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基礎語文的強大

字數:4676   加入書籤

A+A-


    書香宴開宴的前一天,金寧城爆出了一個驚天大消息。

    那就是這次會試的考卷以及部分學生答卷被泄露。

    也不知道是誰有這麽大的膽子,敢把這麽重要的東西從貢院裏夾帶出來。

    朝廷方麵很是生氣,當場就封閉了貢院開始嚴查。

    可是細心的人們卻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大家在對比幾份答卷的內容之後,張玄的名字就突然火了。

    卷子前麵部分的法令和算術題,他都全部答對了。

    書法部分也沒有什麽可挑剔。

    文才部分的題目是,以柳樹為題,寫一首詩。

    而張玄寫的則是: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澎湃的黃河將邊塞孤城襯托得更加寂寥,用羌笛聲吹奏的折柳曲更顯哀怨,因為大家都知道春風吹不到這蒼涼的玉門關。

    寥寥四句,卻把邊塞駐軍們的寂寥生活以及對家鄉的思念描述得如此生動。

    據說,那些家裏有孩子當兵的父母們,在看到張玄的這三首詩後,紛紛忍不住落淚。

    一時間,張玄的這首詩竟在短期內成為金寧城流傳度最高的詩。

    連帶著他之前所做的詩,一個“詩聖”的稱號竟然在張玄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直接扣在了他的頭上。

    一些被他的詩打動的百姓開始自發到他家門前給他送禮物,甚至要讓自家的孩子拜他為師。

    張玄被這突如其來的名氣嚇了一跳,但他不知道的是,這還僅僅是一個開始。

    因為張玄的答卷,不論是前期的基礎知識還是後期的作詩和政論,都是極為優秀。

    以至於讓大家開始把矛頭指向貢院,認為這次會試,一定有人徇私舞弊。

    一些狂熱的詩歌愛好者開始到官府門前聚集,為張玄擊鼓鳴冤。

    當地的縣衙也聽到了消息,認為這個事情十分棘手,甚至不敢開門接案。

    最後,還是張玄親自出麵勸說,一群激憤的人這才作罷。

    隻是這件事的影響,卻波及了很多人。

    啪!

    劉臣已氣得直接把手裏的茶杯砸在地上摔成碎片,

    “盧大富受傷的事情怎麽現在才過來報?還有,這貢院裏考卷泄露的事情,查出是何人所為了嗎?”

    跪在地上的手下心虛到頭都不敢抬,忙解釋說,

    “盧大富似乎是受到了什麽人的威脅,在周子易公子家的私宅休養了好幾天才敢讓手下來傳消息。至於貢院.”

    其實手下是想說,他根本沒有查到考卷是怎麽泄露的。

    但是考慮到劉臣已會遷怒於他,所以思來想去,他便磕磕絆絆的解釋說,

    “貢院的事情還在調查中.”

    啪!

    這一次,是劉臣已狠狠的打了手下一巴掌的聲音。

    “還在調查?你們這群廢物,這金寧城的百姓都快要寫陳情書為張玄翻案了,你們還在調查,我養你們有什麽用?”

    手下的嘴角即可就被打的流出血了,卻不敢多哼一句,忙磕頭道,

    “是屬下沒用,是屬下沒用!”

    “還不快滾出去接著查!”

    劉臣已氣到頭暈,如今他年事已高,本因找到個清淨的地方頤養天年。

    但是張玄卻成為了他的一塊心病。

    原本,他是想通過盧大富的打壓,一點點把他逼死。

    卻沒想到他卻突然和何家二小姐搭上了線,並且把生意做到了金寧城。

    如果他在勢力逐漸壯大後開始調查當年他父母的死因,那麽結果就麻煩了。

    “看來,一個盧大富是不夠了,我得再調幾個人來,一定想辦法把他趕出金寧城。”

    劉臣已看著牆上掛著的那幅描述朋友之間深厚友誼的柳下飲酒圖,竟感受到內心滿滿的恐懼.

    紀塵儒這邊,手裏拿著徒弟的新詩,歡喜得嘴角都要撕裂了。

    盡管這樣,他還是那首詩品讀了一整天,一邊品一邊稱讚,

    “嗯,果然是好詩!意境悠遠、堪稱一絕啊!”

    站在一旁伺候的管家一臉疑惑。

    這話在他品讀張玄的其他詩的時候,好像也說過吧。

    哪有人能做到每一首詩都讓人拍手稱絕的?

    看來這紀先生應該也是愛徒心切,有些誇大其詞了。

    殊不知,這還真不是紀塵儒誇大其詞。

    誰也不會知道,依靠《基礎語文》的張玄有多麽強大。

    幾千年的古代曆史,眾多詩歌的精華都被收錄在這本《基礎語文》之中,這區區一個大康王朝,誰能與之相比?

    書香宴如期舉行,張玄姍姍來遲。

    據說是在來的路上被幾個狂熱的學子給攔住了馬車,死活要拜入張玄的門下讀書。

    周圍的百姓聽說是張玄來了,也趕緊過來圍觀,想看看這個滿負盛名卻遭到不公對待的才子到底長什麽樣子。

    有一位老人更是哭著要張玄把他的詩寫在他的家書裏,說要寄給遠在邊關的兒子。

    場麵一度失控。

    好不容易趕到書香宴,張玄還以為自己能稍微喘一口氣。

    卻沒想到,自己不過是從換了一批圍觀群眾而已。

    在場商人們的熱情,完全不亞於剛剛在大街上攔馬車的學子們,隻不過他們更關心的是張玄的婚事而已。

    “張公子,你的詩簡直寫得太好了,我女兒拜讀了以後就說非你不嫁!”

    “張公子,最後一名怕什麽,沒有人可以掩蓋你的才華。跟我女兒結婚,你寫詩,我幫你整理出成書籍流芳千古。”

    “張公子,考慮下我女兒吧,跟我女兒結婚,以後孩子還是跟你姓!”

    誰也沒想到,本次會試上榜的最後一名,竟然成為了眾人爭搶的香餑餑,也算是金寧城一大奇聞了。

    而此時遠遠看著張玄,雙眼裏溢出酸氣的三個年輕書生,正是這次會試的前三名:高繹、陳古和汪寧。

    “哼!不過就是寫了一首詩而已,怎麽能以此就認為我們的學識不如他?”

    陳古恨恨的說。

    身為正六品京府通判的兒子,陳古的家世背景在眾多官宦子弟當中是比較低的。

    所以他一直在刻苦讀書。

    原本他以為這次會試甲磅第二會徹底改變他在家裏的地位。

    沒想到,一切都因為張玄的出現而改變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