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反貪暫時停擺
字數:8443 加入書籤
但是風險也是很大,這華亭方麵的第三工業區要是發展的不好,那可是沒錢還的,別說本金了,利息都會還不起,到時候就算是告到法院去,迫使上級財政兜底,那麽政治影響也會非常不好。
畢竟大乾銀行和王室銀行,說到底還是官方的銀行,如果是把地方官府逼得太狠了,造成不好的政治影響,那麽對於銀行的負責人而言也不是什麽好事。
但是華亭縣卻是不管這些,他有信心把第三工業區搞好,再冒一次險,讓自己的仕途走的更加順暢。
經過簡單而繁雜的談判後,大乾銀行和王室銀行終於是和華亭方麵達成了貸款協議!
華亭縣方麵,獲得了總數五十萬圓的貸款,按照九七折交付,年息八厘,分十年償還!
不過為了保障資金的安全,同時也是為了保障項目的成功,銀行方麵直接監管了資金的使用,這些資金隻能用於第三工業區的發展建設所用,不得用於其他方麵。
這是為了避免華亭方麵的官員,把這些錢挪用到其他方麵,然後讓第三工業區繼續半死不活,到時候可就是大麻煩了,不僅僅對華亭方麵是大麻煩,對銀行方麵也是大麻煩。
所以,資金的監管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這種監管,必須是讓銀行來,他們可不相信地方上的官員!
萬一遇到那個膽大包天的傻子,把這些錢挪作他用甚至給貪腐了,到時候一大堆人都得丟掉性命!
如今官場上貪腐情況這麽嚴重,哪怕是銀行方麵的人也是有所察覺,所以和地方官府打交道,那都是謹慎再謹慎的,甚至銀行內部的人,都是進行了前期的暗中調查,調查什麽?
自然是調查華亭方麵相關官員的財物情況,兩大銀行聯手,足以把這些官員的所有賬戶情況以及相關聯的資產情況調查的底朝天,不過經過了之前的反貪腐大清洗後,華亭方麵的情況還算比較良好。
華亭縣令華亭縣能夠在這一次的反貪腐風暴裏平安度過,自然也是因為上頭並沒有找到他的太多證據,頂多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
其他的大貪官們,如今不是被砍頭,就已經是被送到各大礦區裏挖礦去了。
這一次大乾王朝的反貪腐風暴,刮的非常大,而且時間延續的非常久!
從十一月份開始的反貪腐風暴,刮了一整個冬天,如今都是初春時分了,竟然還是在刮,新的一年來了,依舊時不時的可以聽聞有高官落馬。
這些貪官也不是一天內集中落馬的,而是幾天抓一個,幾天抓一個,甚至連負責反貪腐的督察院反貪局都不例外。
反貪腐的一個副局長,前腳還帶隊進行反貪腐,抓了一大堆的人,並且大義炳然的上折子說什麽如今官場風氣惡劣,需要更加嚴厲的整頓雲雲,但是後腳就是被督察院內務機構的人給帶走了,為啥?因為他比他抓的那些貪官們,貪的錢更多。
在負責案件的時候,收取了眾多官員們的賄賂,從而放過了部分的貪官。
不過作為反貪腐的督察院禦史,防範意識還是非常強的,他從來都不親自收錢,都是讓和自己表麵上沒有什麽關係的人收取賄賂資金,而且從不接受支票,大額銀行本票、銀行賬戶轉賬之類的,他隻接受現金。
而且日常生活裏,也是表現正常,也沒有過上奢華腐敗的生活,也沒有把錢讓族人們花天酒地,而是把貪腐來的錢全部給藏了起來。
而且藏錢的地方也特有意思,不是在家裏,也不是在外室的宅子裏,也沒有送回老家,更加沒有搞什麽投資之類的,他就是把錢全部換成了黃金,然後借用假身份儲存在銀行的金庫了……
不過還是被糾了出來,最後為了當執法人員打開他租用的銀行金庫,看著金庫裏幾乎堆成小山一樣的黃金時,所有人都是被愣住了。
這些金銀,有大塊的金磚,也有小金條,金葉子,金豆子之類的應有盡有,也有大乾造幣局鑄造的金幣、還有前明時代的各種金元寶,甚至還有一大堆的黃金首飾製品。
最後清點出來,這個人藏在金庫裏的黃金,總價值達到了六十多萬元!
其貪腐的數額,對比帝國抓過的眾多超級大貪官來說,其實不算什麽,利用貪腐、職務之便斂財上百萬的都有不少,這斂財幾十萬的隻能算說普通水準了。
但是和他這樣,啥也不要,全都換成黃金的貪官,那還是頭一次遇上!
至於把贓款存進銀行金庫裏,那更是開創裏大乾反貪腐曆史的先河,讓所有人都知道了,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如果不是調查人員是從其他方向調查出來,最後抓到人後他自己交代,恐怕調查人員都搞不清楚,他把贓款藏在那裏了。
這一案件還帶來了附加影響,那就是迫使銀行業對金庫業務嚴加監管,以往雖然對租用金庫的人也進行登記,但是登記的不夠嚴謹,而現在將會進行更加嚴格的管理,避免不法分子,把銀行金庫當場藏汙納垢之地。
督察院反貪局內部都有這樣的大貪官出現,其他機構就更加不用說了,各種貪官多的是,這抓了幾個月都還是沒抓幹淨。
等到乾元三年四月份的時候,反貪腐行動已經是持續了小半年,麵對著反貪局上交的報告,楚行也是開始退縮了!
這吏治整頓不能繼續搞下去,再搞下去的話,恐怕真的要動搖大乾統治了。
小半年的時間裏,全帝國上下,一共調查偵破反貪腐案件上萬起,抓捕從三品以上高官五十餘名、正四品到從七品的中高級官員已經是達到了四千餘人,八品、九品的低級官員,人數已經是突破了兩萬餘人!
超過兩萬五千名官員被抓捕!
同時這些官員的背後,往往也是會有一大批的關鍵涉案罪犯,比如他們的親族,商人等等,這一批人的數量更多,目前已經是超過了十萬人。
短時間內抓獲十多萬人,這都是讓大乾各地的司法係統超額運轉,有些時候甚至連監獄都是不夠用了,很多地方因為抓捕的罪犯太多,監獄裏住不下,都是被迫搞各種臨時監獄。
巡警們天天忙著抓人,督察院忙著提起公訴,法院忙著審案。
而這些罪犯們,也不都是全部都是會被判處死刑的,其實大部分還是會被判處有期徒刑,這些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後續是會送往各地的勞改營挖礦修路幹苦力,還有一部分是會被流放到海外的。
總是後續的麻煩事還有一大堆呢。
司法係統的超額運轉,這還隻是小事,關鍵的是,這一場的反貪腐也是搞了小半年了,一開始的時候,大部分的官員們還在看別人的笑話。
等到中期的時候,很多人都是害怕自己也會被牽連了,但是這個時候,他們依舊是不敢說什麽,因為這個時候如果說什麽的話,這不是擺明了自己有鬼嘛,所以雖然害怕,但是一個個還是高喊著反貪腐的口號,緊跟著聖天子的步伐。
但是到了現在,兩萬多官員被抓捕,涉案的平民超過十萬人,這場反貪腐的規模已經是太大,太大了,大到讓眾多打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或者是想要乘此機會把競爭對手幹掉,又或者是真心想要搞吏治,整頓風氣的官員們都害怕了。
乾元三年的四月,幾乎全國帝國的官員,甭管是正二品尚書,還是從九品的最低級的辦事員,一個個都是提心吊膽的。
別說和之前那樣貪腐錢財了,現在他們一個個都是主動斷臂求生,把以往的一些貪腐行為進行切斷,掩蓋。
如今,即便是平常的宴請應酬,這些官員們都是能推遲就推遲。
誰也不想被那些殺紅了眼的禦史裏給盯上!
禦史們為什麽殺紅了眼?
因為督察院反貪局新任局長秦秉春在後頭拿著槍頂著他們的腦袋!
為何用新任,因為上一任反貪局局長的腦袋被人家用槍打爆了,而秦秉春比上一任局長更加狂暴,經常在公開場合說的話,就是有本事就來殺我。
為何他敢這樣誇下海口,因為上一個敢殺反貪局局長的人已經被誅殺了九族,而家人也得到了撫恤,子孫直接拿了個可以世襲的伯爵。
所以秦秉春膽子大的很。
然後很明確的對督察院內部的禦史們時候,這一次的反貪腐是有計劃的,該抓多少死罪的官員,抓多少能判有期徒刑的官員,那都是有指標有計劃的。
誰如果無法完成任務,那麽就做好自己填補指標缺額的準備!
秦秉春在督察院反貪局內部,稱之為‘計劃反腐’!
而秦秉春也是的確怎麽幹的,或者說,這是楚行給他下的任務,雖然沒有什麽明確的數據標準,但是秦秉春卻是知道,必須要達到一個標準,要不然的話,自己的工作就是不稱職。
而一旦做的不好,那麽他自己的下場估計也好不到那裏去!
當主人拿著匕首捅向敵人,如果匕首不能把敵人給捅個對穿,那麽主人肯定會換一把更加鋒利的匕首!
秦秉春可不會甘心當一把被拋棄的匕首!
他必須向楚行證明,他這把刀,還是很好用的!
大王沒有明確指示,那麽他就自己定標準,這個標準很簡單:二十抽一!
大體上,一百個官員裏,得清理掉五個。
當然了,他也不可能明確說給屬下們聽,但是他會在具體的過程裏掌握這個度,達不到這個要求的禦史,都會倒黴,本身沒啥事的直接貶值,而自己也有毛病的不用說了,直接扔進監獄裏。
而達到這個標準的,則是獎賞!
如此,雖然大家都沒有明說,但是禦史們心裏頭也是有了一杆秤,這抓人的數量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如此,那些禦史們自然也就是拚命查案抓人了,因為不抓人,死的就是他們自己。
然而這種強硬的手段搞到現在,很多地方的二十抽一的整體目標還沒有完成呢,卻是已經搞的有些人心惶惶了
當好幾個省的巡撫,奏請中央多加派官員,以填補空缺的時候,楚行就是意識到,是時候收手了,繼續殺下去,就得把人給殺完了。
如今很多地方,連官員的數量都是不足了。
比如情況最為嚴重的江北道,去年秋天開始,不僅僅是道員,連帶著下屬的幾個府的知府,下頭更多的縣令,通通都是換了一遍,有一些是被抓了,而有一些是被調走監控任用。
這些地方主官都還好說,但是更多的普通官員,被抓捕的太多,卻已經是開始影響地方的行政係統運轉了。
此時,楚行也是對秦秉春做出批示:過去的半年裏,孤對督察院反貪局的工作表現,還是很滿意的,極大的整頓了吏治,肅清了官場風氣,後續這反貪腐工作還是要繼續保持下去。
不過這反貪腐工作也不能操之過急,要徐圖漸進,不要搞的人心惶惶。
楚行的一番話,就是讓反貪局停下了屠刀!
隨後,楚行又是指示大乾朝報發表相關的宣傳文章,引導輿論!
文章的核心就是,在英明偉大的聖君指導下,大乾的吏治整頓取得了豐厚的成果,抓捕了一大批貪官,肅清了一大批民害,給天下廣大老百姓一個朗朗乾坤,給老百姓創造了安居樂業的環境!
而這一切的功勞都是誰的?
自然是英明偉大大王楚行的!
這一份反貪腐工作總結似的文章,其實就是用來安撫百官的,別怕,本王已經殺的差不多了,該做事的就去做事了。
不過,百官們想要真正的安心卻是不太可能的,因為緊跟這份報告之後的是一遍篇幅很短暫的通報,通報督察院反貪局秦秉春整頓吏治有功,特許入值值房行走。
雖然不是值班大臣,隻是個行走大臣,但是值房裏的行走大臣權力實際上也是非常大的。
目前值房一共有九名值班大臣,另外還有十八名行走大臣!
因為值房是采取輪值製度,通常來說,是會有三名值班大臣帶領六名行走大臣日常值班。
畢竟不管是值班大臣還是行走大臣,他們大多都還有本職工作的,是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待在值房裏值班的,他們也需要時間來處理本質工作。
一些日常事務,基本上就是當值的值班大臣以及行走大臣直接處理了,而遇到大事了,才會召集值房的全部值班大臣商議。
不管是值班大臣還是行走大臣,其實都是站在帝國權力最頂尖的一小群人了,因為值房挑選人員,不局限於官員的品級和職務,屬於是皇帝直接挑選入值。
因此入值值房的機會,並不是按照職務來安排的,而是沒有什麽規律的,楚行看誰順利就讓誰進入。
這種情況下,不是說你是正二品的高官,就一定能夠進入值房了,哪怕是行走大臣,都不一定有你的份。
至於從二品的級別,那就更不用說了。
楚行讓秦秉春入住值房,其含義已經是非常明顯了,不僅僅是為了嘉獎秦秉春,這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讓百官們知道:別以為吏治整頓已經結束了,就可以放鬆了!
秦秉春的存在,就是一把刀子,而且還是一直懸掛在他們頭上的刀子!
楚行繼續重用此人,就是為了向天下百官進行直接表態:都給本王老實點,不然我就要拔刀殺人了!
得益於楚行的這種安排,秦秉春也是走上了他的人生巔峰!
誰能夠想到,半年前隻是一個翰林院秘書處副處長,從三品的隨行秘書,在半年後就能夠位高權重的從二品高官,而且入值值房擔任行走大臣呢,成為了帝國裏最為權勢的二十多名高官之一。
按照帝國目前的政治格局來看,權勢最大的毫無疑問是值房的值班大臣了,九名值班大臣之下,是十八名行走大臣。
一共二十七名的值房大臣,一共構成了大乾王朝的核心權力階層!
嗯,這裏頭包括文武,因為值房裏的值班大臣和行走大臣,是有文有武的。
對於文官而言,進入值房是他們最大的追求,對於武將而言,同樣也是!
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值房從來都不是一個正式的行政機構,甚至在官方製度上,都是沒有這個機構的,而值房值班大臣和行走大臣,這並不是一種官職,也沒有任何的品級,同樣的也沒有任何的俸祿。
值房,從開始到現在,都隻是一個單純的值房而已,而入值值房,也隻是楚行給他們安排的差遣而已。
差遣和官職、品級是可截然不同的概念。
從程序上來說,這種差遣,是和普通的欽差同一個概念,都是楚行直接委派的,同樣的也能夠隨時撤銷的,不需要經過任何的官方程序,如果楚行願意,他可以讓一隻貓狗也入值值房!
秦秉春走上人生巔峰,對於其他官員們而言,可不是什麽好事。
這個人和寇烈不一樣,寇烈雖然是督察院左都禦史,值班大臣,同時還掌管著司法人事局,控製整個司法係統的人事問題,同時這個人還是秦秉春的直屬上司,但是寇烈作為一個已經位極人臣,生無可生的值班大臣。
他處理事情會考慮更多的政治影響問題,而且他在值房的最大使命,其實也不是什麽負責吏治,同樣也不是作為整個司法係統的代表人,為司法係統爭奪利益,提高司法係統在大乾政壇的話語權。
他的使命,或者說最主要的工作職責,是和其他八位值班大臣一起,為大乾製定戰略發展方向,協助大王治理整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