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人生艱難
字數:8968 加入書籤
規模龐大的登陸行動,一直持續了足足五天時間,這個時間比趙怡然製定的時間表要多一些,但是也沒辦法,後續的重炮以及大量物資的運輸的難度,遠遠超過了預期。
第七舟橋團架設的大型臨時碼頭,剛投入使用就是發生了問題,在運輸一門十八斤的重炮,臨時碼頭的部分結構無法支撐,結果當場崩潰,直接導致這門十八斤重炮沉入海底!
不過好說好歹,總算是在第五天的時候,把第十九炮兵團還有第七炮兵旅的火炮還有臨時編成的海軍重炮營的火炮,都是給運上了岸,哪怕是在運輸的過程裏,先後有五門火炮,而且都還是清一色的重炮沉入了海底讓趙怡然心痛不已,但是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這麽大規模的跨海登陸行動,其中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哪怕是在灘頭上沒有遭到敵人的抵抗,但是中間出現各種失誤也是在預料之中。
所以心痛歸心通,但是趙怡然最後還是慶幸不已,經過五天的混亂,總算是都上岸了。
接下來的事,就是繼續運輸大量的物資了,而這些趙怡然已經是不關心了,因為他已經是帶著部隊朝著四公裏外的馬六甲城挺進了。
進軍的時候,人員行走還好一些,但是重炮和物資的運輸就是非常困難了,哪怕是之前的各部隊裏的工兵部隊乃至普通士兵們,都是集體上陣修路架橋,但是時間匆忙,他們頂多也就是臨時修一條土路出來而已。
更何況,在修路的時候,趙怡然發現後勤部門出現了失誤,竟然是把準備修路以及修建工事用的水泥給忘在了香港……
攜帶水泥上前線,大乾陸軍早在河套戰役的時候就這麽幹過了,本來也是想要在馬六甲戰役裏搞一下,用來臨時鋪個路什麽的。
但是沒有想到,忙中出錯,什麽都帶了,比如防蚊的蚊帳,防蚊蟲叮咬的藥水之類,甚至連道士都是帶了好幾個,準備到時候給陣亡將士做法事用……
但是沒有想到,重要的物資水泥竟然是忘記帶了,一查好嘛,這水泥還好好端端的呆在香港海軍基地得到物資戰備倉庫了!
不過沒有水泥,雖然有所影響,但是影響也不算太大,畢竟泥土路也是可以走的嘛!
結果天公不作美,登陸行動第六天,也就是趙怡然率領大軍正式向,馬六甲城挺進的第一天,老天爺就是下起了暴雨!
趙怡然看著外頭傾盆而下的暴雨,然後還有在暴雨中被打濕的各種物資,以及跑來跑去,試圖給各種物資蓋上防雨布的士兵。
最終是忍不住叫罵起來!
“該死,王室理工學院氣象組的王八蛋,這說的話就跟放屁一眼,不是說南洋秋冬不會下雨,就算下也隻會下小雨嘛,看這雨,是小雨嗎?”
大乾出兵馬六甲,這時間可不是亂挑的!
比如說上半年,多雨水,他們就不會來!
這等到了下半年,八月份才開始出兵,而這個時候,南洋的雨季基本上已經是過去了,天氣會比較良好。
哪怕是後續作戰還需要幾個月時間,但是也會把作戰的時間控製在秋冬兩季,爭取在明年春天之前,結束在南洋各地乃至部分在印度地區的戰事。
結果呢,這都是九月份了,這老天爺竟然還是一點麵子都不給,說下暴雨就下暴雨!
當然了,就算是南洋地區的秋冬兩季,氣候再怎麽不好,但是也總比春夏強得多,要是春夏來打仗,得天天冒雨打仗,那時候,根本沒法打仗。
一場大雨,徹底終止了第七軍向馬六甲進軍的企圖,哪怕登陸城距離馬六甲城,其實也就四公裏多一點,而第七軍的先鋒部隊,實際上早在數天前就已經是跑到了馬六甲城外,並開始挖掘工事。
但是,重炮部隊沒到,根本就沒法打!
所以,現在第七軍的前鋒部隊,也就是第五十七步兵團,也隻能是看著前頭的馬六甲城幹瞪眼。
陸軍遲遲不展開行動,海軍也是終於懶得等了!
督辦南洋印度等地軍務的海軍上將,給趙怡然送來了信件,在信件裏告知趙怡然,海軍之主力艦隊將於明天正式起航,不過海軍將會留下一支分艦隊繼續監控馬六甲港口以及封鎖馬六甲海峽,以隨時為陸軍提供支援。
有意思的是,這支分艦隊,其實就是聯合登陸艦隊裏的海軍護航艦隊!
說白了,整個印度洋艦隊都會殺入南洋,並不會留在馬六甲!
上將準備殺入印度洋,帶走的也不僅僅是印度洋艦隊,還有海軍第五陸戰團,用海軍的話說就是,第五陸戰團本來就是準備支援印度戰場的,時間急迫,任務繁重,哪有閑工夫陪著你們陸軍在馬六甲幹瞪眼啊!
海軍把馬六甲港口裏的葡萄牙人艦隊滅掉,順手還滅了幾個葡萄牙人的炮台後,瀟灑的轉身離去,剩下陸軍獨自麵對馬六甲的暴雨以及絕望的葡萄牙人。
海軍要走,趙怡然不在乎,反正他們的陸戰第五團也沒卵用,走就走了,而且聯合登陸艦隊還在呢,陸軍也沒什麽好擔心的。
如今大雨傾盆,趙怡然也是沒什麽辦法,隻能是讓各部隊注意防雨,保護物資,尤其是火藥什麽的別受潮,此外還要嚴格注意,別因為淋雨而生病,並嚴格注意衛生。
在南洋這破地方,稍有不慎就會染上各種疾病,尤其是在雨季的時候更是麻煩,趙怡然以前在南洋待過幾年,深知這個時候,打仗什麽的其實一點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搞好衛生,防水,別他媽生病了,更不能搞出什麽傳染病來。
要不然的話,一場大規模的傳染病襲來,這馬六甲都沒打,他這第七兵團就得完蛋。
幸運的是,大乾移民開發南洋多年,而且國內對於醫療的研究也是一直保持著最高等級的有限度,衛生觀念經過這十幾年的不斷宣傳,也是逐步普及並深入人心。
而大乾陸軍也是有著完善的醫療體係,軍設有軍醫院,師設有師野戰醫院,團部乃至到營部都設置有軍醫,甚至就到隊這個級別,也是有衛生兵。
戰前就考慮到南洋環境複雜,疾病將會是大乾陸軍的最大敵人,所以是攜帶了大量的醫藥,尤其是消毒用的酒精更是多到讓人驚詫的地步。
雖然天氣非常糟糕,也有士兵因為天氣的急劇變化或者勞累而生病,但是到底是沒有爆發什麽大規模的疾病,這讓趙怡然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登陸第七天,雖然有半天雨晴,但是下午又是下了一場中雨,一直等到登陸第八天,天空才是重新放晴。
第七兵團才重新展開進軍!
隻是這個時候,經過兩天大雨洗刷的大地,已經是變的泥濘不堪,讓火炮以及物資運輸任務變的更加困難!
從登陸場通往馬六甲城下的這短短四公裏多的直線距離上,到處都是一身泥濘髒兮兮的大乾士兵,他們成群結隊,吆喝著,前頭用繩子拉,後麵用力推,把一門門沉重的火炮朝著馬六甲推去!
登陸城通往馬六甲城的泥濘土路上,趙怡然騎著馬帶著身後的一票司令部的軍官以及衛隊緩緩前進,趙怡然已經是把軍司令部從登陸場的沙灘上,轉移到馬六甲城城外的一個小山頭上,距離馬六甲城大約八百米左右。
走在路上,趙怡然一路所看見的都是正在費勁搬運火炮以及物資的官兵!
看著自己麾下的精銳士兵們,此時一個個都是渾身泥巴,和苦力一樣吆喝著推動火炮前進,他都是有著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太苦逼了!
這可是堂堂第七兵團啊,裏頭的第十九步兵師可是國內一等精銳部隊啊,這等精銳部隊放在戰場上,可是足以讓任何敵人望而生畏的強大力量。
但是現在在馬六甲,卻是跟個苦力一樣,幹的都是一些修路運輸物資的事。
登陸八天以來,甭管大仗小仗,一仗都還沒打過呢!
葡萄牙人是下了死守的決心,一天到晚都是躲在馬六甲城外,甚至連偵查部隊,探子什麽的都是懶得往外派,似乎就是想要憑借馬六甲的堅固城防來死守了。
如此也是導致,部隊登陸之後,到現在為止,其實一槍一炮都沒有打過!
別說葡萄牙人了,就連當地的土著都是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連個人影都是見不著,這讓第七兵團準備征召當地土著修路運跑的企圖都是落空了。
歎了口氣,趙怡然繼續前進,通過泥濘的道路後,他抵達了新的軍司令部。
這個新的軍司令部條件比沙灘上的帳篷好多了,乃是部隊提前砍伐了周邊的樹木,臨時搭建起來的一個簡陋木房。
雖然說木屋簡陋無比,但好歹也是房子呢,比帳篷什麽的好多了。
進入屋內後,趙怡然是再一次召集了軍官們開了一次小會,會議討論的問題主要還是火炮和物資運輸問題。
至於作戰,現在誰還有那閑工夫搞什麽作戰計劃啊,連火炮都運不上去,打個屁!
為了加速後方火炮和炮彈等物資的運輸速度,趙怡然下令讓第第五十九步兵團也是騰出手來,幫炮兵以及輜重部隊進行火炮以及物資運輸。
而該團的防務,則是由虎賁軍第二暫編團所負責!
有虎賁軍第二暫編團負責第五十九步兵團的防線,趙怡然放心!
雖然這些虎賁軍,在陸軍將領看來,都是一群大爺,但是人家雖然是大爺,不過實力卻是不差的。
如今虎賁軍第二暫編團也是登陸,而且也是來到了前線,當然了,和其他部隊一樣,都是輕裝前進,該暫編團的炮兵營也輜重營,也還在後頭的泥濘道路上掙紮著呢。
值得注意的是,虎賁軍在外參戰的暫編團編製,從來都不是一個團,其實是混成團編製,該暫編團還轄有一個炮兵營以及輜重營等輔助部隊,其炮兵營的編製也大一些。
這倒不是虎賁軍的普通炮兵營編製比陸軍炮兵營編製大,實際上經過這麽多年的相互效仿後,陸軍和虎賁軍的基礎編製基本上已經是一摸一樣了,普通野戰炮兵營的話,都是一個營十八門火炮。
不過也有不同,比如陸軍的炮兵團,隻有三個營,但是虎賁軍的炮兵團,卻是轄有四個營,多出來的一個營還是重炮營。
所以陸軍的師屬炮兵團,隻有五十四門五斤以及九斤的野戰炮,但是虎賁軍的一個炮兵團,所轄的火炮足足是七十二門,多出來十八門的十四斤火炮!
這虎賁軍第二暫編團所轄的炮兵營,卻不是普通的炮兵營編製,而是臨時編製,其各炮兵隊從其他虎賁軍炮兵各部隊裏抽調而來,這裏抽調一個隊,那裏抽調一個隊,最後組成的臨時編製。
該營一共轄有四個隊,每個隊六門火炮,分別是兩個五斤野戰炮營,兩個九斤野戰炮營,一共轄有二十四門火炮。
即便是步兵部隊,他們的虎賁軍步兵營除了六個普通步兵隊外,還多出來一個重型火槍隊。
這個重型火槍隊,不僅僅指他們的火槍是屬於十八毫米的重型火槍,同時他們還會穿戴更厚的半身板甲,以加強防護能力。
實際上十八毫米的重型火槍,已經廣泛裝備陸軍各部,基本上每個步兵營裏,都會有一個步兵隊裝備十八毫米的燧發槍。
不過這個裝備十八毫米火槍的步兵隊,他們依舊隻穿戴火槍兵專用的輕型胸甲!
一個陸軍步兵營,其標準編製是轄有六個步兵隊,這六個步兵隊裏,有四個是普通火槍隊,裝備十四毫米火槍,配屬輕型胸甲。
隨後有一個裝備十八毫米火槍的火槍隊,他們除了火槍和前麵的四個火槍隊不一樣外,其他的都一樣,作戰的主要目標乃是敵軍重甲單位,在十八毫米火槍的打擊之下,穿任何盔甲都不管用。
然後還有一個擲彈兵隊,這個擲彈兵不用說了,大乾陸軍裏最精銳的步兵,沒有之一!
能夠入選擲彈兵的士兵,都是這個步兵營裏最為精銳的士兵,他們不僅僅都是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老兵,而且一個個都是身強體壯的,平均身高以及體重都超過普通士兵一大截。
如今大乾陸軍裏的普通士兵,平均身高大約是一米六三左右,但是擲彈兵的挑人標準最低就是一米七,而實際上大乾擲彈兵的平均身高達到了一米七五,很多擲彈兵的身高,甚至都有一米八以上!
有意思的是,哪怕是大乾的普通士兵的平均身高是一米六三,也是遠遠超過了當代其他國家軍人的平均身高,這年頭的歐洲人,甭管葡萄牙人還是西班牙人又或者是什麽扶桑人安南人之類的,在大乾軍人眼裏,都是一群小矮子。
大乾王朝經過十多年的民生恢複,不敢說讓人人都吃飽,但是讓大部分人吃飽這個戰略目標,還是勉強達到了,當吃的飽了,營養水平上去,身體素質自然也就會高起來,雖然說短時間內,不天可能讓民眾的平均身高提高太多,但是小幅度的增長還是有的,至少在能吃飽的情況下,很多本來能長高的人就不會因為營養不足而長不高了。
同時大乾陸軍挑選士兵,也不是什麽人都要的,這年頭相當當兵的農家子多的很,軍方招兵那都是優中選優,其中身體條件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參考目標,要想參軍,最低一米五八。
而實際上招募的更多的還是普遍一米六多乃至一米七左右的士兵,此外還有一點很關鍵!
參軍的士兵年紀普遍在十八歲以下,甚至很多其實隻有十六七歲,大乾招兵,年滿十六歲即可,而且原則上不招募超過二十歲的士兵,基本上隻招募十六歲到十八歲之間的年輕人。
這個年紀的士兵,參軍後得到了充沛的營養補充以及體能訓練後,很多都能夠繼續長高,這久而久之,士兵的平均身高也就越來越高了。
所以這些年來,大乾軍方的士兵平均身高是逐年上漲,以前連一米六都不到呢,現在都已經是達到了一米六三了。
當然了,用軍人的平均身高當成普通人的平均身高是不恰當的,因為大乾軍人的待遇,是出了名的好,普通人的飲食水準,根本無法和大乾的軍人相提並論。
而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屬於典型的南歐人,本來就比較矮,再加上歐洲中世紀,尤其是南歐和東歐等地的普通百姓或者說農奴們生活水準太差,這平均身高其實還不如大乾王朝呢。
至於說扶桑,安南,緬甸,印度那些地方的土著,就更不用說了,全都是矮個子,平均身高能夠有一米五就燒高香了。
這和人種沒關係,就是營養充不充分,飲食結構健不健康的問題!
後世工業革命後,歐洲人的生活水準得到了提高,尤其是進入二十世紀後,其平均身高大幅度上漲,這才有了後世的高度。
多久連扶桑人,人家在二戰後也是下定決心提高民族平均身高,給孩子提供牛奶等營養食物,到了後世,這平均身高也就上去了。
華夏在後世也是因為經濟條件好了,吃的好了,這平均身高也是慢慢的上去了。
所以身高這東西,真和人種啊地理環境啊啪啦啪啦的沒啥關係,就是營養問題!
吃得好就長得高,吃得不好就長得矮,這是普遍規律,如果說你天天喝西北風還能長成兩米的大漢,上帝都得喊上一句:你牛!
身體素質普遍好於普通士兵的擲彈兵,向來都是大乾陸軍裏的精銳兵種,更不要說,擲彈兵不僅僅身體素質好,而且要入選擲彈兵,也是比較困難。
部分是新兵訓練時期,就因為各方麵條件以及訓練表現出色直接入選,嗯,這比較少!
更多的還是服役後被選入擲彈兵部隊的,在身高體重這個硬性條件過關之後,還需要士兵服役至少一年時間以上,又或者是擁有至少三次以上的作戰經驗。
至於為什麽需要這麽嚴格的要求,是因為他們是擲彈兵,是需要頂著敵人的火力上前,然後扔手榴彈的兵種,需要士兵具有極大的勇氣以及紀律性。
而現在的手榴彈,很沉重,不是身強體壯的士兵,根本仍不出去多遠。
種種條件限製,也就讓擲彈兵成為了陸軍裏最為精銳的步兵兵種,沒有之一。
步兵營,不管是陸軍的,又或者是海軍陸戰部隊的,基本步兵編製都差不多,都是一隊一百四十人,一個營轄有六個隊,基本上都是四個普通步兵隊,一個重型火槍隊,一個擲彈兵隊。
而虎賁軍的步兵營,也是擁有上述六個隊,不過虎賁軍的步兵營,為了保持一貫以來的兵力優勢,至少是讓虎賁軍的步兵營達到千人規模以上,所以優勢額外增設了一個步兵隊。
這個步兵隊裝備十八毫米火槍,並配屬半身甲,算得上是屬於普通的重型火槍隊的升級版本。
至於說那身半身甲有沒有用,這其實不重要,因為虎賁軍那邊考慮的是,反正這些挑選出來的士兵體能也夠,給他們裝備半身甲也不是不可以的嘛!
總之防禦能力高一些總比沒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