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代州祠

字數:6154   加入書籤

A+A-


    謝必清在與穆寧戈說了之後不久,董祈就帶領一部分燕州軍隊從南邊近潼州的地方回來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大軍歸來,對許多燕州百姓和普通兵卒而言,都是一個極好的信號。代表燕州周邊有可能會影響到燕州的安寧的戰事的結束,代表著他們需要提心吊膽的擔憂日子暫時告一段落,代表他們又可以擁有一段在這個已經開始混亂不堪的世道中安穩活著並努力活得更好的時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在燕州的高層之中,氣氛卻是隨著董祈的歸來愈發緊張起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倒是與穆寧戈並無瓜葛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雖然在燕州之內,尤其是作為主城的丹陽城內,對於穆寧戈這個女將的流言和議論在莊茗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幾乎可以說是一日也沒有淡下來過。可在燕州的高層之中,在對穆寧戈的女子身份早有定論後此時更為關注的也是事關燕州即將迎來的風雨。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就像那日謝必清對穆寧戈說的,從潼州領大軍回雍州皇城去的大將軍陳靈鋒,不會放過礙了眼的燕州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武將們沒有放鬆練兵,而謀士們更是頻繁聚到李瑉的議事堂推測朝廷可能會有的動作,和燕州能做的應對手段。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在這個高層風聲鶴唳,民間卻一派安穩的氛圍下,穆寧戈連續兩次在家門口看到董祈的身影。謝必清沒有說錯,董祈跟莊茗不同,至少從董祈會常常上門來找趙楓譚的舉動看,董祈與趙楓譚相交顯得更用心一些。最關鍵的是,在董祈回來之前莊茗已經知道趙楓譚對穆寧戈態度中立甚至隱隱肯定,更是與穆寧戈的家人交好,因而對趙楓譚已經有些不滿,在上一回穆寧戈去找謝必清還看到陸仁宇的時候,陸仁宇還提到過他無意中撞見了一次莊茗與趙楓譚的爭執,自然,爭執話題的開端就是穆寧戈。那會兒陸仁宇忍不住對著謝必清和穆寧戈兩人感慨了一句,莊茗對穆寧戈的抗拒和反對,已經有些瘋魔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董祈也沒有因為莊茗的關係疏遠趙楓譚,很是讓穆寧戈刮目相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董祈對於穆寧戈的態度說起來其實與趙楓譚類似,都是尊主公之命承認了穆寧戈這個女將的身份和地位,不論是明麵上還是暗地裏都沒有做什麽,至多隻是私下裏碰見的時候董祈的態度比原先更為冷淡,但倒也從不至於無視或者冷嘲熱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董祈是燕州武將中的第一人,在他歸來後作出這番態度表示後,穆寧戈開始覺得自己在軍中,尤其是自己和閆濤麾下之外的將士那裏,要比先前處境好上了不少。這一點稍顯粗心的閆濤沒有什麽感覺,但閆濤之外的其他人都察覺到不少,就連先前不鹹不淡的周文聰也與穆寧戈關係緩和了不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不過周文聰與穆寧戈關係緩和,除了為此頗為憤怒的莊茗外,還有那麽一些人惴惴不安。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比如穆寧戈從代州帶回來,卻是歸入了周文聰麾下的林漁和錢牧。尤其是林漁,畢竟錢牧從一開始就決定遠離穆寧戈,而林漁卻是一開始要追隨穆寧戈卻偏偏在穆寧戈女子身份暴露之後,馬上轉頭投奔周文聰的那個。先前周文聰和穆寧戈雖不算交惡但也並不算友好的時候還好些,如今兩人關係顯見得隨著董祈的歸來和表態而緩和,那麽林漁和與林漁一樣當時轉投的代州將士的處境就一瞬間尷尬了起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正如眼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大多數時候穆寧戈跟林漁錢牧等人是很難碰到的,自然這其中也有林漁他們會有意避開穆寧戈的關係。但今日這會兒迎麵撞見,卻是兩邊都沒有想到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穆寧戈身邊跟著穆小鴻,而另外一邊除了林漁和錢牧之外還有穆寧戈要熟悉得多的宗鎮。他們五個人撞見彼此的地方,正是才建好不久的,為代州守邊陣亡將士們建起的立了石碑的祠堂。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是當初在代州的時候穆寧戈就承諾過的事,燕州並未食言,在大部分回到燕州,潼州那邊戰事還未徹底止歇的時候,燕州便從主城丹陽城開始立起石碑建起祠堂。在篆刻石碑之前,幾乎所有被從代州帶來的將士兵卒都有被細細詢問過,努力回憶一個個或清晰或已經模糊的名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這項工程說大不大,說小卻也不小,因為這時候大多數的祠堂都是宗族所建,燕州建的這個因其特別,在工程進行的過程中引來了不少百姓圍觀,在不用練兵的日子裏,代州來的將士們有不少時常會過來幫忙做些雜活,搬運石料,漸漸的燕州內也會有些百姓主動過來幫上些小忙,這便讓這立著數個石碑,如碑林一樣的古怪祠堂,比預期要完工得早上許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穆寧戈在這祠堂完工,正式開放前與孟佑一起來過,之後便是今日,也算是突然想到過來瞧瞧,不想撞見了林漁他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林漁錢牧和宗鎮都是時常來這兒的,有時自己來有時會結伴一道,也隻有在這個時候原本因為宗鎮選擇了穆寧戈和林漁和錢牧兩人投向周文聰的事而產生了一點兒裂痕的關係,會再短暫地恢複到曾經的地步。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三人明顯是來了有一會兒,每個人身上都染了濃重的香燭的之氣味,甚至林漁的眼睛都還有點兒泛紅,他們看著正要離開,隻是在祠堂大門外遇到了穆寧戈和穆小鴻,一時間先前的心緒全被打斷,錢牧低著頭不敢看過來並隱隱地往林漁身後躲,林漁雖然沒有動彈但渾身僵硬也是把目光投向了地麵,穆寧戈沒有太注意轉而去看宗鎮了,倒是穆小鴻注意到林漁臉色泛紅露出些尷尬外的羞愧之色。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宗鎮是三人中唯一表現正常的,在最初的驚訝之後很快平靜下來。林漁和錢牧方才稱穆寧戈為“穆將軍”,而宗鎮卻是自然地對穆寧戈抱拳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將軍,穆副將。”宗鎮臉上一貫沒有過多表情,身體隨著抱拳的動作微微一動正好擋在了穆寧戈和林漁之間,而後伸出一隻手向祠堂內示意“將軍要進去瞧瞧麽?末將常來,算是熟悉,可要末將陪同?”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穆寧戈看了一眼宗鎮換了的站的位置,但什麽都沒說,隻抿著嘴微微笑了笑而後點了點頭,抬腳便跨過門檻朝著裏麵走進去。穆小鴻雖然多看了一眼林漁的麵色,但也沒有耽擱很快跟了上去。而宗鎮在跟上進去前回頭特地又看了一眼林漁和錢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祠堂建得並不算多麽精致,寬敞得很。一進大門的影壁上是陸仁宇親手為在這裏留名的代州將士寫的頌詞,繞過它,寬敞的院落左右兩邊都立著一人多高的碩大石碑,左右各六個立了一共十二個,石碑正反麵都刻滿了名字,但又不僅僅是名字。凡是還能被回憶起來的生卒年月,守衛代州北部邊關的年歲,都會被用小些的字刻在名字之下。讓那許許多多樸素的多會重複的名字染上了更生動和豐滿些的色彩。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他們都曾是一個個鮮活的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正前方的殿內也是立起的數個石碑,隻是比外麵的要小上許多,卻也多了不少。每一個上麵都隻刻了一個人的名字,下麵的小字卻多了不少。最中間的那一個,正是代州牧劉維希的名字,與他的石碑立在一處的還有甘楠城,杜津等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還有一塊看起來比劉維希他們的都新上一些的小石碑。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上麵刻著張天元的名字。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張天元的死訊,是一個月之前祠堂已經完工的時候傳到燕州的。為穆寧戈他們大部隊斷後之後,帶領殘兵在代州的土地上往來奔走,截殺應戰闖入代州土地的蠻族戎羌。沒有援軍沒有補給,從一開始,張天元打的就是赴死之戰。他終究還是在他最愛的那片土地上流幹了最後一滴血。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消息傳來的當晚,穆寧戈與孟佑不約而同地在城外向北的方向擺了酒水。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祠堂之內立石碑篆刻這些人的功績,隻為讓人瞻仰銘記,起初倒確實並未有其他想法,因而在這裏並沒有設香爐香案。但此時這祠堂已與穆寧戈第一次來看時大不相同,每一個石碑底下都擺上了一些香燭之物,還有些放了做好的衣裳,看起來烙了沒有多久的餅子,或是路邊新開的野花。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此時祠堂內還有些人在,除了像林漁他們這樣的原代州的將士三三兩兩結伴而來,也有許多代州過來的百姓在某一塊石碑底下一邊燒著紙錢一邊抹起了眼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當年戰死的兄弟們,或是葬在了代州北邊,或是……根本沒有能夠收斂屍身的。大家從代州來燕州算是逃命,匆忙之間什麽都準備不得。來了燕州之後反而能有這樣一個地方……讓大家能結伴祭拜兄弟和家人,大家都很感激主公,還有將軍。”宗鎮在穆寧戈身後輕聲說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祠堂,自然是身為主公的李瑉下令建的,但有關這些的承諾,卻是當初還在代州的時候穆寧戈給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穆小鴻往四周看了看,有不少瞧見了穆寧戈進來的人都略有點兒激動的模樣,隻是也沒有貿然上前,隻遠遠地朝著穆寧戈行禮,還帶著淚的臉上扯出一個真心的笑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穆小鴻看著這祠堂裏的代州來的百姓的模樣,又回想了一番她們走在丹陽城街道上時那些燕州本地的百姓的模樣,忍不住輕輕一歎。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如果……就好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穆小鴻看著穆寧戈對這些百姓們絲毫沒有不耐煩地一一回禮的背影,慢慢勾起嘴角。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她相信,她的小姐,一定能夠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