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救民軍是播種機
字數:7375 加入書籤
此戰,楚行的目的非常明確,第一,掠奪充足的財富,保證救民軍的發育,第二,削弱朝廷兵馬,防止他們緩過勁兒來,再次深入大山。
在占據了朝廷大山邊緣的崗哨之後,眾人慶祝了一番,便放下部分人口留守。
次日,楚行便率領大隊兵馬離開大山,朝著外麵的鄉野進軍。
之所以在哨卡上留下人手,那是因為大軍在外作戰,自然而然的需要後方支持,尤其是火藥和手榴彈,這些東西在外界可不好補充。
有了這個聯絡站,那麽就能讓後方的彈藥和人員補充,準確找到大軍的位置。
畢竟楚行不可能在一個地方長時間的停留,這樣會給明軍圍攻的機會。
他們將長期處於一種遊蕩的狀態,不斷給朝廷施加壓力,逼著朝廷兵馬行動,伺機與他們戰鬥,削弱他們的實力。
不過楚行他們從東鎮廟所能夠獲得的補給也隻限於火槍、彈藥以及少量的冷兵器了。
至於更為重要的糧食,楚行可就沒指望過能夠從東鎮廟得到補給了,東鎮廟本身就缺糧,就指望著楚行帶的人馬能夠搶到足夠的糧食送回去呢,根本沒有多餘的糧食送出來讓大軍食用。
因此楚行帶的這一千人馬隻能是就食於敵!
當然,除此之外,楚行還有一個目的,防止葉文豪拚了老命,跟他玩換家。
要知道,救民軍的老弱婦孺還在大山深處呢,若是葉文豪拚了命,不管地方安全,一股腦把軍隊全都派入大山,到時候可能會真的有不小的麻煩。
上午時分,他們浩浩蕩蕩出山後,絲毫沒有搭理十餘裏外的安丘縣,而是在安丘縣把外圍幾個地主村落給清剿了一個遍。
所有被楚行進攻的地主,都是經過情報偵查的,真的仁善的地主之家,楚行根本不會搭理,甚至路過還會派使者安撫,告訴其正常生產經營即可,不必擔心。
而那些平素裏作亂,欺壓百姓的地主,可就倒了黴。
楚行會將他們抓起來,宣讀他們一項項罪狀。
最後弄兩盆豆子,命地主莊園以及附近的百姓投票,紅豆為仁,黑豆為惡,若是百姓想讓他死,那麽他就沒有存活的機會了。
可惜的是,這附近沒有像樣的地主了,尤其是有了東鎮廟的威懾,附近的地主,都開始夾起尾巴做人,對百姓都好了許多。
不過這無所謂,因為東鎮廟這一次,短期內目的很明確,就是給祝家莊上一課。
之所以選擇祝家莊作為第一個攻打目標,不是因為祝家莊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派了人來打探東鎮廟的方位而報複,也不是因為祝家莊和東鎮廟眾匪的前後幾次矛盾。
選擇攻打絕對沒有摻和任何個人感情因素,之所以打祝家莊的理由很簡單:祝家莊是安丘縣外規模最大,同時出產糧食也是最多的一個田莊。
如今夏收都還沒結束呢,祝家莊剛收獲的夏糧都還在倉庫裏沒來得及運走或者被官軍征收。
他們這一次打祝家莊,極有可能收獲大批糧食,不僅僅可以滿足大軍所需,而且更能把其中的一大部分送回東鎮廟,讓東鎮廟的糧食危機得到緩解。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因為楚行覺得三打祝家莊非常順耳,如果不再來一次,好像是無法解鎖某個成就一樣,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臨近抵達祝家莊的前一天晚上,楚行按照慣例召集了主要的將領進行軍議。
“明天我們就能夠抵達祝家莊了,明軍那邊可有什麽動向?”軍議的時候,楚行並沒有和以往朝議的時候一樣不怎麽說話,而是親自開口主導了軍議。
一貫負責哨探事務的劉青山開口道:“我軍偵騎已經前出了安丘縣附近,如今鎮內的明軍還以為我們會去攻打安丘縣,所以是嚴加防守,暫時沒有出來的動向!”
“不過我們的偵騎也是發現了明軍派出了不少偵騎在找我們,而且祝家莊距離安丘縣隻有大半天的距離,明天我們到了安丘縣後,恐怕安丘縣內的明軍很快就會得到消息!”
劉青山如此說罷後,停頓了會繼續道:“到時候,明軍恐怕會離開安丘縣增援祝家莊!”
然而此時秦去疾卻是道:“明軍主動出城來打我們的可能性不大,畢竟他們在安丘縣的人本來就不多,如果出城的話,他們的安丘縣還守不守了!”
“他們可不知道我們沒打算攻打安丘縣,如果出城的話,他們肯定會擔心安丘縣的安危啊!”此時孫玉秀也是開口道:“而祝家莊也不是什麽戰略要地,我們打祝家莊不過是因為它那邊糧食多,明軍犯不著為了一個祝家莊就和我們進行正麵決戰!”
“而且青州府城那邊的明軍還沒有出動,就憑安丘縣的那些明軍怎麽可能單獨過來!”
孫玉秀的話也是引得了好幾人的讚同,畢竟明軍是知道這一次出山的救民軍王師總人數高達五百餘人的,因為這幾天救民軍新軍雖然行蹤隱蔽,不過依舊不可避免的走漏消息。
要想吃掉他們這一千多人,明軍就算再自負也不可能隻派一千人來,少說也得來上三千人才會有比較大的把握。
隨著眾人的討論,楚行自己也是不斷思考著得失,首先祝家莊是一定要打的,以為祝家莊裏有著他們急需的糧食。
其次,他也需要盡力避免和明軍發生大規模的交戰。
而到了今天,諸多所謂的作戰計劃都已經不管用了,楚行也隻能是見一步走一步,這一次出戰持續的時間還長著呢。
當晚的軍議過後,楚行把錢進單叫了進來:“錢將軍,依你之見,明軍來襲的可能性會有多大?”
錢進雖然說已經幫著楚行訓練軍隊,這一次楚行出戰也是把他帶上了,但是他依舊簡直不肯擔任任何救民軍王朝的官職,也不肯參加任何正式的會議,楚行要想問他,隻能是私底下問。
錢進道:“鎮守安丘縣的參將周易發,在下確實了解一些,此人雖然勇武,卻過於慎重,同時頗善於鑽營,本事有一些,但是與救民軍諸將差太多了,依照在下來看,如果沒有十足把握,他是不敢跟救民軍野戰的!”
說起周易發的時候,錢進也是一臉的怨恨之色。
當初他本意是效仿戚繼光將軍,參加科舉的。
而且也勢必會中舉,都是此人暗中使壞,耽擱了自己的科舉大業。
在大明朝,即便是武將可以世襲,沒有武舉這個證明,也是不會得到兵部的重點培養的!
如果不是周易發暗中使壞,他錢進早就是兵部重點培養的武將,怎麽會落得今天的田地。
對於周易發,錢進無疑是痛恨無比的。
他不恨埋伏並擊敗他的東鎮廟的土匪,而是痛恨壞了自己仕途,而如今又取代自己的周易發,以及潰敗便狼狽逃竄的葉文豪,如果沒有這種怨恨,錢進也不可能在掙紮了半年後,最終還是答應了楚行的招攬。
說著說著,可能覺得自己說的太過於文雅,便開始直接點題。
“周易發這種膽小弱懦之人,是絕對不敢擅自率軍出戰的,即便他率軍出戰,對我等也不可能造成什麽威脅,反而重創周易發所軍!”錢進的話裏,充滿了對周易發的鄙夷。
楚行聽罷錢進的話,卻是沒有多想,他自然是不可能理解錢進的內心想法,他需要的隻是錢進對明軍的了解。
畢竟錢進以前大明的遊擊將軍,對明軍,尤其當地有著相當不俗的了解,他的話是有著極大的參考價值的。
“照這麽說來,我們攻打祝家莊應該是沒有是風險了!”楚行緩緩道:“既然如此,那麽錢將軍也早些回去休息,明日一早隨本王踏平祝家莊!”
錢進聽罷後,微微躬身退了出去!
看著錢進略微躬身後才出去,楚行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也許要不了多久,這個錢進就會喊出一聲:“臣告退!”了。
到目前為止,錢進依舊不肯喊楚行為大王,陛下或者主公等尊稱,但是也不會和以往那樣直接稱呼楚行的名字或者其他貶稱,而是含糊其辭直接在對話裏忽略了對楚行的稱呼。
不過即便如此,錢進在一些細節行動上卻是已經表現相當的尊敬。
楚行大體上也可以猜測到錢進的一些內心想法,不外乎是拉不官府發現後會累及家人罷了。
不過楚行相信,隨著時間的過去,這個錢進會放下這些擔憂,最後對楚行真正稱臣的。
當然了,前提是救民軍王朝沒有覆滅,他這個山大王沒有死翹翹。
次日一大早,救民軍王師就從暫時過夜的一個小村莊裏悄然開拔,看著離開的東鎮廟眾匪們,小山村裏的村民們都頗為不舍。
昨天聽聞東鎮廟的土匪要在村裏紮營的時候,村裏的二十幾戶人家剛一開始,可都是提心吊膽的,害怕糧食家財被全部搶走,更加擔心家裏的妻女被糟蹋。
不過當這支隊伍真的入駐之後,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樣,因為救民軍軍令嚴格,而且楚行一直給大家灌輸,救民軍是播種機,救民軍是宣傳隊的概念,不允許欺負任何百姓。
要跟百姓形成魚與水的關係。
所以救民軍暫住百姓的房屋,是給了落腳費的,同時購買食物,也是給了錢的。
這群百姓,不僅僅沒有受苦,還得了不小的實惠。
臨走前,將士們還幫助那些無兒無女的大爺大媽,收拾了物子,挑滿了水缸裏的水。
以至於第二天救民軍王師離開的時候,按照慣例詢問那些村民,是否會有村民加入偉大的救民軍王師。百姓們十分踴躍,願意加入救民軍打朝廷。
隻要加入救民軍王師,每天管飽,保證是每天大碗的喝酒,大口的吃肉,而且還會得到一份安家糧,安家糧不多,區區十斤而已,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但是對於少數掙紮在餓死邊緣線上的人來說依舊是一份救命的口糧。
雖然救民軍王師說每天有酒喝有肉吃過於誇張,但是依舊吸引了好幾個家境不好的村民加入,這些自願加入的青壯都是家裏沒有土地,家中人口又不少,一年幹到頭都吃不飽的那種人。
加入救民軍王師自然不為了胡爺他們宣揚的正義,僅僅是為了一口吃的而已,又或者幹脆是為了給家裏的弟妹留下一份口糧。
而且,救民軍給人的整體印象實在是太好了,看著他們整齊的軍裝,威武的氣勢,不知道讓多少百姓羨慕。
對於這些自願加入救民軍王師的青壯,楚行自然是歡迎無比的。
這些自願加入的人可比那些強迫挾裹而來的人強多了。
早些時候,東鎮廟土匪還按照慣例每到一個地方就挾裹部分青壯充當民夫,不過這種行為很快就被楚行製止了。
這倒不是楚行聖母心發作,覺得挾裹青壯有傷天理,而是因為他們如今是機動作戰,對人員的素質要求比較高,這些挾裹來的青壯可上不來戰場,不可能拿著刀槍和明軍幹架的。
頂多也就是充當下民夫運輸運輸輜重,平時沒什麽用不說,而這些人一找到機會就會逃跑,這對出征在外的救民軍王師來說是一個不穩定因素。
更何況,這些人還會浪費救民軍王師原本就不多的軍糧。
為此,楚行親自決定,改變了以往的挾裹政策,采取了招募方式。
那些村裏的青壯們願意加入就歡迎,不加入也不強求,反正也不缺這幾個運輸東西的民夫。
不過,這種招募政策隻限於補充軍隊的青壯,不包括普通人口。
東鎮廟眾匪還是有著大規模劫掠人口送回東鎮廟的計劃,不過劫掠人口的計劃將會在中後期進行,至少得先把祝家莊搶了,初步解決糧食危機再說,至於現在,東鎮廟自己糧食都不夠,再擄幾百上千人,還不得一起餓死啊!
東鎮廟眾匪一路搖搖晃晃,終於是午後時分抵達了熟悉無比的祝家莊。
到了祝家莊外後,楚行第一次看見了這個救民軍王朝的老朋友到底是什麽樣的村莊。
看見祝家莊的第一眼,就是讓楚行震驚了一把!
遠遠的就能夠輕易發現祝家莊和他們一路上見過的諸多村寨有著極大不同,其中最為顯眼的就是他們有著寨牆,而且寨牆還不矮,足足有近丈高,並且也不是那些普通村寨裏常用的木欄,而是土壘磚石結構,尋常的偏僻小城的城牆都沒這個祝家莊的城牆高。
其寨牆下,竟然還有一條小小的水溝充當護城河,隻在寨門前留下了一座吊橋,這那裏是一個村寨啊,這分明就是一個堡壘。
看到這個祝家莊的第一幕,楚行就是有些納悶了,去年孫玉秀他們是怎麽攻破祝家莊的,看這莊子的架勢,怎麽也不像是能夠被一夥兩三百人的土匪輕易攻破的啊!
祝家莊是處於一小平原之上,好幾條溪流橫跨其中,水量充沛也讓這一片平原全都被開發為稻田。
正是因為有著這一片小平原,才讓祝家莊會成為附近聞名的糧倉了。
隻是這個祝家莊在楚行看來,怎麽都不像是一個普通的村莊,反而更像是更像是一個堡壘。
它有著普通村莊所沒有的寨牆,而且寨牆相當高,遠遠看去,可以看見寨牆上有著不算少人走動,一副戒備甚嚴的模樣,顯然祝家莊的人對救民軍王師的到來也是早有察覺,並早早的準備了起來。
要不然的話,也不可能看到莊外的糧食已經被全部收割,而且莊外一個人都沒有,明顯是提前搶收,並且提前躲入了莊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