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除代王
字數:4398 加入書籤
朱由檢點了點頭。
“這門你算是找對了,可是人你也要給我看準了!”
“先生的意思是?”
朱由檢深深看了景源一眼,“此次遠行,除了滅鼠,我還給你一個任務。”
“李自成之所以在陝西造反,就是因為那裏的百姓已經對我大明不抱希望了。”
“現在陝西代表朝廷的不是別人,而是那些贓官!”
“你此次前去,是以大明天子欽差的名義!既然百姓看不到希望,那你就給他們希望!”
“如果有當官的勾結當地富庶,哄抬糧價,可就地誅殺!”
景源聽完眉頭緊鎖,“先生,學生一行幾人,怕是蚍蜉撼樹,難當此行!”
朱由檢眯了眯眼睛,“如果有錦衣衛配合,你也不行嗎?”
景源一聽正色道,“學生,定不辱使命!”
朱由檢知道,就算景源殺了他所見到的所有貪官,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現在的大明,已經爛到骨子裏了。
可是鼠疫事關民生,不得不除!
大明的子民自然由他這個大明天子心疼。
所以不管花多少錢,朱由檢都舍得!
而且能在滅鼠的同時和李自成在民心上角著一番,讓李自成的起勢沒有那麽迅猛,也算是給朱由檢拖延了一點時間。
現在一切正朝好的方向發展,朱由檢最欠缺的,就是時間!
隻要給朱由檢一些時間,他便可以做許多事了。
而這些事情,足夠改變大明的命運!
身為朱由檢最看重的五人之一,景源此行,就像他說的不辱使命。
去的第一天,就將當地一個大員的項上人頭給摘了!
好笑的是他沒有借錦衣衛的手而是親自,將那個富的流油的贓官給剁了!
在這之前,他是朱由檢五個關門弟子中最心善的。
可想他的怒火。
可想當地的腐敗!
他的豫晉陝之行,以這次人頭落地為開端,勢如破竹!
滅鼠的同時,亦是人頭滾滾!
套用景源的原話,“這些人,比老鼠更該死!”
景源不愧天子門生,朱由檢不用看奏章都知道景源的功績。
因為隨著景源在豫晉陝滅鼠的風生水起,他在民間的風評出現了兩個極端。
複社和東林黨好像抓到了朱由檢的致命點一樣一頓操作,直接讓這個大明天子成了一個為了長命百歲拿蛇鼠煉丹的魔鬼!
“蛇鼠皇帝”的稱號不脛而走,直至變成白紙黑字堆滿了朱由檢的案桌。
更滑稽的是,還沒有禍及的江南富庶官員,竟也暗地一擲千金地雇人捉老鼠!
以期和“蛇鼠皇帝”一樣,雞犬升天。
朱由檢看到這裏不僅沒有生氣,反而高興地臉幹三碗大米飯!
他愁得是如何給那些受了饑荒鼠疫的可憐子民多搞點錢,沒想到這些庸人竟然自發捉鼠!
如此折騰不了多久,江南看樣子是和鼠疫擦肩而過了!
反正錢是他們自己的,最後又用到百姓身上。
先富帶後富,共走富裕路!
朱由檢高興地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南方“富慈貧勤”,其樂融融,北方也不示弱。
隨著景源大方發錢驅鼠,大力懲治貪官汙吏,這些被饑餓和鼠疫所折磨地子民在對大明天子感恩戴德的同時,也加入了景源的大軍。
他們一邊用心滅鼠,一邊替景源找那些在餓殍遍地的人間煉獄,飽餐思淫欲的、放縱地連路都走不動的貪官汙吏。
看到子民如此,朱由檢自己也開始讓皇莊開源節流,把真金白銀源源不斷地送往豫晉陝。
他雖然不期寄以這點銀兩割除李自成的反骨,可北方相信大明的百姓已經越來越多。
李自成的口號漸漸地成了一句笑話!
朱由檢在這一年的布局已經初見成效,別的不說,在大明子民的生活如火如荼的時候,他還可以拿出錢。
不像曆史上的崇禎,他自己都快餓死了,卻把省下來地錢恭順地裝進了那些貪官的口袋。
靠那些東林黨的口號不如自救!
朱由檢起初那個決策,讓他漸漸地擁有了主動。
景源一行,讓李自成精心謀劃的起義變成了虎頭蛇尾。
等朱由檢登極第二年的時候,他特別留意地陝西奏章居然沒有了李自成的半點信息。
朱由檢絲毫不在意這個李闖王又窩在哪裏去闖了,既然李自成給了他這麽多時間,朱由檢不做點什麽總覺得對不住這個宿敵。
隨著景源在山西賑天災撫民心,拍完無數蒼蠅之後終於拍出了一個大老虎。
可笑的是這個大老虎不是別人,正是老朱自己家的人。
大同九龍壁的擁有者,老朱十三子的後代。
他的祖宗朱桂就被老爺子貶為庶民,以儆效尤。
可這家子的愚蠢仿佛是遺傳的,經了這麽多年不反思太祖當年的用意,卻是變本加厲地自刨祖墳。
在景源收集齊證據之後,朱由檢的意思是直接送他們給老爺子捶腿,卻被方知有以“同室操戈,落下暴君”的名義給勸住了。
死罪雖然是免了,可朱由檢就不打算讓他們好過。
將所有的財產沒收之後就讓他們給福王、唐王他們做伴了。
當然在押解回京的路上代王家的人基本死了一半。
這也是錦衣衛受了朱由檢的暗示,凡看不順眼的丟老朱家臉的人,黑燈瞎火的推下懸崖就行了。
花那麽多糧食養一群不僅沒用還拖後腿的人,那是對正在挨餓之人的不尊重!
幹脆淩厲地除掉代王,在大明報的全程報道下,不止是山西,就連河南、陝西的百姓都遙望京師,向大明天子跪拜!
“皇恩浩蕩”籠蓋了大半個北方,可在所謂的江南水鄉,“蛇鼠皇帝”連同族都不放過的暴行被複社和東林黨為首的文人推波助瀾,和北方的民心成了兩個幾極端!
這種情勢讓朱由檢不由不重新揣度。
他知道自己隻在南京設立了一處大明報社,而身為東林、複社門人的江南才子多如牛毛。
不明所以的百姓哪裏知道北方的情勢,他們對於大明天子的認識,還不是這些文人說了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