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三分天下
字數:3660 加入書籤
而始皇帝離世後,異能世界的統治者位置再次懸空,正當大家還在推選新的異能首領時,天下開始大亂。
對於這段曆史,我在曆史書上看的可不少。
秦朝二世暴虐,趙高專權,秦失其鹿,天下共擊之,誰都有機會,於是進入了諸侯軍閥混戰的時代。
諸侯軍閥混戰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陳勝為王”階段,這階段從前209年大澤鄉起義至前208年陳勝滅亡。
前209年陳勝吳廣發動了大澤鄉起義。在陳勝感召下,各路豪傑紛紛割據,包括:
——陳勝部將:陳勝部將武臣割據趙地,在張耳陳餘鼓動下自立為趙王;韓廣割據燕地,自立為燕王。
——六國宗親:項梁項羽以江東子弟兵為根基,起義於吳地,殺郡守殷通;陳勝部將周市入魏地,立魏王咎;齊宗室田儋自立為齊王。
——地方豪強:沛縣劉邦自立為沛公起義;淩縣秦嘉、銍縣董緤,符離朱雞石,取慮人鄭布、徐縣丁疾、高陽人酈商、東陽陳嬰等,這些人要麽是小官吏,要麽是農民,都借此而起。
豪傑不聽陳勝號令,也有不少自立為王,但總體上還是統一在張楚旗幟下,尊陳勝為王,這是一個鬆散的名義上的聯盟。
由於陳勝驕奢淫逸,不得人心。起義旋於前208年為秦將章邯撲滅。
就在這一個階段,異能世界開始出現了分歧,有人覺得這個天下好不容易大一統,作為異能世界的人,就算不阻止豪傑割據,但也最好不要站位。
簡而言之,就是把一切交給時間。異能人士不得再插手俗世之爭。
可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諸侯割據進入第二個階段“楚懷王共主階段”。這階段一直持續前207年到秦朝滅亡,項羽進鹹陽,行分封製。
項羽叔父項梁借著項燕後人的名聲,一呼百應,成為起義領袖,此外還有英布、蒲將軍的刑徒加盟,更壯大了項氏實力,項梁又采納了範增的計策,以熊心為楚懷王,成為義軍共主,團結了義軍。劉邦在豐縣受挫後,投靠項梁,項梁撥與五千兵,成為劉邦崛起的軍事基礎。這階段各路義軍都紛紛在張楚旗幟下,少部逆流被誅滅,如秦嘉和景駒。
這階段是反秦聯盟,凝聚力比“陳勝為王”階段要好得多。
項梁因輕敵於前208年戰死,楚懷王想用宋義來奪回義軍權力,然宋義又為項羽所殺。自此義軍領袖變成了項羽和劉邦。
劉邦、項羽約定了“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劉邦先入關中,滅亡秦朝,約法三章,善待百姓;項羽於巨鹿之戰擊潰章邯,坑殺了秦降軍二十萬;又殘破秦都,民心盡失。
在這一階段,異能世界的矛盾開始被激化。原因很簡單,亂世出英雄,所有人都想在亂世中取得一席之位。
於是便出現了很多普通人開始典當自己的各種氣運,有的典當了自己的愛情換取兵權,有的典當了自己的親情換取了身手,有的上進了自己的家財換取了官運,有的甚至點到了自己的子女親人換取了統治地位。
本來對於異能點當鋪來說,這正是一個大力發展自身,爭取各種優質典當物的好機會。
可是大家忽略了一個問題。
天下隻有那麽大,割據勢力隻有那麽多。人人都想當官,人人都想當人上人,每個人都換取自己能夠一呼百應,每個人都換取自己能夠萬人之上。
結果導致,10個人裏麵有9個人就做著當權者的夢,可是這個世界當權者隻能有一人。
所以,為了扶植自己所看重的那個人,異能世界開始出現了分崩。
有人支持項羽、有人支持劉邦、有人支持義軍,有人支持張楚等其他勢力。
終於,異能世界也因為俗世的割據分成了幾派。
而在這個過程中,長生庫和知白的雛形開始出現。長生庫支持的是劉邦,知白支持的是項羽。
於是,在異能世界的再次插手下,秦末諸侯割據進入了第三階段:楚漢相爭階段。
《鎮妖博物館》
這階段從前207年到前202年,是項羽和劉邦兩大軍事領袖的爭端,各路諸侯要麽聯項、要麽聯劉,必須站隊。同時項羽和劉邦也在兼並各路諸侯。
首先造反的是田榮彭越,田榮彭越殺田市、田都、田安,一統三齊;陳餘投靠田榮,驅逐張耳,與趙王歇聯手,自立為代王。於是項羽出兵討伐田榮彭越。
前206年,劉邦趁著項羽東征時機,以韓信為將,暗渡陳倉,還定三秦,逼死章邯,逼降司馬欣和董翳。
前205年項羽殺義帝,滅田榮。劉邦以為義軍複仇為借口,向項羽宣戰。而各路諸侯紛紛站位,形成兩大聯盟,項羽陣營和劉邦陣營。
項羽陣營: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燕王臧荼、番君梅萼
劉邦陣營: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常山王張耳、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魏王豹、塞王司馬卬、陳餘、彭越。
其實,在這一階段,劉邦陣營的諸侯占多數,但實力不如項羽陣營。
兩大陣營爆發第一場大戰——前205年彭城之戰,劉邦先勝或敗,項羽先敗後勝。親劉邦諸侯或戰死,如司馬卬;或重投項羽聯盟,如塞王欣、翟王翳、魏王豹。
此後,劉項相持於滎陽成皋持久戰。為了扭轉局勢,劉邦派韓信於黃河以北開辟第二戰場,開啟一波兼並。
韓信和張耳所向披靡,殺魏王豹、趙王歇、代王陳餘、齊王田廣、塞王欣、翟王翳,魏趙齊地平定。
在此過程中,劉邦陣營形成了新的諸侯韓信、彭越和韓王信。項羽陣營的諸侯也紛紛改投劉邦,如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吳芮、番君梅鋗、燕王臧荼等,項羽成為孤家寡人(臨江王共敖及其子共尉還忠於項羽)。
202年劉邦撕毀鴻溝和議,於垓下一戰擊殺項羽,奠定了漢朝四百年基業。
這是我們熟悉的曆史,但是殊不知,這背後竟是長生庫和知白的鬥爭。而長生庫之所以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和一個人有著重大關係。
這個人就是時間使者,他當時和長生庫統一了展現,而正是因為他的力挺,讓當時的長生庫殺出了一條血路,收獲了足夠多的五行之力,最終讓長生庫力壓知白取得勝利。
在本文開篇我就說過,長生庫很特殊,隻有少數幾種血脈的能人才能讓其認主,不僅知白當鋪很強大,而且還有另外幾種血脈的傳人也眼熱長生庫掌櫃一職。
而這其他幾種血脈就包括時間使者的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