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想搞種植和養殖

字數:4464   加入書籤

A+A-


    沈明珠以為這樣沈明義就會很忙,可誰想到他並沒有。

    她每天來到快餐店,沈明義依舊是坐在後院喝茶看書,而且跟以前一樣十分認真。

    “三哥,店裏好像也沒有那麽忙,要不給你也找個書院去讀書吧,你覺得如何”沈明珠問道。

    沈明義抬頭看了她一眼,“沒空去書院,家裏都是讀書人,你們比那些先生都厲害,我沒必要去,你來教教我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沈明珠話還沒說完就要教沈明義功課。

    沈明義壓下心中的情緒,眸光微沉,他的心結隻有他自己知道。

    以前沈明義喜歡閑聊,現在他可謂爭分奪秒,不想浪費一點時間。

    沈明義保持這樣的勁頭一直持續了很久,直到入秋。

    養生館的景致也已經長得很好了。

    院內移植了觀賞用的菊花,玫瑰等花卉,每日都會吸引很多夫人名媛前來坐坐。

    梁瑛現在每天招待這些人,她的生活變得十分充實,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

    沈明珠時不時過去聊聊,其餘時間都在往外麵跑。

    這一天,她回到快餐店,沈明義就找到她談。

    “珠珠,三哥有個想法。”沈明義十分認真的說道。

    他每次都這麽認真,所以沈明珠也很認真地對待。

    “什麽想法”沈明珠道。

    “中秋節快到了,我打算提前準備一下,製作點月餅出來賣。”沈明義道。

    沈明珠愣了愣,她最近忙於周旋在這些人中間,倒是都忽略了這樣的節日。

    “好啊。”沈明珠點點頭,“這不是什麽難事,從前在家我做月餅的時候,你不是幫過我嗎你教給他們就好。”

    “我還想找人製作禮盒,專門賣給那些富貴人家送禮用。”沈明義道。

    沈明珠又是一愣,她家鐵憨憨這是忽然之間開竅了,“三哥,你真是聰明啊。”

    “不是我聰明,而是我以前見你做過。”

    沈明義說著便說道以前,“我們還在桃源鎮的時候,你不是給家裏人做月餅的時候,也做了一些禮盒版的給白二爺還有李財主他們送過嘛。”

    “三哥,你要是想做就當是掙幾個小錢,賣月餅隻不過是節氣性的,中秋前後一個月,其他時節就賣不到錢了。”

    沈明珠的心思根本不在這個上麵,她想搞種植和養殖,然後批發。

    向底層百姓的需求進發。

    “一個月也可以做,我們做成幾種檔次的,薄利多銷,降低價格,哪怕是降低一兩文錢也是很賺錢的。”沈明義道。

    沈明珠安靜的聽著不說話,她如果做月餅也隻是想做一點送人罷了,可現在沈明義似乎很認真。

    “珠珠,我想過了,我們可以做不同的大小模具,每種的餡料不同,價格也不同,這樣就可以區分開層次了。”沈明義道。

    沈明珠看著他,“三哥,你下一步是不是還想做鹵肉”

    “嗯。”沈明義點點頭道:“隻可惜貨源不多,真的要做的話恐怕會斷貨。”

    “好,那就先做月餅吧,我來幫你考慮設備的問題。”沈明珠答應道。

    快餐店的後院又被騰出一間屋子,這間屋子是專門做月餅的。

    設備安排妥當後,沈明義便開始安排人動手製作月餅,他已經開始了一套營銷策略,沈明珠沒有管,而是約了梁瑛的父親,梁知府見麵。

    沈明珠跟梁瑛相識這麽久,終於第一次正式拜訪她爹。

    “爹,我給你介紹一下,這就是我經常跟你提到的珠珠。”

    梁瑛很開心地向梁知府介紹沈明珠。

    梁知府是一位讀書人,他久經官場,現在正在用一道銳利的眼神掃著沈明珠。

    沈明珠今日特地打扮了一番,裝扮簡單卻並不失禮。

    梁知府看沈明珠稚嫩幹淨的臉龐,可眸中流露出的成熟和穩重讓他有幾分讚賞。

    “見過梁知府。”沈明珠行禮道。

    梁知府聽到沈明珠的問安,忽然輕聲笑了笑,“珠珠丫頭,不必多禮。”

    沈明珠帶著禮貌的微笑,“梁大人,我與梁小姐相識這麽久,趣味相投,故特地上門拜訪梁知府,若有唐突之處,還望海涵。”

    “小丫頭多慮了,本官對你早有耳聞,瑛兒一有空就跟我說起你,對你敬佩不已,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梁知府打著官腔。

    “大人謬讚了。”

    沈明珠嘴角含著微笑落座,梁瑛讓人上茶。

    茶上好後,沈明珠看著梁知府道:“大人,民女鬥膽提一些建議,還望大人贖罪。”

    “小丫頭但說無妨。”梁知府也算得上是和顏悅色。

    “徐州是個好地方,在大人的帶領下,不論是文化,還是經濟,亦或是平民百姓的日子,都很好。可在我看來,徐州城卻還有很多地方還有很大的價值,不知大人可有想過”

    沈明珠先賣了個關子。

    梁知府眸光一閃,“哦小丫頭不妨直言。”

    “徐州城的財政主要來源便是徐州城地界內的稅收,想要提高稅收,那便要看徐州城內的商鋪,買賣,百姓的收成和收入了,隻要這些都豐富起來,那稅收自然提高。”沈明珠分析道。

    梁知府點點頭,“你說的沒錯。”

    沈明珠又繼續道:“但徐州城內的情況卻也有弊端,盡管徐州城相對其他地方已經算是很繁華了,可在我看來依舊存在問題。

    比如從糧食,果蔬,蛋肉,農產品這些供應商來看,主要是靠周邊百姓種植養殖的,勉強達到供應平衡,有時候還會斷貨,因此徐州城內的物價一直很高。

    正因為如此,那些平頭老百姓的生活依舊很苦,想要改變這種現象,就得從源頭解決問題。”

    梁知府聽得津津有味,說實話,他是很少去細想這些問題的,因為東臨國自有一套政策。

    他身為地方官,首先要保證的便是自己的轄區沒有暴亂等事情發生,民生問題極少有人關注。

    可現在有人跟他說可以有改善民生的法子,他自然感興趣。

    “如何解決”梁知府問道。

    “引進或者創造商業投資。”

    沈明珠嘴角掛著自信的微笑,她篤定這位梁知府一定會感興趣。

    於是繼續道:“假如徐州城內出現一個商人,開辦作坊,請人工。

    這樣就能提高徐州城百姓找活計的機會,百姓有事做,自然收入也就提高了,那麽就會產生消費,物產豐富之後,物價也不會再那麽高。

    從而消費就會被帶動起來,這樣稅收也就會增高。如此一來,就會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發展,這樣下去,徐州城的財政也會日益增加,大人你以為呢”

    沈明珠說完,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