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臣,願往

字數:6720   加入書籤

A+A-


    文武百官步入大殿,

    每個人,都在惴惴不安著。

    臨時舉行朝會,便是有重大的事情發生。

    所有人都疑惑不解,站在金鑾殿上,懸著心等待著。

    “陛下!駕到!”

    隨著魏忠尖銳的嗓音。

    文武百官伏身叩拜,呼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帝端坐於龍椅上,太子姬玉峰,站在下首。

    “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

    眾臣起身,手持勿板,低著頭。

    武帝頷首,

    魏忠上前一步,宣布了今日臨時朝會,關於‘北梁求援’的議題。

    話音剛落。

    武帝問道:

    “眾愛卿,以為如何?”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時,

    戶部尚書徐圖宴出班,施禮後,道:

    “陛下,臣以為,此戰,我武國不該出兵!

    自元武三十一年,倭寇入邊以來,武國頻遭戰事!

    先有雲州伐山越,再有鎮北侯府北伐蠻荒,緊接著,便是倭寇再度入燕。

    今年,又遭梁國分裂一戰。

    雖然,這些戰事均已武國凱旋告終。

    但,國庫已然空虛,百姓賦稅加重。

    若再度出兵援梁,恐致使武國疲乏。

    還請陛下三思啊!”

    武帝頷首,目光掃視其他臣子,示意繼續說。

    當徐圖宴返回隊列。

    工部尚書陳河出班,施禮後,道:

    “陛下,今年各軍隊新製軍器,隻有狼牙軍、蕭王軍,兩家軍隊完成改換。

    而鎮北軍、鎮南軍、平西軍、鎮東軍以及齊王軍的軍器,尚未完成製造。

    若武國出兵,致使戰火蔓延各地,恐出現軍器短缺,國內趕製不力的被動局麵。

    故,臣諫言,武國不能出兵援梁!”

    還沒等陳河回到隊列中去。

    新任兵部尚書‘褚半橋’上前一步,這位軍伍出身的兵部尚書,甕聲說道:

    “陛下!臣諫言,武國,當出兵援梁!

    原因有二:

    一為,北梁為武國附屬之國,更是在今年,與琅琊伯共同於天鹿城建立互市,拉近兩國邦交。

    故而,於情,武國當出兵援助!

    二為,北梁的位置,相當於我武國的一麵牆。

    這麵牆,阻隔了南梁和魏國。

    若是魏國再次將梁國統一,將梁國徹底掌握在他們手裏。

    那麽,我武國將被魏國捏住喉嚨!

    如此,也就失去了琅琊伯曾辛辛苦苦為我武國打造的良好局麵!

    故而,於理,武國當出兵援助!”

    話音剛落。

    老平西侯,李達,出班道:

    “陛下,臣附議!

    有了北梁這麵牆擋著,魏國想要攻武,要麽打穿梁國,要麽繞路晉國。

    是因為有了北梁擋著,武國才可以留出心思發展國內。

    故而,援助北梁,當然要去!”

    一時之間,朝堂上開始劍拔弩張了。

    回到隊列裏的徐圖宴再次出班,道:

    “平西侯,褚大人,您二位所說雖然有理,但,本官還是要提醒二位一句。

    武國現在的國力,已經難以肩負大戰了。

    二位認為,南梁與北梁之間的戰爭,真的會隻局限於在梁地嗎?

    如若像陳大人所說,戰火蔓延,戰事擴大。

    那麽,武國的國力,真的能扛得住嗎?

    即便是抗住了,以後呢?

    二位大人,魏國可出海搶奪,而我武國的船隊,可是還沒組建好呢!

    若真起大戰,此戰過後,武國恐怕會被魏國拉開很遠,想追上去,就難了。”

    褚半橋和李達沉默了。

    徐圖宴沒有在朝堂上咄咄逼人。

    陳河亦是如此。

    可以說,文武百官的心裏,都沒有帶著你死我活的心情。

    因為,

    他們看得清局勢,知道現在的事態嚴重程度。

    若是在這事上摻雜進黨爭。

    陛下會毫不猶豫地揮下屠刀!

    這時,

    劉知祿出班,施禮,道:

    “陛下,臣以為,此事,當軟硬皆施!

    出兵援梁,是要去的,正如褚尚書所說,於情於理,武國都不該棄北梁不顧!

    但,此戰,必須控製在梁國範圍內。

    除了琅州的狼牙軍可參戰外,其他軍隊,斷然不能參與。

    鎮南軍、平西軍要防範晉國、山越。

    鎮北軍、蕭王軍要防範蠻荒十部。

    而倭國,雖然已經元氣大傷,但鎮東軍依然要防範著

    而且魏國也可能會自海上而來,登陸燕州!

    另外,臣認為,琅州,狼牙軍、琅琊伯是有能力,獨自配合北梁,麵對南梁與魏軍的!

    隻要鎮南軍和平西軍盯緊晉國便可!

    再者,

    武國還要派出使者,在局勢明朗後,參與南梁北梁的談判。

    爭取,穩住梁國繼續分裂的局勢!”

    所謂的局勢明朗,

    便是此戰,隻能贏,不能輸!

    而且,所謂的‘贏’也不是幫著北梁統一梁國。

    而是維持現狀!

    劉知祿的話,是結合了三位尚書、一位軍侯的話。

    並,上升了一個台階。

    對於這個提議。

    文武群臣再無異議。

    畢竟這是眼下,最好的解決辦法了。

    武帝的視線,再次自群臣身上掃過,問道:

    “哪位愛卿,願肩負談判之責,作為使者,入狼牙軍軍帳?!”

    群臣低下頭,沒人敢和陛下對視。

    劉知祿說,相信蘇秦能夠在北梁獨當一麵。

    但,沒人心裏真的相信,此戰必勝。

    若是輸了,

    這使者,可就是有去無回了。

    見群臣沒有人敢響應。

    武帝的眉頭微微皺起。

    “陛下!”

    一道聲音,在金鑾殿上回蕩開來。

    霎時間,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過去。

    說話的,

    是禦史台之首,武國右相,杜玄!

    杜玄手持勿板,邁步出班,深施一禮。

    所有官位低於杜玄的,都忐忑不安。

    右相大人不會是要點名吧?

    正當群臣以為杜玄要舉薦的時候。

    杜玄道:

    “陛下,臣,願往!”

    群臣心中暗驚!

    當朝右相,竟然主動自薦,去那九死一生之地?

    每個人都覺得匪夷所思。

    畢竟杜玄過了今年就六十了,再於朝堂上沉浮幾年,便可告老還鄉了。

    權、名,皆俱,何必再冒險?

    武帝眼中滿是欣慰,但,他不願讓杜玄前往。

    正待武帝欲點名時。

    杜玄伏身叩拜,打斷武帝,再度高呼道:

    “陛下,臣,願往!”

    金鑾殿上,寂靜無比。

    其餘臣子,均是羞愧地低下了頭。

    武帝的眼神中,閃爍著慍怒。

    這慍怒,不是對杜玄的,而是對,其他臣子的。

    見武帝沒有回答自己。

    杜玄,再度叩首,第三次高呼:

    “陛下!臣!願往!”

    “朕,準!”武帝心痛地閉上眼。

    “謝陛下恩準,臣,定不辱使命!”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