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有錢了,該幹啥呢

字數:4689   加入書籤

A+A-


    李立宏是有自己的進出口公司要管,不能天天都過來。

    其他幾個人,雖然有的很悠閑,但是海川最初拉他們進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擴大圈子。

    順便帶著幾個人賺點錢而已。

    何況現在他也不缺錢。

    看完了辦公場所,他問道:“設計院那邊弄完了沒有?”

    姚長利說道:“弄完了,不就是等你嗎?”他讓李立宏去車上把他的包拿過來,從裏麵取出來兩份資料遞給他。

    “一共是4份。今天過來見你,我帶了一份。其他的還在家裏撂著呢……”

    海川拿著設計文件,粗略看了看,有一個是批發市場的,另一個是設施農業的。

    想了想他收好文件說道:“這樣已經差不多了。

    我還要準備兩個文件,之後交給程向利,讓他去跑審批。

    大棚這個,也要重新寫一個建議書,之後咱們還是得帶上程向利,一起去石景山區找政府談一下。

    你們覺得該找誰?”

    姚長利搖頭道:“這事兒最重要還是很要看土地是哪個區的吧。

    如果區政府就能做主,那就好辦了。

    如果要上到京城的層麵,估計可能不是特別好辦啊!”

    海川搖頭道:“我的想法跟你剛好相反。

    如果是京城審批,我覺得會很容易,如果是鎮一級別的,反而更難。

    就算是石景山區政府,我也有信心能通過這些資料來說服他們。

    大不了我多投資嘛,反正我不在乎錢,但是我需要這件事必須做成功,花多少錢我都願意!

    這個菜籃子工程,一定要做!”

    李立宏哈哈一笑,“你這是財大氣粗啊!”

    海川認真點頭說道:“說句真話,我不缺錢了。我曾經也很窮,但是現在我真不缺錢。

    那有錢了,該幹啥呢?

    我是軍人出身,我要做的就是報效祖國!

    有多大能力辦多大的事情。

    我能解決京城冬天的數次問題,那我就要做到最好,不管這件事可能賺多少錢,這件事也要做。

    或許,道那個時候,你們可能才能理解我說的,能賺錢。

    有些事情,你做了,錢自然就來了。根本不需要你費勁巴拉的……”

    姚長利搖頭說道:“設計院的資料我是認真學習和研究了的。

    大棚技術雖然很普通,但是你這個溫度控製,在冬天的時候怎麽搞?

    我看你的那個方案,實際上就是保持一定的溫度。低了就點火升溫,熱了就開窗降溫。

    我真不覺得這個有啥高科技含量在裏麵。”

    海川攤開雙手,聳肩道:“想法我有,技術方向我也知道,但是現在的條件就是這樣的。

    比如我想要用電阻絲給空氣加熱,問題是這樣的話,耗電有點高。

    倒不是不能用,另一個問題就是,地方政府能保證不斷電給我們供電嗎?

    要是能保證,我倒是寧願全部換成電阻加熱的,這樣的好處特別明顯。

    那就是,真的沒有汙染!

    到時候怎麽也能說咱供應的是最幹淨的蔬菜。

    歡迎市民朋友們隨時來參觀!

    可問題是,他們現在根本不在意這個,有吃的就不錯了,是不是?”

    姚長利附和道:“沒錯。打小冬天就是大白菜,真的吃膩了!

    後來有些種大棚的,也有從南方運過來的,但是你也知道,送過來之後菜都蔫吧了……”

    海川當然知道,現在沒有高速公路,沒有高鐵,火車的速度基本上就是60多。

    現實條件就這樣……

    “不管那麽多了!這邊電話也安好了,你給程向利打電話,讓他查一下那邊地塊歸哪兒管!要弄過來的話,找哪個單位最合適……”

    李立宏點頭道:“放心,這種事情,他應該已經做了!”

    ***

    海川給嘉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冊資金提高到1000萬元之後又轉了1000萬進去。

    隨後他把所有的資料全部給了姚長利,讓他去搞定土地和建設報批。

    這件事拖到現在,對他來說實際上都是在浪費時間,但這又是現實世界客觀因素造成的,所以他也沒辦法。

    就目前來說,他最看好的就是姚長利,至少現在還沒見到任何能跟姚長利相比的合作夥伴。

    任何事情都能直接交給他,而且能讓人放心地辦好。

    這不,挺=他自己跟政府談過了一次之後,第二輪談的時候,要請海川出麵。

    “你才是最大的股東,錢都是你掏的。你是不知道,我看到賬麵上2000萬的資金,我都嚇一跳。”

    姚長利誇張的表情,讓海川不得不澄清了一下。

    “1000萬是注冊資金,另外1000萬是公司向我個人的借款,是要還的。”

    姚長利點頭道:“石景山區政府要求你區做項目說明,如果可以的話,可能這事兒就敲定了。”

    海川樂開了花。

    “我是真的一天都不願意等了。基礎設施建設很簡單,不需要深挖地基,冬天也能施工。”

    “別,你還是等開春吧!”

    “不行,開春要播種蔬菜了,來不及的。所以我才借給公司2000萬,盡快花掉把東西建起來才是最好的。”

    姚長利歎道:“真沒見過你這樣的人,還有冬天施工的工程隊嗎?”

    海川拍拍他的肩膀,“有的。隻要給錢,肯定能找到。實在不行,發動你們的關係去找。”

    跟政府第二輪談的時候,海川認真把項目的情況做了介紹。

    最終石景山區政府跟嘉禾農業科技簽了投資協議。

    提供3000畝地,作為投資方的嘉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必須在半年內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這個條件是海川他自己提出來的。

    通過這些官二代的關係,找到了玻璃工廠,不鏽鋼加工廠,鋁型材廠,甚至還跑了一趟江蘇,找了一個有機泡沫工廠……

    嘉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出錢,邀請他們來京城談合作。

    可以說,海川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其他的就隻能依靠別人的付出了。

    他除了提供技術方案之外,就隻能給錢。

    這一段時間,光是打印紙就用了一箱多。

    姚長利和程向利一起去農科院找了個教授,開始研究大棚蘑菇種植技術……

    這些技術實際上海川已經提供出來了,要做的就是進行實驗,能不能在大棚裏通過多層保濕控溫的情況下實現蘑菇的批量化種植。

    種植蘑菇的基料中需要的鋸末也是從木材廠直接拉過來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