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獎勵

字數:6354   加入書籤

A+A-


    “恭喜你啊,蘇洵,這次行動你可是立了大功!”

    回到駐紮地後,月亮行動的總隊長林國法這樣對蘇洵祝賀道。

    “謝謝林隊長,這是我應該做的。”蘇洵謙虛地說道。

    “哈哈,如果我們所有的靈能者都能有像你這樣的覺悟,我們唐國何愁不複興啊。對了,還要謝謝你救了陶軍。”

    畢竟陶軍是稀缺的A級靈能者,如果這次行動導致陶軍的犧牲,身為行動總隊長的林國法肯定要負一定責任。

    “林隊你太客氣了,那陶軍隊長現在怎麽樣了?”

    林國法誤認為蘇洵是在關心陶軍,連忙安慰道:“戰鬥結束後,陶軍就馬上送回京城最好的醫院進行救治了,你不要過度擔心。”

    我擔心個毛線?!

    “林隊,陶軍隊長少了一隻手,對他的實力會不會有影響?”

    蘇洵的人生是開掛的人生。不說別的,體內多出來的四條混沌經脈就能完全代替、超越結印的作用。所以蘇洵想問下同樣是普通人的林國法,來佐證自己的想法。

    “那肯定了,陶軍的手速一直是他引以為傲的優點。如今隻能用一隻手解決了……”

    聽到林國法的回答,蘇洵差點以為他在開車,好在林國法後來還是圓了回來。

    “蘇洵,你也知道靈能者結印會增加體內靈能的回路,有助於戰技的威力和釋放的速度,而現在陶軍隻能用一隻手,顯然是沒法做到了。”

    想到結印的重要性後,林國法搖搖頭繼續說,“我看陶軍以後的實力,可能要降級了。”

    “哦,這樣啊。”蘇洵愁眉苦臉地說道。

    心裏自然是神采飛揚地感歎:“就很棒!”

    ————

    隨著國外靈能者勢力的撤出,向美和支持她的主要成員陳中、郭明、蘇昌都被順利地押解到了京城,月亮島行動算是真正的順利完結了。

    唐國京城,靈能學院,會議廳。

    會場重新被人員填滿,那些原本屬於出征者的位置,默默坐上了新人。不過這次,蘇洵被安排坐在了座位的前排。

    靈能局局長孫連英再一次坐在了主xi台,成為月亮島行動表彰大會的主講人。

    “同誌們,我很榮幸再次坐在了這裏,為大家慶功。你們是唐國的英雄,是人民的英雄!

    但在表彰之先,讓我們一起為在這次行動中英勇犧牲的戰士默哀……”

    孫連英說完率先低下了頭,閉上眼睛,開始默哀。

    孫連英的行動也感染了會場絕大部分人,讓整個會場凝聚了一股悲壯的氣氛。

    蘇洵也很感動。

    為國犧牲,是可敬的。

    孫連英繼續略帶沉重的心情介紹說:“這次月亮島行動,出征人數250名,回來的隻有165名。

    其實這次行動真正參與戰鬥的隻有1到4組,總共140人。5、6兩組基本沒有經曆戰鬥,更別提留在最後的應急組。

    而真正參與戰鬥的140名靈能者中,活著回來的,隻有55人,存活率不到40%。

    當然聚集在月亮半島的敵國靈能者,逃走的也不到一半,大概20名左右。不過,其中大部分靈能者是最後撤離的時,被擊殺的。

    由此可見,敵國靈能者的綜合實力要比我國的要強得多。”

    孫連英說到這裏的時候,參與戰鬥的靈能者都開始陷入了回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駁這個讓人沮喪的事實。

    “不過,這是情有可原的。我們從被抓捕歸案的向美口中得知,伽羅國早在5年前就發現了遺跡!”

    孫連英的話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台下瞬間響起了熱烈的討論聲。

    “咳咳,同誌們,請靜一靜,靜一靜。先讓局長把話說完。”

    剛剛在旁邊主持的軍官實在看不下去了,出麵提醒道。被軍官提醒的靈能者,漸漸停止了議論。

    孫連英繼續說:“這聽上去的確不可思議,但我們覺得向美的話還是可信的。所以這次我們的同誌在戰鬥中吃了不小的虧。

    因為敵人比我們更加了解靈能,對戰技的掌握和使用更加熟練,對靈能者的戰鬥更有經驗。

    而我們的同誌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還能打贏這場仗,打出這樣的成績,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值得表揚的!”

    孫連英說到這裏,帶頭站起來為參加了月亮行動的戰士鼓掌。

    有了孫連英的帶頭,主xi台和靈能學院的學生都站起來為坐在前麵的月亮島行動參與者獻上了最熱烈的掌聲。

    “所以,現在我們就來好好表彰一下大家,特別是在這次月亮行動中有表現突出的同誌。”

    要說功勞。其中,功勞最大的,也許不是蘇洵,但表現得最亮眼的絕對是他。

    第一個衝進國會廳,生擒向美。立下頭功!打出了唐國人的威風和氣勢,讓向美顏麵掃地。

    獨自一人和軍火小隊周旋,還抓住機會反殺了一人。

    最後在大會堂建築倒塌的瞬間,順利地保住了向美,讓她能夠押到京城受審,讓月亮行動有了完美的收官。

    當然蘇洵的戰功還包括,大會堂倒塌時,蘇洵救下了10名唐國靈能者。

    行動結束後,蘇洵行動小隊的成員沒有減員,也沒有受重傷。

    根據蘇洵行動小隊成員的戰技報告,蘇洵一人獨戰敵方8人小隊,手刃6名靈能者,其中還包括兩名B級靈能者等等的戰功。

    所以在月亮行動的表彰大會上,蘇洵自然獎章、證書拿到手軟。

    比如首功獎、最佳小隊獎、最佳隊長獎等等。

    最後,蘇洵的總戰功排在了第五,前麵的四位自然是四名A級靈能者。

    如果把蘇洵的功勞放在A級靈能者之上,那不是愛戴而是捧殺。而功勞第一的自然是在行動中痛失一隻臂膀的陶軍。

    不過看著頻繁出現在領獎台上的蘇洵,陶軍的臉色是十分的陰鬱。

    陶軍想起來昨晚孫連英連夜來看望他的時候,他和孫連英的對話。

    “孫局,你看能不能將蘇洵的功勞減去一部分?”

    “哦?”孫連英聽後皺了一下眉頭問,“這是為什麽?”

    “畢竟蘇洵年輕還太輕了,給他太多的功勞怕他驕傲,不利於他的成長。”

    “你說的是,這點我們也考慮到,所以蘇洵的功勞會排在你們幾個大隊長的後麵,這個你放心。”

    陶軍一聽孫連英沒明白他的意思,感受到右臂的空虛,陶軍心一橫,直接說了他心中的想法。

    “不是,孫局,我的意思是免除蘇洵的一部分功勞,因為他最後沒有及時出手攻擊軍火,讓軍火得以逃脫,如果蘇洵最後再出手一次,那個軍火肯定能永遠留在月亮半島!”

    看著陶軍憤恨的樣子,孫連英知道丟失右臂對陶軍打擊很大,也會大大影響陶軍的實力,所以陶軍對軍火的仇恨,孫連英可以理解。

    但當時的情況通過網絡直播,孫連英看得清清楚楚,蘇洵的確可以再次攻擊,但再次攻擊後的蘇洵,不說能不能一擊殺死軍火,蘇洵都將直麵另一個A級靈能者的憤怒一擊。

    所以對於蘇洵最後的撤離,沒人能說他的不對。孫連英依然也不能因為陶軍的那個理由免除蘇洵的部分功勞。

    “軍兒啊,我知道你對軍火懷恨在心,但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你能活著回來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是蘇洵在最緊要的關頭,救了你!”

    孫連英不輕不重地點明了蘇洵對陶軍的恩情,示意陶軍應該對蘇洵感激,而不是因為私憤去損害蘇洵的利益。

    可惜自私的人的特點就是隻看到別人對自己的不好,不會看到別人對自己的好。陶軍就是這樣一個極度自私自利的人。

    蘇洵的確在最後的關頭救了陶軍,但陶軍覺得蘇洵為什麽不早點出現,看到自己狀況不好,應該馬上來到他的身邊“護駕”,難道蘇洵的速度比自己的治療靈能者還慢?

    所以說這個蘇洵就是故意的。

    如果蘇洵聽到陶軍這樣的想法,肯定會豎起大拇指對陶軍說棒棒噠!因為陶軍關於這點的推測是完全正確。

    其實,陶軍要為難蘇洵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得到蘇洵的戰技。這個想法在陶軍自身實力大損後變得尤為強烈。特別是對蘇洵在對戰軍火時展現出來的身法!

    不過陶軍在領導麵前還是保持著理智。陶軍看出孫連英要表彰蘇洵的心意已決,不會看在他斷臂的“情麵”上,答應他的要求。

    於是,陶軍戰略性地放棄了對蘇洵的打壓。不過他又想到了另外的主意。

    “您說得對。蘇洵在這次行動的確立下了不可替代的功勞。同時,他的實力不容小覷,能與A級靈能者周旋。這說明蘇洵所展示的戰技非同小可,特別是他的身法戰技。”陶軍不斷引導著談話。

    “蘇洵的身法的確巧妙。”

    “何止巧妙,我看是絕妙。肯定是地級中階、甚至地級上階的身法都有可能,我們遺跡裏記載身法的功法可是連地級的都沒有啊!”

    “的確有這個可能,蘇洵能領悟這麽強的戰技的確可喜可賀。”

    “孫局,我覺得一個人的強大不能實現國家的強大,蘇洵有這麽好的戰技應該上交國家,讓更多的人才學習使用。這樣才能提升唐國靈能者整體實力啊。

    當然,國家也不會虧待蘇洵,給他足夠的資源交換……”

    陶軍還想滔滔不絕地講述他的想法,卻被孫連英打斷。

    “好了,你的意思我知道了。”

    孫連英哪能聽不出來陶軍的意思,這個陶軍太眼饞蘇洵的戰技了。隻要蘇洵上交了他的戰技,陶軍肯定會去換取,以陶軍現在的戰功,的確是可以做到的。

    不過對恩人不思感恩,反而不斷設法挖取恩人的戰技,這個陶軍的人品看來要重新評估了。

    “戰技是蘇洵自己領悟的,要不要上交是他個人的事情,誰都不能強逼的。陶軍,這個你要明白。”

    孫連英所表現出的嚴肅的語氣和眼神說明他已經洞悉了陶軍的目的,也說明了他不同意陶軍的目的。

    一場情真意切的關懷就這樣變得不歡而散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