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齊泰回來了!

字數:4909   加入書籤

A+A-




    曹修等人拿著朱林的五百兩感恩戴德的離開了。

    雙方約定好:

    三日後夏原吉上任礦長,他們便去礦山投靠。

    回金陵城的路上。

    夏原吉駕著車,略帶擔心的問道:“少爺,我怎麽覺得……還是被劫了呢?”

    “怎麽說?”

    “那些漁民除了被打一頓什麽都沒少,雖說不是打劫,卻憑空得了五百多兩,這可不是一筆小數,您就不怕他們拿了錢一去不返嗎?”

    “哈哈哈,不過就是五百兩而已,他們就算真的不回,這五百兩也可以讓他們度過難關,不至於鋌而走險,也是一樁善緣。”

    “少爺,可是這些人雖說生活無奈,但不好好想著在陸上找個工作,卻入山為寇,這心隻怕是壞了吧?”

    “哎,不能這麽說!”朱林擺了擺手道。“人啊,這一輩子總是有些難處的時候,他們不比你,你從小讀過書,身上又有武藝,遇上再難的處境總是能憑本事換上一口飯吃,而他們這些遠郊的漁民又怎麽一時間去找份立即就能來錢的工作呢?你沒聽到他們要的錢可不少嗎?現在京城中有哪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一個月能賺七八兩以上呢?”

    “也對。”

    夏原吉若有所思。

    “所以呀,剛才一番考教和觀察,我知道他們不是真正的性惡之人,就算打劫也不會真的做出什麽傷人命的事。至於他們接下來如何,就得看你的調教了。”

    朱林笑道。

    “我?”

    夏原吉眨了眨眼睛。

    “對啊!”朱林認真道。“我之所以說三天後才讓你去礦山上任礦長,就是因為在這三天之內我要將一些事情教給你,以你的能力,很多事絕對是教一遍就會的!在這三天,我會教你怎樣經營管理,尤其是以我的操典去訓練保安團的人,你是能文能武之人,這兩方麵我相信你一定能辦好的。”

    “嗯,原吉定然不負少爺之托。”

    夏原吉拱了拱手。

    馬車嘎吱嘎吱地向城裏駛去。

    落日的餘暉照在馬車上,將影子拉得長長的。

    ……

    日子一天天流逝。

    這段時間京城發生的不少事都讓老百姓察覺到了朝廷將有大舉措。

    第一。

    建立青龍工業城的提議在朝堂中被提出,雖然文武大臣反對的不少,但最終還是在朱元璋的堅持和一些官員的支持下,通過了。

    一時間。

    青龍原上的搬遷工作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一批又一批的工部工匠來到了青龍原,在幾個村子還沒有搬走時,便展開了測繪工作。

    第二。

    青龍河通河券發行了。

    剛開始。

    很多人還無法理解通河券的發行,不管是朝廷中的一些官員還是地方上的一些富戶,都覺得這是暴政的開始,畢竟這種預收款項的行為也就發生在那些暴君的身上。

    因此。

    不少人還抵製通河券,剛開始買的人並不多。

    但很快應天衙門又發布了一項補充通告,此次通河券數額有限,隻有三十萬兩,買的越多越優惠。

    以朱林為首的幾名商人一下就以七折的優惠購買了價值十萬兩的通河券。

    這可是讓京城內外那些依仗青龍河運的商人們著了慌。

    七折啊!

    十萬兩就等於便宜了三萬兩這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

    青龍河一旦清理完畢,他們肯定是要使用的,與其那個時候全額交漕運費,還不如提前買呢,反正以洪武大帝此前的利民政策來說,還從沒讓老百姓吃過虧呢。

    即使朝廷某種程度上打壓商人,也並沒有讓商人真正吃過暗虧。

    所以。

    僅僅一兩天,原本賣不出去的青龍通河券就被銷售一空,連應天府尹曹廷訓都被這一幕給弄傻了。

    畢竟。

    商人最為奸猾,要讓他們出錢可都難的很。

    卻沒想到這些人買通河券買得這般積極,隻能說這些商人是無利不起早。

    這件事自然也傳到了皇宮,讓朱元璋在國債發行的事情上,更有了一些深入的認識。

    第三。

    隨著大雨過去,京城漸漸恢複繁華。

    而且。

    應天府似乎放鬆了金陵商業的管製。

    原本。

    小攤小販擺攤都隻能在固定街道和區域擺放。

    稍有違規,那些凶狠如狼的衙差便從角落竄了出來,輕則沒收所賣之物,重則罰款甚至還要抓去服苦役。

    除了秦淮河那條街可以通宵營業,其他地方依舊宵禁,可這些日子應天府又開放了幾個街道可以通宵營業。

    甚至。

    應天府還派了大量衙差在這些街道上巡邏,為的就是防止宵小鬧事。

    應天府這段時間也格外的勤快,以前隻要不發生什麽大事,基本就看不見應天府的影子,這段時間卻接二連三的搞出了不少的清理大行動。

    即使是在金陵這種國都所在地,偷摸拐騙也不少,但經過幾次大行動後這些偷摸拐騙之徒被抓了不少。

    甚至即使是在夜晚出行沒有衙差的情況下,也不必擔心安全。

    一時間,應天府府尹曹廷訓在老百姓中評價大幅上升,就連吏部不少官員談論起來也大多都會談到他,皇上和太子對他的嘉獎更是不斷。

    不過。

    也有一些不識相的禦史覺得曹廷訓這麽做就是為了媚上,動不動就搞大行動勞民傷財,一封封參奏他的奏書也落到了朱元璋的龍書案之上。

    隻是。

    當朱元璋看到這些奏疏後都扔進了垃圾桶,如果不是他早已言明禦史可以參奏任何事而不受責罰,他早就當麵發怒了。

    然而。

    吏部卻以禦史參體弱為由,每天早晨前往城南校場訓練上幾個時辰。

    京城越來越繁榮,做生意的越來越多,不少外地人也聞訊趕來。

    若放在以前,對他們管理自是極為嚴格,大多勸返,但這一次經過檢查,將他們放入了京城內。

    一時間。

    京城熱鬧非凡。

    這其中自然也就包括齊泰了。

    自從上一次被朱林狠狠羞辱一番,齊泰便和黃子澄在雞鳴山讀書,兩人倒也引以為知己。

    但黃子澄家鄉來信,其母親身患重疾,於是他不得不離開了京城。

    齊泰也回到了其在溧水的老家。

    他終究是商人子嗣,隨著朝廷開科遙遙無望,父輩也有意的讓其參與到經商之中。

    可上一次被朱林羞辱之事,始終是齊泰的一塊心病。

    某個晚上。

    他的父親和齊泰深聊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的齊泰奇態不僅沒疲憊,反倒高興不已,精神滿滿的帶領著自家商隊往金陵趕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