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蒸汽機
字數:5056 加入書籤
他們認為朱由檢對待臣子是在過於苛刻。
折子上口誅筆伐,甚至還在坊間編造歌謠。
但沒一個敢再來莊子的了。
朱由檢深知這群文臣的脾性。
一提道文人氣節,便覺得神聖不可冒犯。
但在自己的身家性命麵前,這“氣節”兩個字變得可以拋棄了。
這樣就是為何大臣一個比一個有骨氣,卻在大明窮途末路的時候,帶頭投降,自成奴才了。
還不是皇帝和百姓們給慣的。
這刀沒砍在脖子上,即便是砍了也是不夠的。
甚至還幫著這幫子大臣樹立了威名。
侮了皇帝,觸犯天顏,不過是棍棒外加罷官。
到這些人這裏,倒像是什麽風風光光的大喜事一般。
讓他們一時風光無限,讓一眾文臣引以為楷模,紛紛效仿。
不是來罵昏君嗎?
那直接把你砍了,算不算得上昏?
朱由檢可不是你罵我,我還能夠忍氣吞聲的主兒。
這樣的臣子留著何用,來汙自己的名聲嗎!
如今,朱由檢的護衛軍人數已經變成了兩千人之多,共分成了四隻衛隊。
分別為孟恒率領的青龍衛,紅娘子為首領的朱雀衛,牛二壯為首領的白虎衛,和陸大宇為首領的玄武衛。
這些士卒都是從一眾人中挑選而出的精兵,每一個都擁有著單獨作戰能力。
朱由檢也終於從皇莊之中走了出來,向著京師發展而去。
這日天氣晴朗,朱由檢本想去大明銀行看看,卻被宋洛然攔住了。
“老師,您先前拿出來的手銃圖紙已經被造出來了。您快來瞧瞧。”
宋洛然是最早跟在朱由檢身邊的五名孩子之一,也是朱由檢的關門弟子。
他們已經將簡單的數學掌握,開始初步接觸物理、化學和地理。
隨著實力的進一步增加,朱由檢愈發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
於是也在大力推進人才的建設。
朱由檢已經完成了自己先前設定的培養一千人的目標。
其餘的學生他並不是親自教導的。
但也會定期或是隨機抽查。
最早入學堂的那些孩子,現在已經能做小老師了。
承擔起了教導師弟的重擔。
這也使得朱由檢能夠分出精力,來做其他的事情。
朱由檢隨著宋洛然到了火器營。
這裏一直被列為機密中的機密。
甚至在軍營中都沒有被記錄在案,對入內人員嚴之又嚴,閑雜人等但凡靠近,格殺勿論。
趙氏兄弟已經按著圖紙製造出來十隻手統。
每一隻長度都在二十五點五公分,能夠達到的最遠有效射程為十五米。
這樣的距離已經足夠了。
手統一槍可以做到穿透十五米外的盔甲。
朱由檢驗證過後,對新造出來的火器很是滿意。
甚至還為自己選了一隻,貼身攜帶。
其餘的他便安排人,送去了四衛處。
朱由檢又同趙氏兄弟說了一會話。
不外乎說了說自己的殷切希望。
想讓他們培養出更多的可用工匠,從而擴大產量,使得火器可以批量製造。
希望能在短時間內,為新招募的騎兵士卒各配上一把。
等到了作戰的時候,先拿出手統給對方來一槍,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再揮著刀上去拚殺,任憑那些建奴很是凶殘,這樣的戰術恐怕也是沒見過的吧。
“老師,今天可不單單是為了讓你看手統,還有件重要的事情要跟你講。”
宋洛然說道。
朱由檢不禁猜測道:“是不是跟蒸汽機有關係?”
“看來是瞞不過老師的了。”
聽到朱由檢這麽說,幾個人頓時放鬆了下來。
其實這並不是第一次造出來,而是第三次了。
第一台造出來的,看著聲勢浩大,但並不能移動。
第二台蒸汽機運行之後能夠向前行駛出十六米,就停在地上在也不動了,倒是機身發熱的厲害。
又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進,第三台蒸汽機終於又被製了出來。
朱由檢其實把可用的各個版本的蒸汽機圖紙都拿了出來,學生們的對蒸汽機很感興趣,但是經驗還是不夠。
其實第一台蒸汽機建造出來後,朱由檢就把它用在了煤炭礦場裏。
在煤炭的不斷挖掘之中,煤層在不斷地深入地下。
先前的手動水泵已經不足以滿足生產要求了。
這第一台蒸汽機來的就很巧。
與其說它體積太大,放置起來十分占地方,又很消耗能源。
這也使得這一台極其隻能被放在煤礦廠,哪裏也去不了。
而且動力雖然比其他機器大些,但也隻是蹶子裏麵拔將軍。
跟朱由檢所說的蒸汽機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
這些都是剛剛起步。
在朱由檢的一手推動下,大明朝已經悄然進行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畢竟蒸汽機的製造,並不是有了圖紙,就能夠完美複刻而出,並且立刻能夠使用的。
朱由檢也十分期待第三次呈現出來的成果會是怎樣的。
宋洛然帶著他來看的機器隻有先前的十分之一大小。
這台機器被防止在了薄薄的木板加層上,下麵裝著四隻簡易輪子。
機器被發動,轟鳴聲振聾發聵。
若不是隨之而來的一聲巨響,機器戛然而止,朱由檢都以為這台機器實驗成功了。
孩子們臉上帶著明顯的失望,還有幾分委屈和茫然。
朱由檢隻得過去,安慰他們道:
“成功都是無數次失敗換來的。搞科研可不能因為一次失敗就喪失信心了。
你們要有越挫越勇的勇氣,困難隻是暫時的。
困難永遠沒有方法多,你們現在年齡都小,有大把大把的時間來尋找方法。”
宋洛然看向朱由檢,十分沮喪的說:
“若是老師能夠帶著我們一起製造,那機器早就能夠在鐵軌上運行了。”
朱由檢心裏不僅苦笑。
若是他會造這些東西,哪裏還能夠等到現在。
不過在學生麵前,朱由檢隻是笑了笑,道:
“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你們握在手中,真正掌握的才是活的。
世界要進步,需要眾人一起發力。
若隻有一人執繩而負重,真會累死在最前麵。”
宋洛然幾人聽罷,深覺有理,不禁點起頭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