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可真是有通天的本事

字數:3898   加入書籤

A+A-


    金鑾殿——
    南皇位於禦座之上,臉色有些陰沉,不怒自威。
    “華年,孫則義貪墨糧餉一案,可有進展?”
    上官華年一揖手:“稟皇上,派遣到軍中的勇平侯等人已經查清此案,作為證物的賬簿書信都已封存在大理寺,相關人等也已經緝拿歸案,確是鐵證如山。”
    南皇拍案而起:“朕就知道!這膽大包天的狗賊,和他那個貪生怕死、好大喜功的弟弟如初一轍!他現在何處,可帶回京都了?”
    上官華年不緊不慢道:“孫則義一開始還負隅頑抗,阻止使臣探查此案,待到知曉物證人證皆已歸案後,便絕望自裁了。”
    南皇皺起了眉頭,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死了?”
    上官華年點點頭:“我的人前去捉拿之時,他已經割下了自己的頭顱。”
    “哼,道便宜他了,命人將他的屍首燒了,頭顱懸於軍中的軍旗之上,讓所有的將士都可唾棄他!”
    太子見皇上這般盛怒,連屍首也不允許入土為安,想到這孫則義還有早前自裁的孫則凱皆是自己的嫡親舅舅,嚇得心驚膽戰,連忙將頭垂的更低了些。
    同樣膽寒的禮部尚書孫則文越席而出,跪倒在地,手上還捧著一本奏折,誠惶誠恐道:“啟奏陛下,家父昨日已受到訊息,得知此案始末後也是震怒異常,已經請孫家各位宗親代開祠堂,將孫則義、孫則凱二人於族譜中除名,一應子孫後代,皆不可以孫家人自稱。”
    皇上冷哼一聲:“他倒是會掐著時間。”
    孫則文豈能聽不出皇上話中的譏諷之意,趕忙俯得更低了譏諷,生怕讓皇上遷怒了。
    皇上倒是沒有再說,讓王祥下去接了請罪折子,孫則文輕手輕腳的爬起來退回了隊列之中不敢再吭聲。
    還不等他鬆口氣,上官華年突然浮起一絲古怪的笑,不疾不徐道:“不過此案,卻有個意外之喜。”
    皇上心下暗喜,連忙道:“什麽意外之喜。”
    上官華年戲謔地掃了太子一眼:“前去調查的人核查信件隻是,發現有一封信件墨跡還很新鮮,落款雖是無名之輩,但筆跡卻與早已畏罪自殺的壯武將軍孫則凱如出一轍。”
    皇上眯起了眼睛:“你是說,孫則凱沒死?”
    上官華年頷首:“送信之人在被嚴加拷問之下吐露了孫則凱的藏身之處,此時已經被捉拿歸案,就羈押在我府上。”
    皇上聽聞竟是這奸賊竟還苟活於世,勃然大怒,狠狠摔了茶盞,大聲道:“放肆!這狗賊!竟敢欺君罔上自此。”
    太子邊上的二皇子突然一聲嗤笑:“三弟,你舅舅可真是有通天的本事啊。”
    聲音不大不小,卻恰巧能落到皇上的耳中,果不其然銳利的目光就落到太子身上。
    沒想到這一波未平一波未起的,竟都是衝著自己背後的孫府來的,太子本來就畏畏縮縮著噤聲不語,沒想到卻被這個二皇子一語道破他和嫌犯的關係。
    忍不住對二皇子怒目而視,此人狼子野心誰人不知,明明是個宮女所出的卑賤皇子,卻偏偏自以為乃是現存皇子中最年長之人,妄圖以長子自稱,簡直荒謬!
    二皇子卻甚是得意,嘴角不自覺地扯著。
    南皇臉色凶狠地可怕,冷笑一聲:“好個孫賊,連天牢都能暢通無阻,還能隨意找個替死鬼糊弄朕,如此欺君罔上,目無軍紀,簡直該當誅九族!”
    此言一出,眾臣皆是神色大變,若是誅九族,豈不是連孫國公都要落罪問斬了?
    與孫家淵源頗深的世家大族還是不在少數的,這其中情分還是小事,關鍵是內裏許多汙糟事難以見人,因此多少都有些把柄握在孫家手中。
    許多大臣紛紛出列:“還請皇上息怒,此事雖是罪大惡極,但還難說是否有孫府的其他人等牽涉在內,孫家畢竟出了許多文臣武將,對南國貢獻不小,若貿然讓他們無辜連坐,未免有失公允。”
    “是啊,皇上,孫府人丁興旺,國之棟梁不在少數,如此這般覆滅,怕是要動搖國本啊。”
    “是啊,皇上還請三思啊,孫國公為國鎮守邊疆數十年,沒有功勞也由苦勞啊,若是為了其子的悖亂行徑就被罷官殺頭,怕是要含了沙場將士的心啊。”
    “請皇上三思。”
    其實皇上說出這樣的話一半是暴怒難忍,一半是震懾他人,挫一挫孫係官員的銳氣,省得一個個仗著孫國公的淫威目中無人,不可一世的讓人生厭。
    現在滿朝文武跪了大半求他息怒,他自然就順著台階下了。
    “大理寺卿何在?”
    “臣在。”
    “不管用什麽手段,我要你一日之力盤問出此事的來龍去脈,何人經手,何人打點,何人利欲熏心,皆要清楚,決不許又漏網之魚,知道嗎?”
    “臣遵旨。”
    大理寺卿擦了擦腦門上的汗,時間這般緊湊,看來得上重刑了。
    不過堪堪日暮西垂,大理寺卿便帶著一疊卷宗前往禦書房麵聖。
    “啟奏皇上,此事已經查清,乃是有人買通了獄卒頭子,通過他打點了天牢裏的獄卒,將一名死囚裝扮成了孫則凱的模樣,用腰帶吊死在了牢房內,而真正的孫則凱,則是換上了獄卒的衣物,在換班之時逃了出去。”
    大理寺卿咽了口唾沫,順便在心裏再組織了下語言,盡力將自己的過失降到最低。
    “由於天牢內光線昏暗,孫則凱又在天牢裏受了刑,髒亂不堪,是以未能看出端倪。”
    皇上卻沒空追究他的失察之罪,蹙眉道:“何人如此大膽,連天牢也敢買通?”
    大理寺卿連忙道:“買通獄卒之人乃是昔日的孫貴妃,如今的寧妃娘娘身邊的女官陶素心,人已經捉拿歸案,對買通獄卒假死放走死囚一事供認不諱,稟招供出此事的主謀乃是寧妃娘娘。”
    皇上卻像是有些失望:“隻是她一人所為?”
    大理寺卿擦了擦腦門上的汗:“孫則凱罪犯欺君,又葬送五萬將士,斷無保住性命的可能,寧妃娘娘不忍胞兄為此丟了性命,這才鋌而走險。”
    皇上一拍岸幾:“好你個孫懷柔啊,後宮幹政不夠,竟還這般枉顧律法,當真是目無君上,目無法紀!”
    猶不甘心道:“太子可有牽涉其中?”
    大理寺卿豈能不知皇上再三探問是何意思,隻是太子位高權重,他也斷不敢冤枉啊。
    “稟皇上,臣已經細細盤問了涉案之人,皆表示未曾將此事知會過太子。”
    南皇定定地看了他一會兒,隻把他盯得冷汗涔涔,方才猛地往龍椅上依靠,眸光驟斂。
    “既然如此,就將貞妃廢為庶人,賜一杯鴆酒吧。涉案的獄卒、宮婢,統統殺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