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481:前仇舊恨一朝算(六)

字數:2928   加入書籤

A+A-




    這是一場怎樣的對峙?因為一個無端失去的孩子,十一姨娘終於拉開了與大太太的鬥爭,來勢凶猛勢不可擋,交手還沒兩個回合,鬱惟章居然就要休妻,無人知道十一姨娘對鬱惟章說了什麽做了什麽,但是大家知道,一山不容二虎,十一姨娘與大太太的鬥爭必將會以另一方慘敗而告終,而慘敗的下場,好一點被逐出府去,若是差一點便是一條白綾。
    這個世道,不管是在朝堂、後宮,還是後院子裏,都有一個通行無阻的法則,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二敗寇是不需要再繼續活下去的,他們隻能成為曆史。
    明煙微微的垂下頭,不再去看十一姨娘,她知道十一姨娘若是沒有一點的勝算是不會輕易的開啟戰爭,明煙要對她有信心,可是俗語又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太太在府裏的根基不是十一姨娘能比擬的,先期對抗上,兩人算是打了個平手,不過明煙直覺還是大太太略有優勢。
    聽到大太太落坐聲,自然是坐到了鬱惟章的身旁的圈椅上,屋子裏靜謐無聲,落針可聞,丫頭仆役們早已經退了出去,沒有傳喚誰又敢輕易地走進來,躲禍還來不及。
    鬱惟章看著大太太一身的舊衣,眼神突然變得有些朦朧起來,眼睛似乎穿越了時空又回到了自己年輕少壯之時。神色之間緩緩的就帶上了一層柔和,這些年大太太越變越強勢,夫妻二人之間的共同語言越變越少,但是大太太對這個家犧牲了很多,做了很多,鬱惟章不是一個絕情之人,對於大太太依舊保持者一定的尊重。
    可是,他萬萬想不到的是,這些年後院子裏夭折的孩子居然都與她脫離不了關係,依稀間,那溫柔愛笑的淑媛早已經沒有了蹤影。
    漸漸地從回憶中抽離回來,鬱惟章的神色說不清楚是悲是喜,看著大太太的眼神帶著複雜的流光。
    大太太坐在那裏,神色肅穆,靜靜地掃了眾人一眼,這才緩緩的說道:“二弟、三弟也來了,今兒個真是好大的陣仗。”
    淡淡的嘲諷,頓時讓鬱惟章有些柔軟的又變得堅硬起來,冷嘲一聲說道:“若不是你做的好事,我犯得著讓老二老三趕過來?”
    “我做的好事?不知道我做了什麽好事?”大太太淒厲的眼神盯著鬱惟章,有太多說不出的話堵在心頭,男人永遠不會在你年老色衰之後念及你美貌之時的恩德,他們記住的永遠是你的惡處,而你的好早已經隨著時光消失不見。
    “你故意推到架子,導致綢緞砸到了白露的身上,讓她小產,你敢說你沒做?”鬱惟章的聲音頓時拔高了聲調,臉色也變得青紫,他一直想要再添幾個孩子,雖然有了鬱陽,可是子嗣單薄並不是好事,兄弟多了才是助力,可是這樣的念想都被大太太給打破了。
    大太太冷冷的看了十一姨娘一眼,又把眼神轉向鬱惟章,這才說道:“你隻聽她說,你可曾聽我說一句?你一句話不說不問便要治我的罪,如何能服?便是縣令升堂也得問個子醜寅卯,也得對峙拿證據,做了這些年的官,你倒是越來越糊塗了。”
    明煙瞧了大太太一眼,臨危不亂,應變靈敏,字字句句之間便將鬱惟章逼近死地,的確是有當家主母的氣勢,這些年的主母不是白當的。
    鬱惟章看了大太太一眼,冷哼道:“你當真以為你能一手遮天?那天若是你心中無鬼,若不是打算好了的,怎麽會將丫頭們都打發出去,偏生在丫頭們都出後架子便倒了?世上竟會有這樣巧合的事情?那架子在庫房子不是放了一天兩天,怎麽偏偏那天就倒了?這巧合也太多了些。”
    大太太聞言,反駁道:“那架子數年沒修整過,年數一長鼠啃蟲蛀不勞壯又有何奇?老爺做官的,難道不知道,有些物件放在那裏,隻要不去動,就算是有個缺損也不會有什麽閃失,可是一旦開了門進了風,就是頃刻間傾倒在地也是理所當然的,那架子自己歪倒與我何幹?至於那些丫頭,的確是有事情要做,我又不是信口開河就遣走了,老爺不信大可以叫上來一問便知。”
    正所謂術有專攻,大太太說的這些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大家族的庫房定期就要把東西把出來曬一曬,修整修整,怕的就是好好的東西被蟲子給毀了,王府每一年還有個庫房晾曬日,這些明煙都知道的。
    聽大太太這麽說難道都是真的?真的是巧合?
    想到這裏明煙的眼神看向了十一姨娘,這個時候十一姨娘是當時唯一的在場人,她的話才有說服力,畢竟她也是受害者。
    不止明煙,大家的眼神都看向了十一姨娘顯然對這段公案,大家都是很好奇的,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十一姨娘早已經將風帽摘了下來,這時輕輕地抬起頭,那一張慘白的臉上帶著一絲淒苦,看著大太太,輕啟貝齒,說道:“太太說什麽都是有理的,婢妾哪裏敢反駁。可是婢妾有一件事情不明白,還請太太賜教。”
    大太太冷哼一聲,說道:“有話直說,莫要拐彎撞角的,我可不怎麽憐香惜玉。”
    這就是指責十一姨娘勾引鬱惟章了,讓鬱惟章顛倒是非誣賴與她了。
    好一張利嘴利舌!
    十一姨娘倒是處變不驚,毫不退讓的說道:“婢妾隻想知道架子傾塌的時候太太在做什麽?”
    這話有些古怪,細細一琢磨好像十一姨娘認同這架子並不是大太太推倒的,關鍵在於架子突然癱倒的時候她做了什麽?這裏麵的關鍵之處並不是每人都能想得到,三太太聰明剔透比二太太明白的早些。
    蘭陵今非昔比,以前是有些遲鈍,所以采用了最笨的辦法保護自己跟姨娘,如今在宋家父子的熏染下,就是一頭豬也會比同類聰明一二分。十一姨娘這麽一說,雖然不是姐妹四人裏最早明白的,可也沒有想不通,總算是大有進益了。
    二更,下一更在十點··群麽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