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麻煩來了!

字數:5080   加入書籤

A+A-




    “你想想……”

    朱林笑道:“這儀華票號本就有我的三成股份,采納了我的建議把怡華票號做得更好,賺更多的錢,總比這一萬兩要多得多吧?”

    “哈哈!”徐儀華聽完掩嘴一笑。“那這筆錢我還真要省了,幹脆你把錢再還給我吧?”

    說完。

    她身子一傾,伸出雙手作勢準備將錢箱拿回。

    朱林卻翻了個白眼,將錢箱交到了柳幼娘手中:“哎!燕王妃,錢都給了,哪有收回的道理?不管怎樣,今晚我還是謝謝你這錦上添花了。”

    “謝謝燕王妃。”

    柳幼娘也立刻施了一禮道,這樣子顯然是沒有還錢的打算。

    “你們這小夫妻啊,羨煞旁人啊,還真是天生的一對!”

    燕王妃看著小夫妻倆這配合的模樣也不禁笑了。

    隻是。

    她微笑之餘,內心卻有些心酸。

    ……

    與此同時。

    距離京城以南兩三百公裏的地方。

    胡惟庸正躺在一輛馬車中,臉色慘白。

    車內車外,幾個彪形大漢人正護著他遠離京城。

    車很晃。

    胡惟庸勉強睜開眼,掙紮著撩開了簾子看向了京城方向。

    他恨。

    他奮鬥多年才位極人臣。

    眼看著就要大業得成時,竟遇到這樣的挫折。

    老實說。

    他並不怎麽恨朱元璋,換做他是皇帝,也遇到臣子像自己這般做,當場就會將對方格殺,哪還會留對方活路啊。

    而他真正氣的是,破壞他這一切計劃的竟是個半路殺出的十幾歲的少年,也正是因為這人,自己唯一的兒子才會身死。

    此時。

    他很清楚,自己的親朋好友門生故吏,絕大部分都遭到了逮捕,尤其是自己那三四個未出嫁的女兒,也會被充為官女支的,從此胡家算是徹底完了。

    “朱元璋,朱林……”

    “我要你們死!今日我胡惟庸逃得一命,他日,我定叫你們加倍血償!”

    ……

    胡惟庸緊緊地攥著簾子,眼中投射出仇恨的光芒,恨不得將對方生吞活剝。

    ……

    這些日子京城中到處都在傳頌著朝廷的好。

    老百姓對皇帝朱元璋和府尹曹廷訓更是誇讚連連,當然,這其中也有不少人誇獎朱林這個年輕有為的少年郎的。

    自從那天慈善拍賣晚會,應天府衙便向京城老百姓承諾,隻要有意維修自家宅院的,都可以以極低價格購買相關建築材料,尤其是磚石之類。

    因此。

    不少京城稍微有些積蓄的老百姓都想趁著這一次好好的修繕自家房屋。

    一時間。

    老百姓們歡欣鼓舞。

    京城中向來平淡無奇的建築行業似乎萌發了新生,就連外地來的工程隊都多了不少。

    隨時可見城內城外不少民宅附近都有勘驗民宅破損程度的相關工程人員。

    當然。

    規模更大的則是對金陵城城牆的勘驗了。

    尤其是東南部損毀比較嚴重的那一段,光是來勘驗的工程人員就有上百號,周圍還圍了不少來看熱鬧的老百姓。

    當年。

    沈萬三出錢修建金陵城城牆,也不是全部進行了維修,而是將損壞最為嚴重的部分進行了修砌,保持了金陵城城牆的基本完整。

    東南部城牆在前些年並沒有發生什麽戰亂,主要是以自然破損為主,但此刻大明朝建立了十餘年有餘,總不能一直都是這麽一番破敗的狀況,尤其是近些年前來覲見天朝上國的外邦使團越來越多。

    所以。

    朱元璋和這些外邦使臣聊天時,有些不怎麽上道的外邦使臣自然就會提到破損的金陵城城牆有礙觀瞻了。

    正因為如此,即使是身在宮中,向來對這些大工程不感興趣的朱元璋也認為為了彰顯帝國雄風,怎麽著也得把金陵城的城牆恢複到它原有的恢弘模樣。

    曹廷訓幾次見到皇上,被對方一番囑托,自然更不敢小視,沒幾天便在東南城牆處搭建起麵積廣闊的建築工地,有官辦的,也有私營的,都想在今年結束前完成任務,也算是送給朱元璋的過年之禮了。

    但是。

    事情沒這麽簡單。

    這兩天。

    幾乎一夜之間。

    原本降下不少價格的磚石又突然漲價了!

    有傳言說,是有些達官貴人也想趁著這個時節修繕自身宅院,一時間供不應求,即使官府依舊沒有漲價,可是燒製磚石等建築材料的成本卻在直線增加。

    沒辦法。

    官府從朱林那裏是獲得十餘萬斤免費的高熱量無煙煤,可用來燒製磚石的優質粘土卻需要錢,而這一次,從根本上漲價的正是這些粘土以及燒製磚石的工人薪水。

    據說。

    有土窯廠用接近工錢五倍的價格從其他磚窯裏挖人,尤其是私營藥廠間的人才競爭,這兩三天幾乎達到了白熱化。

    有一些沒有警惕這方麵的窯廠幾乎一夜之間,整個窯裏的工人除了東家以外,全被人挖走了。

    當然。

    官窯那些工人可不是能隨便挖走的,可大明不過建國十餘年,很多方麵的發展都還不完全,尤其像這種向來不怎麽被重視的窯廠,所有常駐官窯工人加起來也不過五六百號人。

    這麽點人又怎麽能穩得住整個建材市場的價格呢?

    因此。

    曹廷訓這些天臉上哪還有笑臉,整日介唉聲歎氣,手下每個時辰所報來的消息都無異於是冬月裏的寒風,吹著他的心拔涼拔涼的。

    粘土供應一天天少了起來,到最後,幾個官窯的管事都跑到了他麵前扯皮,與此同時,市場上的磚石價格也是與日俱增。

    一時間。

    金陵城高層,尤其是之前曾經參加過慈善晚宴的一些人,不禁紛紛在背地裏笑話起曹廷訓朱林等人,也更等待著看他們更大的笑話。

    而這一切的發生也不過就是在四五天,即使處事極為變通的曹廷訓麵對這等變化也是手足無措。

    自然。

    朱林也聽到了這個消息。

    這一日。

    朱林正和沈一石在拚多寶鋪子裏忙活著。

    一輛輛運送物資的車停在了門前,夥計們正將各種貨物向裏搬著。

    從拚多寶前麵走過的那些路人不禁紛紛向裏麵看著。

    同時。

    路麵上也有幾個夥計正在散發著傳單。

    對於這種宣傳形式,老百姓們都好奇,路過的自然都接了傳單。

    傳單上是對拚多寶的宣傳,有文字,有圖片,最大的口號就是一起來買的人越多價格就越便宜,憑借這張傳單隻等鋪子開張,還能享受九五折優惠。

    一時間。

    整條街都因為拚多寶效應熱鬧非凡,擠滿了不少的人。

    隻是。

    此時人群後卻傳來一陣鑼聲,當老百姓看到來人後紛紛讓出了一條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