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僜人

字數:4000   加入書籤

A+A-


    藏區是個神秘的地方,有著燦爛的陽光,潔白的雲朵,純淨的天空,稀薄的空氣,連綿的雪山,安靜的湖泊。

    走在林芝的街市,仿佛穿越了時空,來到了唐朝,那一小隊風塵仆仆的商隊,給這個聖潔的地方染上了喜慶。

    那一排排有著千年曆史的房屋,或許他們才是這個城市的主人。靜靜地守護著曆史。

    我手裏掛著手鏈,頭頂戴著帽子,身上穿著藏袍,望著這個與天相鄰的民族的模樣,聞著天的氣味,仿佛自己就是那個天上派來周遊人間的差使。

    “如果不是急著趕路,我真想在這呆上一段時間。”這片純淨,李想恨不得仰天大叫。

    “那很容易,等我們處理完製約陣的事情,我們專門在藏區開個辦事處,你留在這當負責人。”我笑道。

    呃……

    李想愣了愣,“可別。我就是那種是不是需要洗滌心靈的人。但總體來說,我還是一個俗人,離不開燈紅酒綠。”

    哈哈哈,李想的話引得張叔一陣大笑。“就算你想留在藏區,關落也不會同意的。”

    “為什麽?我就那麽像一個世俗之人?”李想撇了撇嘴巴,顯然不滿張叔的話。

    “不是你像世俗之徒,而是這裏的人已經超脫凡塵之事。”張叔解釋道,在藏區,人們對物質要求極其低,他們養著犛牛,過著簡單的生活。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信仰之中,他們勞作一年,一旦湊足了盤纏,就前往聖地,聖山,聖湖朝拜。

    他們喝著酥油茶,就著粘粑,沒有對金錢的欲望,沒有對死亡的恐懼,沒有對燈紅酒綠的向往,也沒有對權名的渴望。

    “你說,再這樣的地方,你如何開展長生庫的生意?”張叔問李想。

    是啊,因為少了世俗之人,所以才有了淨土之光。

    就在我們三人無不感歎藏區的純淨時,想天明和朱小強終於出現在了我們麵前。

    “來晚了,來晚了。”朱小強開著一輛吉普,風騷的向我們吹了一個口哨。

    “不是說好8點嗎,你看都要9點鍾了。”剛一關上車門,李想就開始抱怨。

    “還不是怪天明,明明我們一早就出門了,他非說看到了可疑人物。結果追了半天,毛都沒找到根。”朱小強笑道。

    “什麽呀,明明是你跑得慢,腦子不靈活。我明明看到他跑進了巷子,你非說他跑進了街市。”向天明立馬還嘴。

    “什麽可疑人物?”我問。

    “就一個男的,他和我擦肩而過。正好路邊的老房子上有塊石頭鬆落,眼看就要砸到人了。我剛想出手,結果那石頭竟然憑空炸裂。”

    向天明說,當時周邊也沒多少人,大部分都是當地人。唯一可能出手的就是那個和他擦肩而過的男子。

    隻有他才有那種氣質。

    “石頭自己炸裂?”

    “嗯,碎成了幾塊!”

    “那顯然不是人力可為。”

    “我也這麽想的,所以我懷疑他是知白的人。”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覺得知白是一個邪惡勢力。

    這麽說好像也不對,畢竟長生庫和他做的是同樣的生意。

    我應該換個說法,其實一直以來我都覺得知白做事兒挺沒底線的。可是不管是上次的地震,還是剛才向天明說的出手相助,我發現其實知白裏麵也有那麽幾個好心人。

    “知白的人出現在藏區,而且還是林芝,肯定和製約陣有關,對了,你們來了這麽久,有沒有發現什麽線索?”我問向天明兩人。

    “說起這事,大家一起來參謀參謀。前段時間我發現一列車隊,本來這個也不算稀奇事,但是我們卻發現車裏坐著一個男人,他頭上都盤著長長的黑帕,戴一種銀耳環,腰挎砍刀。”

    向天明說,這樣裝扮明顯不同於我們傳統意義上看到的藏族人。後來在當地人的介紹下,才知道他們叫僜(Deng)人。

    僜人俗稱“僜巴人”,分布於藏區察隅縣西部和中國藏南地區東部,即喜馬拉雅山脈以東、橫斷山脈西部、雅魯藏布江的支流杜來河流域和察隅河流域等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區(崗日嘎布山脈西支和米什米山地)。

    僜人,是藏區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族群。他們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實行一夫多妻製,由於人口實在太少,所以尚未列入華夏56個民族中。

    僜人?

    說實話,我是第一次知道這個民族。

    也可以說,第一次知道這個部落。

    “你是懷疑知白深入了僜人群居的部落?”我明白了向天明的意思。

    “是的,僜人。70年前,絕大多數僜人居住在深山老林,過著非常原始的生活。藏區民主改革前,僜人備受歧視,被蔑稱為“猴子”、“野人”,有人把僜人稱為“米什米人”,意思就是“不開化的人”。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生活。”

    朱小強解釋道:盡管現在僜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他們和外界的接觸依舊不多。所以僜人和漢人走在一起,而且還坐在一輛車上的情況,更是少之又少。

    雖然向天明這個發現並不足以證明知白就在僜人部落,但是米譫曾說過,隻有看不到的疏忽,而沒有看到了卻錯過的遺漏。

    所以,這個線索不容錯過。

    “僜人一般生活在哪裏?”我翻出林芝地區的地圖。

    “這!”向天明在地圖上點了點,我一看,這是察隅縣。

    “呃……一個神秘的地方。”

    察隅,我在搜集資料的時候就多多少少有點了解。它地處西藏東南邊陲,與緬國、印國兩國接壤,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0%,珍貴林下資源、珍稀保護動物品種繁多,偌大的縣轄區僅僅居住了3萬來人。

    這裏屬橫斷山脈西段地帶的藏東南高山峽穀區,是典型的高山峽穀和山地河穀地貌。

    穀地海拔南部邊緣隻有1400米,而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十多座,最高峰為6740米的梅裏雪山。

    它由於南受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北有德姆拉雪山天然屏障保護,氣候既有青藏高原的特色,又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獨特的亞熱帶氣候,造就了察隅“一山有四季,四季不同天”的神奇自然景觀。

    之所以我要把察隅介紹得這麽清楚,就是為了讓大家明白,除了已開化地區,它大部分麵積都足以用“險地”來形容。

    如果老爹真的被囚禁在這,恐怕我們就是把山翻個遍,說不定都聞不到一絲他的氣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