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什麽是勞作?

字數:5049   加入書籤

A+A-




    夏原吉手中拿這個鐵皮做成的大喇叭,朝外麵喊著:“青龍山煤礦招人了!學堂老師,賬房先生,管事協理,崗位多多,底薪二十兩起,若遇急事,可提前支取!青龍……”

    他這聲音立刻吸引了圍著的那些國子監的學子們。

    其中不少人對於夏原吉所說的話都充滿了嘲諷,畢竟是堂堂國子監的學子,又怎會跑去當賬房先生呢?

    不過。

    也有一些國子監學子心中一動。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外地官府推薦過來讀書的,才學了得,家境卻一般。

    夏原吉除了在那裏喊著招聘這些崗位以外,也在旁邊搬出了好幾個牌子。

    牌子上寫著這些崗位的職責,而最讓這部分學子眼前一亮的是這些崗位並不要求天天在崗。

    這對於並不每天都需要上課的國子監學生而言,卻是一個極好的賺外快的機會。

    畢竟。

    在國子監讀書的人不少都是希望將來能當官的。

    可是。

    官位就那麽多,也不可能人人當官,有些人年紀大了,自然不可能一直都在裏麵讀書,隻能另尋他路。

    因此。

    一些國子監學子見讀書無望,朝廷又久久不能開恩科,也該是時候為自己找一條出路了。

    棚子裏。

    朱林正慢悠悠的喝著茶。

    不遠處。

    李書生正坐在桌子後,看著眼前的這些國子監學子直發呆。

    他沒有想到朱林給他找的工作竟是這種活計。

    朱林和他說的清楚,對他隻有一天的試用,隻要合格了,就能把他安排到煤礦上去工作,包吃包住,還可升職,工作內容自然是做一些文書之類的輕鬆活計了,每月薪水至少十幾兩。

    李書生此前就是靠著到大街上給別人抄抄文書賺些錢,勉強維持住了生活,正可謂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但那樣一個月下來也不過就三四兩銀子,有時想喝壺好酒吃半斤肉,都得掂量掂量口袋裏有沒有閑錢了。

    這一下能獲得十幾兩薪俸的工作,自然高興了。

    不過。

    對於礦山所提供的這些工作,眼前的這些國子監學子大多圍觀,少數人才會上來問幾句。

    國子監學子也認出了坐在棚子下的就是最近國子監的風雲學子朱小郎君。

    一名學子陰沉著臉走進棚子,朝朱林冷冷道:“朱小郎君,你這也太胡鬧了吧?你本就是國子監學子,怎麽跑到這來招人了?成何體統?”

    朱林一笑,並未生氣,抬頭問著他:“民以什麽為天?”

    “當然是食!”

    “那食物會從天上掉下來嗎?”

    “不會。”

    “那你覺得這食物該怎麽去獲得呀?”

    “自然是勞作了。”

    “那勞作的本質是什麽呢?”

    朱林眯著眼問道。

    “這?”

    學子被問的一愣一愣的,其他走過來的人聽到這個問題,麵麵相覷,也不知該怎麽回答。

    朱林笑嗬嗬站起身,先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隨後對眼前國子監學子道:“這天地之間,民以食為天,人站在這地上,不管是高高在上的黃金貴族,還是平凡的販夫走卒,其勞作的本質那就是幹各種各樣的活計!”

    “種田是勞作,做買賣也是勞作,那麽去幹青龍山煤礦所提供的這些工作就更是勞作了!各位都是讀聖賢書的人,我也讀過,難不成,隻悶在房裏讀聖賢書就能給你飯吃嗎?”

    他掃了一眼眾人。

    學子們陷入了深思。

    朱林有些滿意的點了點頭。

    其實。

    他在國子監也讀了一個多月的書了,和這些大明初年的學子交談交往,讓他有了很深印象。

    原本他未穿越過來時,總認為古代的那些學子一個個僵化迂腐,但事實證明他想的並不對。

    如果要說前元之時,有哪件事做得好,或者說是無意中做好的,那就是思想管控了。

    對於每朝每代的統治者而言,尤其是華夏文明,對思想的掌控是統治者極為在意的一件事。

    尤其是在封建時代。

    前元卻不是這樣。

    元朝以前,像這些詩書禮儀之類的文化領域和文化產品,大多是有產者的專屬,無產者想要學習文化知識,往往需要傾舉家之力與決心,才能找到通往文明開化以及向上爬升之路。

    普通老百姓大多過的比較愚昧,既有生活的壓力,也有來自於統治階層的有意為之。

    可在前元之時,雖然統治者殘暴,可或許是因為來自於蒙古草原,又因國土龐大,人口眾多,所以反倒是忽略了思想上的管控。

    因此。

    大眾文化在這個年代得到較廣發展,比如說元雜劇之類的。

    元雜劇的表現形式直白,通過白話演繹老百姓生活中的事,相比那些深奧的經書史籍,老百姓更喜歡這種元雜劇的文化表現形式,連普通老百姓的眼界和心思也活絡了不少。

    或許。

    這也是為什麽元朝如此早就衰亡的原因吧。

    說到現在。

    由於大明建國才十餘年,國子監的學子們從小大多生活在比較自由的思想環境中,並未像明朝中後期科舉八股取士中的學子那般迂腐僵化。

    當朱林說出這番話,立刻引起了在場不少學子的共鳴與思考。

    學子們沉默著並沒有說話。

    朱林也不著急。

    終於。

    一個二十多歲,穿著泛黃的白色鞋子服的國子監學子走上前朝朱林拱拱手。

    “請說。”

    朱林笑道。

    學子往周圍看了看,有些不好意思的小聲問道:“朱小郎君,我來自陝西,家境貧寒,幸得縣令大人舉薦才能到金陵國子監這讀書,到現在已經整整四年了。慚愧的是,這四年無所成就,盤纏也花得差不多了,如果不是朝廷每月有學子銀糧,隻怕我早就餓死在這了。”

    “你想……找工作?”

    朱林眯著眼問道。

    “是……的。”

    學子鼓足勇氣似的點了點頭。

    此話一出,頓時讓周圍人轟的一聲議論了起來。

    “不是吧?”

    “真有人想去給朱林幹活呀?”

    “大家可都是天之驕子,若將來皇上重開科舉,吾等之中不少人便是這世農工商的士,哪有士去替商幹活的呀,簡直荒唐!”

    “對呀。”

    “這位兄台,你可千萬不能因此而耽誤了前途呀!你若是應了這差事,將來如何參加科舉?給皇上當官,還給小商人幹過活,豈有此理嘛!”

    “萬萬不可!”

    ……

    周圍人紛紛勸說著這名學子。

    然而。

    這名學子回頭看了一眼國子監,卻無奈搖了搖頭,眼睛紅紅的,苦笑了一聲,指向了這一身有些發黃的白色學子服!

    “我,有苦衷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