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觀世音殿

字數:3329   加入書籤

A+A-


    “聽說人們生病時或為了祈求身體安康時,他們認為朝拜這間佛殿能夠使他們祛病強身,所以這佛就叫藥師佛。”我根據字麵意思的理解回答著陳思佳。

    緊挨小殿的是手置耳側、瘦骨嶙峋的白教創始人之一米拉日巴的塑像。

    再行數步,我們看見小殿內供放著三世佛。

    我們順著人群轉過來,到了第二間殿,這間殿是觀世音殿。

    當地人供養佛的方式很虔誠,這時候,我們剛好看見在殿內有當地一些家庭在給觀世音菩薩臉上塗金粉。

    看到這觀音菩薩,我忽然想起這尊神聖的佛像的故事,於是拉過陳思佳說“我給你講講這觀音佛像的傳說吧”

    我發現陳思佳十分喜歡聽故事,於是就故意賣弄一下。

    “好啊好啊,你說吧,我聽著,什麽故事?”陳思佳聽說我又要講故事,高興地問。

    “觀音菩薩以慈悲為懷,他的雙手和雙眼遠遠不能滿足救度眾生的需求,因此,他為了提高自己做善事的效率,就幻化成了千手千眼觀音。”我輕輕停頓了一下,“這尊幹手幹眼十麵觀音據說是在鬆讚幹布時期神奇地出現的,另一種說法是鬆讚幹布及其兩個王妃死後,他們的神靈被吸入了這尊佛像中。這座佛殿是除釋尊殿最神聖的佛殿。”

    來到在南牆與東牆拐彎之處,我們看見有宗喀巴及其他教派的諸位宗師佛像。

    看到這個佛像,我對老太太和兩個美女說“相傳宗喀巴在世時,曾由他的弟子出資製作了幾尊他的塑像。據說,宗喀巴見到這尊像時評價這尊像特別像自己。另一種說法是,這尊佛像是由護法神閻羅神奇地製成的。還有一種說法是,這尊佛像是由後來的一位蒙占皇帝出資製作的。”

    他們又陷入了沉思。

    宗喀巴像後邊左側供奉著一排他的薩迦派老師的塑像,這座佛殿的樓梯下是通向下麵的湖的一扇活板門。

    東牆第一間佛殿是無量光佛。

    這座佛殿的入口處由兩尊憤怒相的護法神鎮守。

    我們看見左邊是藍色的金剛手菩薩,右邊是紅色的馬頭明王身像之一的措利麥瓦次嘎巴。

    在佛殿裏,主尊無量光佛兩側是兩尊小的憤怒相護法神,兩側的牆邊分別供有四尊跏趺的佛像。

    這座佛殿有時又被叫做“業障之殿”。

    由於這座佛殿緊挨著釋尊殿前,信徒們在這裏祈禱能夠排除他們朝拜釋迦牟尼的障礙。

    在無量光佛殿和釋尊殿之間有四尊跏趺的佛像。

    在這裏,我們就看見鬆讚幹布及尺尊、文成公主塑像。

    老太太不禁感歎“在藏民族的心目中他們三個不僅僅是普通的國王和王後,他們是菩薩變成了國王和王後來教化藏族人的。兩位公主體貌端莊,你們看,這前麵發髻高挽、典型的大唐女子就是文成公主。”

    其實老太太不說我們也能看出來,文成公主的氣質就是不一樣。

    我們終於到了著名的“覺康”佛殿,它就是大昭寺的主體,也是大昭寺的精華所在。

    我看著他們三人笑著說“藏傳佛教徒認為拉薩是世界的中心,而宇宙的核心便位於此處。釋迦牟尼佛堂是大昭寺的核心,這裏是朝聖者最終的向往。此殿供奉的釋迦牟尼像,也稱‘覺臥佛’,是文成公主入嫁鬆讚幹布時所帶來的。”

    老太太接著說“藏文史書記載,這尊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是他在世時塑戚的。顏色像熟金子,一隻手做結定的姿式,另一隻手做壓地印的姿式。相好莊嚴,慈祥美妙。據說,凡是見到這尊像的人都能夠解脫三毒的痛苦,生起真實的信仰,具足一切見、聞、念、觸的功德,與見到了佛陀本人一模一樣,沒有絲毫差異。當時佛祖在世,親自為身像開了光,散花加持,最後藏於印度金剛座寺。南北朝時期,印度國王將這無價之寶送給中國。過了幾百個春秋,唐太宗李世民將美麗聰慧的文成公主許配給吐蕃讚普鬆讚幹布。臨行之際,唐太宗將中華國寶,供奉在洛陽自馬寺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賜予文成公主攜同進藏。當時專門打製一輛手推車,裝載釋迦牟尼佛像,公主一行翻過無數高山峻嶺,渡過無數江河急流,遇到過無數狂風暴雪、地震山崩,曆盡千辛萬苦終於來到拉薩。在鬆讚幹布的主持下,尼泊爾公主修建了太昭寺,供奉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供奉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大小昭寺修成後不久,出現了兩尊釋迦牟尼佛像互相換位的事情。據說,藏王鬆讚幹布去世後,孫子芒鬆芒讚繼承了王位。當時盛傳武則天將派出大軍攻打拉薩,奪回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吐蕃王臣在驚恐之餘,匆忙把這尊佛像轉移到太昭寺南門裏麵隱藏,並用泥土封好,上繪一幅文殊菩薩像。同時把大昭寺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明久多吉挪到小昭寺正殿供奉。公元世紀初,金城公主來到西藏,她先後到大小昭寺均沒有找到釋迦牟尼佛像,後來在佛殿的度牆內找到了內藏的釋迎牟尼佛像,她將佛像安置在大殿中央,從此這尊佛像成了大昭寺的主佛。它是大昭寺的主神,藏傳佛教的精髓,千百萬佛教徒的信仰中心。那些極度虔誠的佛教徒用人間罕見的方式表達對佛的祟信,他們從西藏各地甚至從千裏之外,一步一個長頭仿佛用自己的身體丈量世界屋脊的土地,最後匍匐在佛的腳下。”

    老太太這個故事說得很認真,其中貫穿了不少曆史故事。

    確實,老太太對釋迦牟尼的十二歲等身像和八歲等身像的事十分熟悉,她老人家或許真的研究過。

    她說的這些,我確實也聽說過,不過沒有這麽係統。

    而我相信,陳思佳不一定聽說過。

    來這裏參觀一趟,我相信陳思佳,包括我和萬勝男都會學到不少東西。

    【作者題外話】尊敬的讀者朋友,感謝你一直以來的陪伴,感謝的鞭策和鼓舞,請你對我的書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吧,你的每一條建議都是我寫好這本書的無限動力,你閱讀的每一個字都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我一定會努力把這本書寫好,寫出自己的思想!請賜予我金票和銀票吧,謝謝!

    biu

    biu。biu(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