地點,已經開始部署部隊進行埋伏,就等著那夥流匪自己一頭撞上來了。
    然而第三天的報告說,那些流匪沒有按照預期出現,反而是在大約十裏外的地方停了下來。
    這讓楚行有些擔心,這怎麽不按劇本演啊!
    是不是那些流匪察覺到了什麽,所以才沒有繼續上前進入埋伏圈。
    楚行擔心的時候,劉青山他們也是有些搞不懂,要知道東鎮廟的探子可是一路都偷偷監視著這夥流匪呢,然而自從他們昨天到了十裏外的一個小山穀安營紮寨後,卻是連續兩天都沒有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