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汴梁第一鍋

字數:4717   加入書籤

A+A-


    大魏,汴梁。

    一場大雪過後汴梁城變得銀裝素裹,距離除夕之夜還有半個多月,汴梁城中的商戶們紛紛懸掛起紅燈籠。

    青年著一身銀白錦袍,從馬車上下來的時候仰頭看了一眼,喃喃道。

    “汴梁第一鍋,真是好大的口氣哈哈。”

    青年生的俊秀,眉目俊朗雙目如繁星,身材勻稱一身的貴氣非常。

    “三哥也真是的,大冷天兒非來這兒。”

    少女也下了馬車不過片刻功夫臉蛋凍得發紅,她生的鵝蛋臉眉眼與青年有幾分相似,分外嬌俏可愛。

    “先生說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你我整日呆在宮……呆在家裏,不如出來轉轉。”

    青年說完率先朝裏麵走去,身旁的隨從們立刻跟了上去。

    “客官裏麵請!”

    店小二見這麽多人立刻迎了上來,熱情的為青年引路。

    “小店二樓有雅間,今日特色菜是九轉大腸,客觀要嚐嚐麽?”

    青年隨意一掃,見一樓的大廳裏麵熱氣騰騰,五十多桌竟然都坐滿了人。

    “小二,你們汴梁第一鍋平時也這麽多人麽?”

    店小二聞言嘿嘿嘿的笑了,頗有些驕傲的說道。

    “客官您今天來的不是飯口,這若是飯口咱們連包間都要坐滿了呢。”

    青年點了點頭隨著店小二往裏麵走,就聽到一旁的桌上的食客們在大聲議論。

    “我聽說朝廷要和北齊議和?這事兒真的假的?”

    “嘖!這還能有假?我姑姑家的兒子的朋友在兵部,聽說北齊的使者要在除夕之前進京。”

    “你說朝廷怎麽想的?北齊年年侵擾我大魏,多少人死在北齊手裏,還能議和?”

    “瞧瞧你那沒見識那樣兒,陛下自然有陛下的考量,用你一平頭百姓跟著操心?”

    “我怎麽就不能操心了!陛下這麽做對得起在北疆犧牲的將士和百姓麽?!”

    “你瘋啦?小點聲!”

    兩個人的交談令青年周圍的護衛們臉色一變,齊齊看向青年等著他的指示。

    青年的臉上卻沒有一絲波瀾,反倒是少女氣的麵色發紅,張嘴就要反駁兩個食客。

    “多福,慎言。”

    青年瞪了少女一眼,拉著她快步朝樓上走去。

    到了雅間,店小二將火鍋與食材全都端上來,然後退出去之後少女才不滿的開口。

    “三哥你剛剛為什麽要攔著我?那兩個人對父皇不敬!”

    這位少女不是旁人,正是當今天子的女兒——蕭多福。

    蕭多福氣呼呼的質問兄長,卻聽三哥蕭綝悠悠的說道。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你能管的住一兩個人,你能管住汴梁城所有人的嘴?乃至天下人麽?”

    蕭多福被反問的語塞,嘟著嘴巴嘀咕道。

    “反正他們私下議論父皇,陣追究起來合該殺頭!”

    蕭綝指了指另外一張桌子,讓貼身護衛們也嚐嚐火鍋的滋味,問道。

    “耀祖,你覺得朝廷和北齊議和,這事如何?”

    成耀祖正往火鍋裏麵放羊肉,聞言手一哆嗦,連忙放下筷子躬身施禮。

    “回殿下的話,臣,臣不知。”

    蕭綝白了成耀祖一眼,說道。

    “這裏就隻有我和六妹,說,說出你的想法。”

    成耀祖暗暗叫苦,思量片刻之後他說道。

    “臣認為主和乃是李綱大人和大皇子殿下的意思,與陛下無關。”

    蕭綝聞言哈哈大笑起來,指著成耀祖。

    “耀祖啊耀祖,你倒是聰明,將這議和的事情都推到了李大人和皇兄身上。”

    李綱歸為鄭國公,妹妹李氏更是在年輕的時候嫁給了還不是皇帝的元熙帝。

    李皇後生育有三子一女,分別是蕭鑠,貴為魏國大皇子,受封吳王。

    二女蕭淼淼,受封魏國順德帝姬,順德帝姬乃是汴梁城中最為美麗奪目的女子,也最受皇帝和皇後的寵愛。

    蕭圭,魏國五皇子,受封寧王。

    李皇後所出最後一子名為蕭澈,魏國七皇子,不過他年齡尚小,才八歲沒有受封親王。

    至於魏國的三皇子、四皇子,六皇女,皆是貴妃所出。

    蕭綝,魏國三皇子,受封燕王。

    蕭焱,魏國四皇子,受封秦王。

    然後就是六皇女蕭多福,受封柔福帝姬,性格古靈精怪闖了不少禍事。

    都說一家人的孩子多了事情也就多了,大皇子的舅舅是重臣李綱,所以在朝堂上蕭鑠的政見與李綱很多時候都是一致的。

    這次和北齊議和,大皇子與李綱一起出了很大力氣,讓許多主戰派的官員暗暗不滿。

    “行了,你不想說我也不為難你,罰你後日起早去安允紙鋪子,排隊去買紙來。”

    成耀祖一聽鬆了口氣,便是叫他四更起來去排隊也比回答這種敏感問題強。

    “哇!三哥你快嚐嚐,好好吃呀!”

    蕭多福上一刻還在為有人議論朝廷的事情感覺到不開心,下一刻注意力完全被火鍋所吸引。

    她長了這麽大還從未吃過這種食物,隻覺得味道鮮美可口,與往日的食物截然不同。

    “你呀,就知道吃。”

    蕭綝也提起筷子品嚐火鍋,吃了幾口之後忽然說道。

    “我聽聞安允紙和汴梁第一鍋,竟然都是王朗在荊城縣認識的一人發明的。”

    成耀祖聞言抬起頭,提醒道。

    “殿下,還有王朗上書的募兵之法,也是那個人提出來的。”

    對!

    蕭綝一拍腦袋,埋怨自己的記性差。

    “我記得那人名叫……陳安平?對,就叫陳安平,真是一個奇人啊。”

    蕭多福卻不以為意,哼哼了一聲。

    “不過就是懂得做菜、做紙罷了,這些奇技淫巧的東西先生都說了沒有什麽用。”

    話是這麽說,蕭多福一個勁地往碗裏夾肉吃的不亦樂乎。

    “奇技淫巧往往能改變天下人的生活,不可小覷,你不要捧著一本書上的道理就奉為經典,需要時時思考……”

    蕭多福不耐煩的擺了擺小手,學著蕭綝的語氣說道。

    “需要時時思考,如此方能溫故而知新,不會死讀書,知道了知道了三哥,你這些話打我九歲就開始說了!”

    “說了七八年我耳朵都要起繭子啦!”

    蕭多福的可愛模樣將蕭綝和成耀祖等人都逗笑了,蕭綝不再多說,他唯一期望的就是安南那邊的戰事快一些結束吧。

    等英國公老將軍回來,朝堂上主戰的官員們才能有主心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