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九口之家
字數:4787 加入書籤
葉知秋等人吃過午飯後便從吳府告別離開。
離開前叮囑道,“夫人,這是小少爺的藥方,按照方子服用十日,小少爺的病自然便能痊愈。”
吳夫人接過方子,感激又有些難為情道,“你看這叫我說什麽好,少夫人費盡心力救我家官哥,這錢也不要東西也不收,倒讓妾身為難了。”
“夫人快別這麽說,這是我和官哥有緣。”
吳夫人笑道,“是是是,緣分,都是緣分。”
從吳府出來後已是下午,大家吃飽喝足幹勁十足,問道,“掌櫃的,接著我們去哪?”
葉知秋看了看手裏的卡片,“東街李家。”
清河鎮的東街可以說聚焦了整個鎮子上最貧窮的人。
有人提議道,“掌櫃的,東街的人可是飯都吃不起,哪還有錢供孩子讀書,要不咱還是換一家吧?”
葉知秋站在東街街頭,看著前麵道路上環境惡臭,幾個婦人正在為幾片菜頭打得鼻青臉腫,爭個你死我活。
她目光沉痛,堅定道,“讀書是每一個孩子少有的可以重新選擇人生的權利,若是他們一直不讀書將一直被人踩在腳下,世世代代都別想爬出這個社會的最底層。”
而且,她堅信教育興國。
這看似是每一個孩子的自我選擇,可實際上卻是他們對整個國家的義務。
隻有百姓強大了,國家才會強大。
既然她帶著新代新思想來到了這個時代,就一定不會置之不理,讓這些天真的孩子成為時代齒輪下的犧牲品。
東街的人雖家境貧寒,可卻生得很多,尤其是老李家,大大小小加起來有七個。
七個孩子中,最大的有十五歲,最小的才三歲。
房屋的牆壁是泥土做成的,風吹日曬下肉眼可見的裂出了好幾條牆縫。
屋子與別家的擠在一起,沒有單獨的院落,顯得擁擠雜亂。
葉知秋帶著眾人來到門口,幾個小孩見了立馬神色慌張跑進了屋,砰地一聲關了門。
張武上前敲門,“喂小孩,開門。”
咚咚好幾下卻無人應。
霍老六嘲笑幾聲,也跟著上前敲門,“乖,我們是你阿爹的朋友,開開門。”
屋子裏,小五嘀咕道,“他說是咱們阿爹的朋友,要不我們把門打開吧,萬一壞了阿爹的事又該挨打了。”
小四做了個噓的動作,透過門縫看出去,兩眼放著精明的光芒,“笑得賊眉鼠眼,一看就不像好人。”
屋子裏再次安靜下來,不管外麵怎麽敲門,大門始終紋絲不動。
眾人無奈看向葉知秋。
隻見她提裙上前,輕輕叩了叩門,柔聲道,“小朋友,姐姐路過想討杯水喝,若是你們開門我手裏的餅就全給你們。”
此話一出,屋子裏再次窸窣起來。
“哥,看這姐姐也不像壞人,還給我們吃的,要不咱開吧?”小五說著,咽了咽口水。
一天沒吃東西的小四,肚子也早已餓得咕咕直叫,可卻始終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就是掉了也有毒。
用大人的口吻道,“壞人會把字刻臉上嗎?爹娘不在,你和小六就得聽我的。”
爹娘在外欠不少錢,時常有人上門討債,這幾年但凡門口有出現麵生的人,他們條件反射般關門躲起來。
春秀見狀,勸說道,“少夫人,要不咱換一家吧。”
葉知秋搖頭,“老李家不僅孩子多,而且還是最貧苦的一家。”
正所謂,擒賊先擒王。
老李家雖不能算王,但卻是整條東街最受矚目的一家,多少人看著他家笑話才過好了自家的日子。
前麵有標杆後麵有拖底,若是摘了這個底,露的就是自己。
正所謂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吳府是揚湯,李家是抽薪。
而她,兩者都要!
門裏門外繼續僵持,突然門裏傳來孩子們的疾呼聲,“小六,小六。”
看著地上餓暈了的小六,小五顧不得許多,爬起來就舀了一瓢水端出去。
對她道,“你剛才說的,可算數?”
“當然。”葉知秋接過水,將手裏早先預備好的燒餅遞給了小五。
小五一喜,立即衝進了屋。
“小六,小六你醒醒,餅來了。”
小四正想製止,可看到小六緩緩睜開的眼睛裏透著的渴望,下一秒,直接搶過小五手裏的餅一口咬下。
“哥,你這是幹嘛?”小五有些氣憤。
小四狼吞虎咽將餅爵進肚子裏,定神感受著身體的變化。
見無異,才重又遞給了小六,“沒毒,吃吧。”
小五這才明白過來,他這是在為小六試毒。
兄弟兩一人喂餅一人喂水,小六慘白的臉上終於慢慢有了血色。
看著手裏所剩不多的餅,小四一咬牙全部給了小五,“小五你吃。”
“哥,咱一人一半。”說著一分為二,遞給了哥哥。
兩人就著涼水,臉上洋溢著幸福一口一口吃得十分滿足。
門口,葉知秋看到這,驟然紅了眼眶。
看兩個小男孩向她走來,這才揚了揚手裏的瓢道,“哦,我來還你們水瓢。”
小五謝道,“謝謝姐姐,若不是你的餅,小六恐怕……”
一眼看去,屋子裏,小女孩吃了東西有了力氣,又開始活蹦亂跳。
小四雙腿一屈,嫻熟跪了下去,“對不起姐姐,剛才是我誤會了。”
生活所迫,小四不知一年跪了多少。求情的,道謝的,認錯認罰認命的……
早已數不清。
葉知秋愣住,趕緊將他扶起來,“男兒膝下有黃金,怎可說跪就跪。”
一旁的小五呆愣著腦袋,看了看地上,“黃金?哪裏有黃金?”
葉知秋又好笑又好氣,問道,“對了,你們阿爹阿娘去哪了?”
“他們去山上礦場做工了。”
霍老六詫異道:“礦場?那不是離咱們鎮上十好幾裏路嗎?”
小四點點頭,“路很遠,所以爹娘天不亮就帶著哥哥姐姐們上山了。”
在那個吃不起飯的時代,孩子幾歲就開始幫家裏幹活,十歲以上就開始在外做工掙錢。
所以除了四五六,一二三都跟著父母上了山,一起去的還有嗷嗷待哺的小七。
“那他們什麽時候能回來?”她問。
小四道:“好像聽爹娘說今天礦上完工,要比平日回來得早些。”
屋子裏家徒四壁,葉知秋環顧了一圈,問道,“爹娘不在家,那你們吃什麽?”
家裏一貧如洗,連件像樣的鍋碗瓢盆都沒有。
“我們醒來的時候他們就已經上山了,平日裏家裏有剩的,就留點給我們,若是沒有就得等著爹娘做完工回來,領了工錢才能買上兩口吃的。”<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