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大受歡迎

字數:8340   加入書籤

A+A-




    雖然說現在強如西班牙,也是沒能徹底控製廣大的墨西哥的所有地方,基本上隻是控製了沿海地區以及內部的部分重要城市,廣大的墨西哥地區其實還是被眾多的當地土著人,也就是阿茲特克人所占據,此外和西班牙人站在一起的特拉斯卡爾特卡人也是占據了大量的土地。
    不過雖然說西班牙人暫時還沒能徹底控製這一地區,但是墨西哥的沿海主要城市以及內陸的部分重要城市,其實已經是在西班牙人的掌控之中了。
    所以說如今的墨西哥已經是處於西班牙掌控之中了。
    而大乾王朝目前和西班牙人還是處於友好關係,從墨西哥出發的西班牙環球艦隊,每年都和大乾王朝進行巨額貿易呢。
    當然了,更加重要的是,如今大乾王朝在北美洲的根基還不太穩,規模比較大的據點也就是新金山而已,此外還有十來個小規模的移民據點或者港口。
    如今大乾連新金山以北的北美地區,移民開發起來都是困難重重,暫時還是顧不上墨西哥地區,所以暫時就不去找西班牙人的麻煩了。
    至於中美洲和南美洲同樣如此,廣大的中美洲南美洲沿海地區,如今大部分是被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分別所掌控,西班牙控製的是整個墨西哥以及中美洲,同時南美洲的北部地區,還有南美洲的西部海岸都是處於西班牙人的掌控之下。
    南美洲的東部海岸,主要是後世的巴西一帶沿海地區,則是被葡萄牙人所占據。
    唯一的空白地區,也就是南美洲南部的巴塔哥尼亞地區了,而這片地方環境惡劣,不太適合進行移民,就當地的土著都不願意去這一地區生活,要不然的話,早就被西班牙或者葡萄牙給搶占了。
    鑒於如今的美洲形勢,大乾定下來的美洲戰略是,重點發展新金山以北的北美洲西海岸地區,同時嚐試著向內陸延伸。
    而在新金山以南地區,則是暫時讓西班牙代管,等時機成熟了,就從西班牙手中收回廣大的墨西哥以及中美洲和南美洲各地。
    大乾王朝通過這一次的禦前軍事戰略會議,基本上確定下來了未來五年乃至十年的殖民擴張計劃!
    根據這一計劃,大乾將會優先把南洋半島、各島嶼以及扶桑列島進行本土化、並持續對澳洲進行移民。
    在印度采取兩步走方案,部分重要沿海地區進行本土化,廣大的印度中南部地區則是建立殖民統治。
    在美洲重點移民開發新金山以北的北美洲西海岸地區,對其他地方則是保持克製。
    在非洲建立移民據點為主。
    在西北則是對蒙古人進行軍事打擊為主。
    而這一連串的方案當中,南洋和印度方麵最為重要,這也是導致了還在進行當中的馬六甲戰役受到了大乾高層的重點關注。
    馬六甲港外海,龐大的大乾海軍印度洋艦隊因為戰艦數量眾多,密密麻麻的幾乎鋪滿了整個海麵,眾多的戰艦裏,多艘戰列艦顯得格外的顯眼,因為它們的體型龐大,而且還是聚集在一起。
    印度洋艦隊裏匯集了九艘戰列艦,分成了三個戰列艦分隊,其中一艘體型在九艘戰列艦中,不算最大的戰列艦廣東號上,卻是懸掛著印度洋艦隊司令將旗,也就是整個艦隊的旗艦。
    廣東號戰列艦,這艘戰列艦在大乾海軍的將近二十艘戰列艦裏,並不算是噸位最大的,標準噸位最大的戰列艦,乃是遼西號,遼西號的標準排水量達到了一千五百八十噸。
    而廣東號戰列艦,其標準排水量隻有一千四百噸,而該艦之所以能夠成為印度洋艦隊的旗艦,自然並不是因為它的噸位,而是因為它是一艘從一開始,就是作為旗艦來設計的。
    其船體內部,擁有完善的各類作戰會議室,司令部相關人員的艙室等,此外該艦的船體,和其他的戰列艦也是不太一樣,那就是該艦的船體整體設計上,並沒有采取和其他戰列艦一樣的寬厚,反而是更加傾向於巡洋艦的船體設計。
    這也就讓該艦的船體更加的修長,航速更快,靈活性更高!
    在大乾海軍裏,戰列艦和巡洋艦以及護衛艦、巡邏艦等各類戰艦的區分,並不是以噸位或者火力來區分的,而是以作戰用途來區分的。
    不同的作戰用途,所采用的戰艦設計自然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這也是導致了大乾海軍的不同級別的戰艦,不管是外觀還是內部,區別都是比較大的。
    戰列艦,是用來進行艦隊決戰的,重視的防護能力以及火力,尤其是火力,所以設計的時候,往往采用的是船體比較寬大,以加強側舷木裝甲的厚度,加強防護能力,同時普遍采用多層甲板,以部署更多的大口徑火炮,而對於航速、靈活性、乃至攜帶補給數量這些,則是被舍棄了一部分。
    巡洋艦的話,在大乾王朝海軍內的定位,乃是用來進行遠洋巡弋、分艦隊的旗艦、艦隊進行決戰的時候,則是作為前鋒艦隊的主力戰艦,為主力戰列艦艦隊提供偵查、火力支援等任務。因此大乾海軍的巡洋艦設計,往往是注重遠洋適航性,可以攜帶更多的補給品,再不依靠補給艦或者港口的補給,能夠獨立維持長時間的遠洋航行,同時要求較高的航速以及靈活性,相對之下,防護能力和火力則是被削弱了一部分。
    至於護衛艦,在大乾海軍內的定位則是打雜的什麽都幹,這樣的定位並不是說護衛艦就是不重要了,相反,它很重要,因為護衛艦才是大乾海軍用來進行日常遠洋巡弋、護航、普通海戰的主力,同時在艦隊決戰的時候,這些護衛艦也是會被拉上戰場,組成龐大的護衛艦隊參與作戰。
    這樣的任務要求,就使得了護衛艦的數量必須足夠多,而且建造成本和維護以及使用成本都比較低,同時還需要兼顧適航性、航速以及火力、防護這些。
    也許各方麵的性能都不算太出色,但是基本沒有明顯的短板,而且最關鍵的是便宜。
    所以大乾王朝海軍才能夠建造數十艘護衛艦!
    近海巡邏艦,顧名思義,隻是用來近海巡邏的,所以遠洋航海能力很一般,防護力、攜帶補給的能力也比較差,不過火力相對於它的噸位而言,卻是比較強悍的。
    這種近海巡邏艦的數量也是非常的多,基本上在大乾王朝的本土以及海外領地的沿海海域,都能夠看見這種近海巡邏艦,其噸位大多是在一百五十噸到兩百噸之間,不過也有極少數噸位比較大,乃至達到三百多噸的近海巡邏艦,這種大噸位的近海巡邏艦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普遍火力強,其他都不咋地,大多部署在重要的港口,充當港口的主要防禦力量。
    每一個艦種,都是有著不同的使命,也是有著不同的設計。
    而廣東號戰列艦,很明顯就是一個例外,因為這艘戰列艦乃是大乾王朝海軍所嚐試的一種新思路,那就是讓一艘主力戰艦,擁有戰列艦的火力,同時擁有巡洋艦的航速以及適航性還有續航力,而防護能力可以適當的進行削減。
    而這種戰艦,在大乾海軍的設想裏,這種戰艦將會用來充當分艦隊的旗艦,率領巡洋艦進行遠洋巡弋,在戰鬥的時候,以強大的火力帶領巡洋艦、護衛艦艦隊充當前鋒艦隊,為艦隊提供偵查,並擊潰敵人艦隊的前鋒艦隊。
    並在必要的時候,隨同戰列艦參加艦隊決戰,畢竟一千四百噸的噸位,六十八門的艦炮擺在那裏,這種火力不參加艦隊決戰的話就顯得很浪費了。
    在這種新思路的指導下,廣東號就是被建造出來了,因為當初是按照主力分艦隊旗艦來設計的,所以擁有完善的指揮艙室以容納司令部的作戰人員。
    可惜的是,大乾海軍的高層對廣東號的戰略設想並沒有得到體現!
    一方麵是,這船因為火力強,而且船體也大,生活居住也是比較好,再加上還有完善的指揮艙室,所以剛服役就是被第一艦隊作為旗艦使用了,作戰演練的時候,指揮官們往往也是直接把這艘船作為主力戰列艦使用,而不是說和設想的那樣作為巡洋艦艦隊領艦使用。
    另外一方麵嘛,這船的造價有點高,比通噸位的戰列艦還要高!
    尤其是在加裝了蒸汽機後,發現廣東號的整體造價,也就是以前的風帆戰艦時代再加上改裝蒸汽機的費用,是要超出其他戰列艦的。
    這是因為為了讓這艘戰艦獲得更高的航速,改裝蒸汽機的時候,海軍艦政部的設計人員喪心病狂的給廣東號安裝了總馬力達到八百匹馬力的蒸汽機組!
    為了達到這八百匹馬力,廣東號上采用了六台燃煤鍋爐,兩台特製的大型三缸蒸汽機,采用雙螺旋槳推進!
    這一蒸汽動力方案,比江南號上的蒸汽動力係統的功率還要大上一百匹馬力呢,當初為了提高蒸汽機的攻略,這廣東號上的蒸汽機都是特殊定製,其蒸汽氣壓要比普通軍艦上的蒸汽氣壓大一些,當然了,這也做雖然攻略有所提高,不過對蒸汽機的壽命影響比較大,需要頻繁進行維護,更換關鍵零部件。
    如果不是有什麽特殊需求的話,一般都是不會這麽搞的,畢竟軍艦經常使用,而且執行任務的時候,動不動就是出海好幾個月的,這期間基本上得不到什麽有效的維護,所以對蒸汽機的穩定性要求極高。
    像是廣東號這麽搞,很容易出問題。
    不過即便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陷,這廣東號還是建成,然後又是改裝完畢,最後進入第一艦隊服役,並擔任過第一艦隊的旗艦。
    現在又是被作為了印度洋艦隊的旗艦使用!
    此時廣東號上,印度洋艦隊司令陳鵬鳴海軍上將此時正站在主桅杆上的了望台上,用著了望兵的高倍數望遠鏡觀察著遠方的馬六甲港口。
    馬六甲港口裏,密密麻麻的都是各種各樣的船隻,其中三百噸以上的中大型船隻,至少就有三十多艘,雖然說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武裝商船,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這年頭的武裝商船,其實也是戰艦。
    大乾海軍自己都還帶著大量的武裝商船參戰呢,雖然說主要承擔的還是運輸任務,但是好歹也是軍事任務啊。
    人家葡萄牙人也是同樣如此,他們的大量武裝商船,某種程度上來說同樣是戰艦!
    不過其中最為顯眼的三艘戰列艦以及六艘噸位在五百噸到一千噸不等的戰艦!
    這九艘戰艦,和那些武裝商船不同,它們可都是專業戰艦,並且其中好幾艘的船型,和大乾海軍的船型還差不多。
    人家葡萄牙人也不傻,這十多年來,也是逐漸發現了大乾新式船型的好處,而建造這種船,其實也不需要什麽特殊的技術能力,更多的還是一種設計理念的變化,能夠建造克拉克船以及蓋倫船的葡萄牙人,同樣也能夠建造乾式船隻。
    長期在東亞地區活動的葡萄牙東印度公司,就是建造了大量的這種乾式船隻,而其最近這些年新造的軍艦,普通也是采用這種設計。
    倒是那幾艘一千多噸的戰列艦,還是傳統的蓋倫船型。
    不得不說的是,大乾王朝的強勢崛起,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太多的變化,不僅僅是華夏地區的變化,同樣也是影響到了周邊乃至全球範圍。
    至少葡萄牙就是深刻的受到了大乾王朝的影響,大乾王朝崛起並重視海上貿易,這讓葡萄牙的東亞—歐洲貿易規模更大,因此獲得的利潤也是更加的豐厚,從而也是讓葡萄牙人的國力,比後時空的葡萄牙人更加的強大。
    這些年,葡萄牙人也是開始逐步效仿大乾王朝的很多東西,很多需要機械設備的工業產品沒法仿製,但是一些純粹是理念變化的東西,卻是很快就被葡萄牙人給學習了去!
    如此,才會在馬六甲看見,不管是葡萄牙還是大乾海軍,都是大量使用了新式的乾船!
    不過葡萄牙人的仿製,也隻局限於這些對製造技術沒有太大要求的東西了,比如說蒸汽機,人家葡萄牙人早就知道大乾王朝有蒸汽機這麽一個玩意了,畢竟大乾王朝大規模運用蒸汽機都好多年了,雖然以往的都是低壓工業用蒸汽機,但那也是蒸汽機啊。
    甚至他們都是通過隱秘的渠道,獲得了大乾王朝所生產的好幾台低壓蒸汽機呢,並嚐試過仿製,但是他們連其中的理論都還沒有搞懂,頂多也就是讓工匠一比一的手工打造各種零部件,然後組裝起來。
    結果然並卵!
    他們把這些手工打造的零部件組裝起來後,一點火運行,就砰地一聲散架了,而他們還搞不懂到底為什麽不行。
    沒有相匹配的科學理論基礎,沒有強大的精密加工,以及特種材料的生產能力,那是別指望能夠仿製大乾王朝的蒸汽機了。
    很多特殊的零部件,那可不是工匠們隨便拿塊鐵敲敲打打,模仿成型就能用的了!
    類似蒸汽機這樣的高精工業產品,葡萄牙人頂多隻能是看看,但是對於如何仿製是無能為力,乃至對於其他的一些工業產品,葡萄牙人雖然知道,但是基本上也是生產不出來的,或者是勉強用原始的手工方式去生產,但是到最後不管是產量還是成本,都是遠遠不如大乾王朝的。
    甚至更多時候,他們手工仿製的成本是遠遠高於大乾王朝所生產的成本的。
    比如說鋼,大乾王朝裏的鋼鐵企業,那都是動用大量的機械設備進行大規模生產,而其他國家,甭管是土著部落還是其他的國家,比如說葡萄牙人,他們依舊是停留在非常原始的手工煉鋼這一層次。
    如此也就是導致了,大乾王朝所生產出來的鋼材,其價格遠遠比他們手工生產出來的便宜,以大乾出口的鋼鐵製品的典型產品,也就是各類冷兵器以及板甲為例子。
    其售價哪怕是加上了運費以及高額的利潤,也是要低於他們手工打造的成本。
    比如說出口型板甲的旗艦產品‘全身板甲’的價格,離岸價格就是普遍要在一百元往上,哪怕是加上運費,運到馬六甲之後,也是比葡萄牙人的工匠們手工打造的全身鋼製板甲更便宜。
    而且這種板甲采用了全鋼材打造,最厚的地方,也就是胸口部分也就三毫米左右,而大部分部位的厚度也就是隻有兩毫米左右。
    但是因為鋼材質量優秀,這三毫米鋼材的防禦能力,卻是能夠比肩同時期歐洲人手工生產的四毫米甚至五毫米厚的板甲了。
    因為厚度比較薄,這也就使得了大乾生產的出口板甲,重量要輕得多。
    重量輕,防禦能力優秀,哪怕是價格昂貴,也是使得大乾所生產的板甲暢銷全球,就連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都是大規模采購並裝備。
    大乾所生產的板甲向來都是深受扶桑、南洋乃至印度、西亞等各地區土著歡迎的,哪怕是買不起全身板甲,也會購買半身甲或者是胸甲。
    如今的大乾王朝的板甲行業,已經是發展的相當成熟,出口型的板甲種類有十多種,甚至都是可以接受款式的訂製,當然了,這種訂製並不會增加板甲的防禦能力,隻是款式上的變化而已,因為大乾軍方需要確保,自己的武器能夠擊穿這些被大量出口的板甲。
    而這個擊穿標準,就是大乾陸軍批量裝備的十四毫米的燧發槍在五十米的擊穿與否!
    能夠擊穿,那麽就出口,不能擊穿就不出口。
    畢竟大乾軍方也是怕以後和某個土著打仗了,結果對麵跑出來一群穿著鋼罐頭的土著軍隊來,偏偏自己的主力步槍還無法在中等距離上擊穿他們。
    當然了,即便是遇上了,其實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要想能夠在五十米內擋住大乾陸軍的十四毫米燧發槍,即便是采用大乾生產的優質鋼材,也得做到六毫米以上!
    而這種六毫米厚的板甲,重量就太大了,即便是大乾陸軍自己都是很少裝備,即便是裝備,也是以重型胸甲的模式進行裝備,普遍來說,大乾陸軍的重型板甲,其厚度一般都是在四毫米,還有大量的兩毫米的輕型板甲。
    為什麽不裝備更厚的板甲?
    因為即便是有六七毫米厚了,但是對於槍炮時代而言也是沒卵用的。
    別小看這年頭的火槍,雖然說精度不怎麽樣,有時候還啞火,但是威力其實並不小。
    更何況不管是大乾陸軍還是西班牙、葡萄牙乃至奧斯曼人,他們都裝備了重型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