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肉食者鄙,不可謀!

字數:5483   加入書籤

A+A-




    “既如此,如果你見到皇帝會如何建議呢?”

    朱元璋問道。

    朱林思考片刻:“我隻知道,人若是有了瘤子,就得趕緊割。同理,有人陰謀造反,作為皇帝還是盡快解決,將影響降到最低為好。”

    “嗯,咱知道了。”

    “不過……”

    “怎麽了?”

    “爹,如果你在皇帝麵前能說得上話的話……”朱林似乎想起了什麽似的,神情變得嚴峻。“還請這位洪武大帝在接下來的一兩月間,多安排些防洪抗災的物資和措施吧。而你作為商人,手上還有閑錢,不妨多買些粗布麻袋,到時朝廷必然會向你急購。”

    “何解?”

    朱元璋眉頭微皺。

    朱林指了指陰霾天空:“這些日子,我多次觀察天氣變化,悶熱而降雨頻繁,雲層厚實凝滯久久不散,低處大風越來越狂,這是有暴雨大災的跡象!”

    “金陵城河網密集,又靠近長江幹流,來自沿海的夏末台風一旦狂暴,可不是小事。”

    朱林嚴肅道。

    史載。

    洪武十二年九月。

    金陵城突遭狂暴降雨,南向城牆倒塌三分之一,全城洪澇,死傷超萬人。

    甚至包括兩千多在郊外臨時演訓的火器營將士以及一批從民間聚集的手藝高超的火器工匠。

    對了。

    火器營,也就是之後永樂年神機營的前身。

    可以說。

    這場曆史上不怎麽起眼的大明國都自然災害,給大明軍事火器發展史帶來了不易察覺而深遠的影響。

    當時。

    更有傳言。

    這場災害是朱元璋大肆捕殺胡汪兩係官員和家眷以及株連其他人所致的天怒人怨。

    有那不開眼的禦史言官甚至公開上折子,讓朱元璋向天地請罪。

    幾事雜糅。

    監控百官百姓留下無數罵名的大明初代錦衣衛,終於在洪武十五年,登上了曆史舞台。

    既然老爹跟著皇帝混,那這事肯定得提醒,不然,跟著一個暴君混的名聲可不怎麽好聽。

    最重要的是,能讓洪武大帝預先解決這些危機,不致太生氣太暴戾,底下的官員不被逼得戰戰兢兢,作為底層老百姓的朱林自然也能過得更舒坦些。

    “什麽?林兒,你竟知曉天象之學?”

    朱元璋驚了。

    “哈哈!老爹啊,你不在這幾年,我是什麽書都看的,知曉一些天象之術,有什麽難的?”

    朱林笑嘻嘻答道。

    朱元璋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這兩月。

    大雨天的確多。

    金陵城建都十餘年,作為外地人的朱元璋自然體驗到了金陵城六七八九月降雨多,倒也漸漸習以為常了。

    現在,朱林卻說將有暴雨洪澇災害,這也太聳人聽聞了吧?

    真要用本就不富裕的朝廷財政,花大力氣防洪抗災嗎?

    不過。

    毛驤卻下意識的看了看天,就是一笑:“老爺,少爺是不是多慮了?眼看著這雨都快下得差不多了,怎麽可能又來暴雨呢?”

    “天氣難測,向來天定,人怎麽可能預料到幾天十幾天後會是什麽樣的天氣?至於說,胡汪二人在家中造反,就更加玄乎了。他們身為百官之首,舉動都在萬人眼見之下,他們怎麽可能有機會亂來呢?”

    “有道理。”

    朱元璋點點頭。

    朱林聳聳肩:“那行!反正我的話就說到這兒了,這事對商人來講,是個商機。但關乎民生,老爹你就算不信,還是跟皇上提一嘴,至於你自己是否提前多收購一些麻布口袋糧食之類的,我管不著。”

    朱林資本有限。

    其實。

    如果他實力足夠,一定早做準備,並向有關部門發出預警。

    但現在連老爹都不聽他的話,跟那些肉食者去講,又有誰會相信金陵會有大洪澇災害呢?

    閑聊一陣。

    朱元璋再次的找了個理由和毛驤離開了。

    不過。

    他留下了那麽多金元寶,足夠朱林做起始資金,朱林也就懶得去管老爹的事了。

    隻是。

    兩個人比來時跑得要快要順當多了,看來,不得不說,藥用底褲的作用還是不小的。

    朱林看著兩人消失的背影,自言自語道:“也不知老爹和傻麅子到底幹了啥,說是能在皇帝麵前說上話,偏偏又像都挨了打似的。神秘兮兮的……”

    另一邊。

    皇宮。

    奉先殿。

    朱元璋都沒來得及換衣服,便對毛驤命令了起來。

    “臣在。”

    毛驤彎腰拱手。

    朱元璋大手一揮:“著令,親軍督尉府對胡汪二家展開全麵監控,哪怕會讓二人警覺,也必須到位!”

    “十天!”

    “不!”

    “三天之內!你必須將胡汪二人的人馬底細查得清清楚楚,並搞清楚他們那兩棟大宅子裏麵到底在搞什麽鬼,是不是真如朱林所說,私造兵器,聚攏人馬,準備造反。”

    朱元璋聲音沉著冷冽。

    “臣領旨!”

    毛驤一驚。

    原本。

    他知道皇帝還打算潤物細無聲的調查胡汪二人所作所為,經朱林一說,行動顯然要提前了。

    “你想說什麽?”

    朱元璋看向了欲言又止的毛驤。

    毛驤咽了口口水,弱弱道:“皇上,如此全麵鋪開,難免走漏風聲,讓那些不軌之人心中驚恐!若是原本他們並無此心,卻被都尉府的行動逼得……真反了……”

    “而這一切,僅因為朱林一番誇口猜測,到時就不可收拾了呀!皇上請慎重!”

    說到底。

    朱林雖聰明,也預言中了朱元璋會被行刺。

    可是。

    在他看來,朱林終究是個隻會讀書,甚至倒騰不怎麽上得了台麵的私用底褲的一個小破孩而已。

    他很清楚。

    一旦對兩係人馬全麵鋪開監控,如此動靜,肯定瞞不過胡汪二人,以他們所掌控的權勢和資源,真和皇上對抗,隻怕到時京城中必然血風腥雨。

    “此事沒得可商量!就連林兒……”朱元璋有些順口,意識到不對,連忙改口。“就連朱林這民間小兒都意識到了事態失控的嚴重後果,咱怎麽還能容忍胡汪二人胡作非為呢?”

    “是。”

    毛驤不再多說什麽

    隨後。

    朱元璋又命他叫來了戶部尚書費震,工部尚書餘文昇,以及金陵城應天府府尹曹廷訓。

    得。

    洪武大帝算是把朱林的話聽進去了。

    奉先殿內。

    朱元璋聲音威嚴。

    “三位愛卿,天氣多變,人算不如天算,但也該早做打算!金陵城,乃是國都,國都安,一國才能安。”

    “朕夜觀天象,接下來兩月,極有可能在本地發生暴雨災害,金陵地勢低窪,房舍密集連片,百姓密集,一旦爆發洪災,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汝等三司當立即會同討論出個辦法來,不管是災難時抵抗,還是災後救濟恢複,都需妥帖。”

    朱元璋朗朗而談。

    隻是。

    站在奉先殿內的三個掌管大明民生的帝國高官卻是一臉懵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