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喪葬文化

字數:3395   加入書籤

A+A-


    陳思佳直接把整個故事都說出來了。

    我知道陳思佳的意思,把這個說出來,也是在我麵前顯示一下她對這一傳說也知道。

    不過,知道東施效顰這個故事並不奇怪,這個故事家喻戶曉,隻是能完整地說出來的人不一定多。

    我輕輕拍著陳思佳的腦袋說:“我們就不要在這裏談論關於美和醜的問題了,早點去休息吧,雖然我們倆這樣抱著一晚上不睡覺都行,可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必須要休息好才行!我們的時間還長著呢,去睡吧思佳。”

    陳思佳懶懶地抬起頭看了我一眼:“我就知道,你不喜歡我這樣粘著你!既然這麽說,那就睡吧;小天子,跪安吧!”

    陳思佳笑盈盈地說著,一隻手反勾住我的脖子,隨即就和我吻上了。

    自從第一次和陳思佳接吻之後,凡是可以有接吻的機會她都不會放過。

    比如現在,我不得不迎接著她。

    終於吻累了,陳思佳不情願地放開我,依依不舍地走出了我的房間門。

    回味著這妞的吻,我想,今晚我又要做春夢了。

    ……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吃過早餐就去紮木天葬台。

    紮木天葬台是那曲市安多縣的一個獨特的喪葬場所,是當地藏族傳統的習俗,具有很高的曆史意義,為研究當時的藏族墓葬習俗起到了重要作用!

    位於藏北那曲地區安多縣的紮木天葬台,是居住在當地方圓數十公裏牧民唯一的一座傳統天葬台。

    天葬台是藏民族傳統的喪葬習俗,人們還將禿鷲視為“神鷹”。

    關於天葬,其實我們在骷髏牆的時候已經了解了不少。

    這是一種傳統的喪葬方式,在人死後將屍體運到指定地點,讓禿鷲或其他鳥類、獸類等吞食。

    “雲天,聽說藏族的天葬理論核心是靈魂不滅和輪回往複,他們認為死亡隻是不滅的靈魂與陳舊的軀體的分離,是在異次空間的不同轉化。所以,他們推崇天葬,其認為用‘皮囊’來喂食胡兀鷲是最尊貴的布施,體現了大乘佛教波羅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而不是‘天葬可以讓靈魂上天堂’之類的理論,藏傳佛教裏沒有‘人死了可以上天堂’的說法。與土葬、水葬、火葬一樣,是一種信仰,一種表達對死者的哀悼的方式。”看著天葬台,陳思佳忽然解釋起天葬的理論。

    當然,陳思佳的這種說法也是對的,但我覺得上天堂的說法也有其道理。

    其實每種說法都是有起根據的,我們相信哪種說法,就應該是哪種。

    我點著頭:“不管怎樣的喪葬,其本質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其起源、形式、內容以及儀式的實施受自然地理環境、生活方式、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因此,不同的曆史時期,在不同的國家、地區、民族乃至不同的社會階層都出現過天葬儀式。比如在內地的很多地方就有不同的喪葬方式,還有很多民族也有他們的喪葬習慣,這不奇怪。不管哪種解釋,我覺得隻要能自圓其說都是有道理的。”

    老太太接過話說:“其實天葬也不隻是藏族,很多國家都有這種喪葬形式。比如,生活在非洲東部地區的馬賽族人,他們死後將死者的全身用水洗幹淨之後,細細地塗上一層奶油,放在屋內中央位置,親屬們默跪在遺體四周做一天的祈禱,隨後村中長老引路,眾人抬著遺體來到荒郊野外,將遺體放在那裏,任野獸吞食,飛鳥叼啄,借此表示馬塞人死也不同土地結緣。再如,印度境內的帕西人中仍然存在天葬儀式。帕西人中絕大部分成員仍信仰瑣羅亞斯德教,保持原生活習俗。在瑣羅亞斯德教現存的經典《曾德—阿維斯陀經》中有記載,瑣羅亞斯德教徒要把死者放在鳥獸出沒的山頂上,讓噬鳥喙。”

    老太太知道的也不少,看來對這青藏高原上天葬的很多東西老太太是研究過的。

    或許是來這天葬台參觀,老太太特意做過攻略。

    但不管怎樣,都是對天葬的一種敬仰吧。

    就算不是敬仰,也是一種興趣。

    正因為有了這種興趣,才會對這高原上的很多文化進行研究。

    “阿姨說得也是。蒙古族也有天葬,據說,蒙古族天葬從其起源、形式、內容以及儀式的實施都受到自然地理環境和生業方式以及外來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因而在蒙古族天葬儀式中滲透著古老蒙古民族社會文化的深刻內涵,並在其樸素的形式背後蘊含著極其合理的生態大智慧。這種智慧自覺或不自覺地維護著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對脆弱的蒙古生態環境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如今,蒙古族天葬已經伴隨著蒙古生態環境狀況的日益惡化而成為一種曆史記憶,甚至已被人們所遺忘。”我笑著對陳思佳母親說。

    萬勝男扭頭過來看著我們討論得很熱烈,也參加到我們的談論中說:“據說蒙古族傳統的天葬儀式是將死者的屍體麵孔朝天,蓋上一塊寫有經咒的布,放在荒郊野外,任狐狸、狼、食肉性禽吞食。三天後,親屬前來探視,如果屍體被鳥獸吃得幹幹淨淨,或所剩無幾,意味著死者生前行善,靈魂歸天。如果動得很少或原封未動,就被認為生前作惡,連鳥獸都不願啄噬。這時,就請喇嘛誦經超度,直到骨肉進入鷹狼之腹,才認為算是盡到了對死者的心意。”

    看來萬勝男也聽說過不少關於天葬的事情。

    不過,長期在這青藏高原上行走的我們,對這些民族習俗多少肯定都會有一些了解,這也不奇怪。

    陳思佳把頭俯到我耳朵邊說:“雲天,我還聽說蒙古族有‘同房葬’的說法,甚至有‘草原葬’,‘野葬’等說法,你說來聽聽。”

    陳思佳突然問這些,我覺得有點奇怪。

    雖然中國的喪葬文化很豐富,但她為什麽唯獨要問蒙古族的這種喪葬文化呢?

    仔細想想,或許是因為“同房藏”這個詞吧?

    【作者題外話】:尊敬的讀者朋友,感謝你一直以來的陪伴,感謝的鞭策和鼓舞,請你對我的書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吧,你的每一條建議都是我寫好這本書的無限動力,你閱讀的每一個字都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我一定會努力把這本書寫好,寫出自己的思想!請賜予我金票和銀票吧,謝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