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這就是家!(求收藏,求票)
字數:4642 加入書籤
海川挺納悶的,為什麽現在還沒有正規的、集中的狗市,這買狗的怎麽跑舊貨市場來了。
“大爺,這京城裏麵有專門賣狗的地方麽?”
大爺搖搖頭道:“沒有啊!我今天來這邊是碰碰運氣,還不錯,早上賣掉了的2隻了。等下午我再去城裏菜市場看看能不能賣掉。”
“那你這小狗怎麽賣啊?你看我女兒很喜歡。”
大爺咧嘴笑著說道:“小土狗嘛,100塊錢一隻。”
海川心道,真心不貴。
這個時候的人均工資基本上就是100剛過。
而且,這個時候的工人工資要比知識分子的工資搞一點點。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90年代之後才開始轉變,知識分子收入的增幅越來越大。
一直到2018年開始,知識分子和勞動人民的收入分別在各自內部劃分出不同的等級。
海川自然是不在乎這點錢的,何況他現在身上就有幾千塊錢。
而趙曉曼的包裏,應該也有幾千的現金。
麥兜一直在叫喚,不讓他買。
海川一句話就讓它閉上了嘴,“你能陪我女兒玩嗎?”
海川挑了兩隻體格相對大一些,腿骨粗壯的,讓團團和圓圓一人抱了一隻。
這可把兩小隻興奮壞了。
布娃娃都不要了,交給了趙曉曼,抱著小狗,用小手一下一下地撫摸著小狗。
兩隻小狗溫順地趴在她們懷裏,嘴裏一直哼哼唧唧個不停。
看著兩小隻興奮的樣子,趙曉曼和他對視一眼。
海川問道:“回家吧,先把小狗安頓好,村裏麵麽,回頭再說?”
趙曉曼搖頭說道:“你的事情才是正事,小狗先讓她們抱著吧。”
海川低頭看了看兩小隻,這倆的心思和注意力全在小狗身上。
海川想了想還是決定先回去,買點小狗需要的東西,反正有三輪車可以騎。
趙曉曼見他堅持,沒再說什麽。
海川賣力地蹬著三輪車,找了一圈也沒有找到賣籠子的地方。
這年月,籠子都是自己做的。
在城裏轉了大半圈,找很多人問哪兒有木匠的工房,最後找了個木工房,把想法一說,帶頭師傅“噢”了一聲。
“就是個小號的房子嘛,給狗做的是吧?簡單,我把料給你下出來,要我們做好還是你自己回去組裝起來?”
海川想了想還是自己回去組裝更能讓兩小隻高興,“我自己回去裝吧!”
師傅帶頭,半小時不到,給他把料全弄好了。
在木板上給他寫的清楚,那些是牆上用的,哪些是底下的,哪些是房頂……
這期間兩小隻把狗狗放在地上逗著玩,小狗剛睜眼沒多久,走路都走不穩當,搖搖晃晃的跟著兩小隻走來走去,時不時還栽一跟頭。
逗得兩小隻咯咯笑個不停。
東西全搬上三輪車,他去買了一些五金工具,包括釘子錘子這些。
還買了一桶白色的油漆,準備給小狗把房子粉刷一遍。
不僅更好看,也讓兩小隻更高興一些。
趙曉曼看著他一絲不苟地安排和準備,心裏也挺感動。
這算是他給兩個孩子做的第一個東西吧!
東西置辦齊全,回到家裏已經快11點了。
他開始在院子裏搭建狗窩。
為了不泡水,他在地上用磚頭擺了一層,中間留出一些縫隙,之後就戴氏叮了咣當地造狗窩。
兩小隻帶著狗狗,從廚房拿了一些剩米飯,放在搪瓷大碗裏,看著兩隻狗狗吃的歡快。
兩小隻蹲在那兒看了一陣,看著小狗時不時就一頭栽進飯盆,笑得前仰後合的。
這邊海川在叮咣敲釘子,那邊是孩子歡快的笑聲,夾雜著小狗狗哼哼唧唧的聲音。
趙曉曼站在廚房門口看著他們父女三人,臉上帶著幸福的微笑。
這就是家!
海川忙乎了大半個小時才給弄好,把兩隻小奶狗塞進去,裏麵寬敞著呢。
他是按照兩隻大狗的標準做的房子,這種事情,一步到位最好。
等兩小隻趴在跟前看著小奶狗在狗窩裏麵趴著聞來聞去的時候,海川伸手把兩隻小狗又撈了出來。
“團團圓圓,你們帶著小狗狗去那邊玩,爸爸給它們的房子刷上油漆,房子就更漂亮啦!
哦,讓媽媽給它們準備兩個喝水的碗,給它們喝點水吧。”
兩小隻跑去廚房了,海川拿著刷子開始給狗窩上油漆。
等狗窩的油漆刷完,趙曉曼也做好了午飯,一家人洗了手開始吃飯。
這會兒小狗狗就湊過來,圍著兩小隻的腳轉悠。
“團團圓圓,兩隻狗狗是你們的了。但是你們要教它們知道嗎?”
“爸爸,怎麽教?”
海川笑著說道:“土狗,是最忠誠的狗。也從來不會吃你手上的東西。
隻有你把吃的放在地上或者是它們的碗裏,它們才會吃的。不信你們試試?”
兩小隻把手上正在啃的雞腿遞給小奶狗。
可兩隻小奶狗隻是聞了一下,就向後退去,似乎對這東西並不感興趣。
海川笑道:“它們還太小了,可能還不能吃肉。
等吃完飯,讓媽媽去買一袋奶粉,再買兩個奶瓶,你們就負責喂養它們就行了。
將來他們也能保護你們兩個,好不好?”
“好!我要當媽媽,給它們喂奶。”
“我也要當媽媽……”
趙曉曼笑著說道:“不用買奶粉了吧。熬點米糊糊就行了。”
海川搖頭道:“這土狗雖然是最好養活的,但是養得好壞,將來區別還是很大的。
奶粉也買一些吧,加在米糊裏麵,讓它們快點長大。
女兒過一段時間也應該上幼兒園了。不知道這邊的幼兒園怎麽報名。
有時間的話,你跟街坊鄰居也聊聊,多打聽一下。
團團圓圓現在應該是三歲多了。
咱們出來,戶口本都在娘那兒,到時候還得回去一趟。”
他知道的是現在這個時代京城的戶口並不好弄,應該是1995年前後有一波投資落戶的政策,但時間也不長。
如果現在能通過關係把戶口落在京城,那對兩個孩子來說才是最好的。
無論如何,京城各方麵的資源,比起其他任何地方都具有絕對的優勢。
畢竟,這裏才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