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不會治罪
字數:4126 加入書籤
鹹平縣發生的事,宋語彤此時此刻並不知情。
封夫人許是知道自家夫君惹了宋語彤的不快,在成涵衍在家時拎著封毅,就上門來賠罪來了。
封夫人看宋語彤躺在床上未曾起來,還以為是宋語彤驚動了胎氣,正在養胎。
宋語彤也不好解釋,具體是因為什麽原因沒起來。
她的心中掛念著儀芳和離一事,沒忍住與封夫人討論起來這回事。
封夫人本來是在關懷宋語彤,看宋語彤卻又處處想著儀芳,叫封夫人說不出的感動來。
在這個時候有和離一說,但卻不是一人尚能夠做決定。
而是要夫妻二人共同同意,才能算作和離。
如果隻有一方同意,便隻能算作休棄。
顯然對方的心眼髒,目前還不想放過儀芳,要把她帶回去當牛做馬。
要是真讓儀芳與她回去了,想必當真會被搓磨的活都活不下來。
“姐姐,我認為此事你應當做個萬全的準備。盡管家醜不可外揚,可我看那一家人也不是個省心的,萬一此事當真鬧到聖上麵前,我們還是應該先讓儀芳做好心理準備。”
倘若那邊當真不願放人,此事鬧大鬧開想必是必然。
既然都是要鬧大鬧開,何不他們自己先把事情捅到身上麵前
當然最先就是要說通儀芳,叫她先定自個兒的立場,封夫人再帶她到聖上麵前請求和離。
當然儀芳需要做的事就是在身上麵前一五一十說出在家中的待遇,為何要求和離,引得皇上的同情。
剩下關於儀芳夫君那做的買賣官爵,與丞相勾結一事,她自然會想辦法找到證據。
再送到皇帝麵前,那此事,就不是儀芳那個夫君能說了算的事。
封夫人聽了宋語彤的計劃,這才發現她認得這個妹妹,當真不是什麽普通的人。
不過一夜的功夫,便想到了如此周密的計劃。
當然在周密的計劃也要其中的人配合,在這其中最大的變數是儀芳。
“如今我受不得顛簸,無法去城郊的莊子上勸她。姐姐,若是你能說通儀芳來京城內,我有辦法能讓她堅定立場。”
封夫人若不是知曉宋語彤是真心實意的在幫著他們家。
她怕是半點也不敢放儀芳和宋語彤接觸。
她太過聰明生得一顆七竅玲瓏心,而儀芳性子太過老實,容易受人欺負。
她會怕宋語彤把儀芳當猴子耍。
可宋語彤為人真摯,坦誠,自己如今都是這樣的狀態,卻還盡心盡力的幫著她。
也換來了封夫人真心實意的信任。
如今更是希望宋語彤能夠多帶帶儀芳,把她教的聰明一些,是半點不怕儀芳會受宋語彤的欺負。
“好,此事我來想辦法。”
封夫人來不僅僅是看望宋語彤,更是帶著封毅來賠罪的。
昨日那樣的情況,封毅不僅沒有幫著宋語彤說話,還不分青紅皂白的就指責宋語彤。
叫封夫人快要給氣壞了。
她本就是護短不講理的性子。別人都欺負上頭來了,她家那個倒好,胳膊肘往外拐。
就算是北莽的公主,如今她待的也是萬禧朝的地界,豈能容她在此撒野
“昨日的事也不能完全怪封將軍,他後來還是向著我這頭的。氣歸氣,可我也明白,此事的確不好處理,有礙於兩國邦交。這麽做也是對的,姐姐莫要怪他了。”
宋語彤昨日是生氣,可是後麵想明白了,氣也就消了。
否則也不會在今日成涵衍回來之後想去找娜麗絲公主,被她給攔住了。
“不提也罷,自有我教訓他。不過皇上便是知曉此事,想必也隻是給你些賞賜來安慰你。想要他當真對北莽公主做些什麽,或者說治公主的罪根本不可能。”
封夫人這話也是在給宋語彤打預防針。
免得她受了委屈,欺負她的人還得不到懲罰,難免叫她覺得不公。
“此事我早已料到,所以這虧我吃了便吃了。而娜麗絲公主也是一樣,此事是她做的不對,我當場小小懲治過她,這虧她也得吃。”
宋語彤向來不是吃虧的性子,所以在這一件事上,表麵上看起來是她吃了大虧。
然而,實際上娜麗絲公主也沒占著什麽便宜。
可以說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宋語彤轉頭看向封夫人,忽然反應過來封夫人既然會說這樣的話,是不是等同於已經知道了,皇上到底要如何處置娜麗絲公主
她原是想出門自個兒去打探消息,如今封夫人來了,她正好出不去。
說不定封夫人這裏得的消息可比她在酒樓裏打探的消息要靈通許多,也更加準確。
“姐姐是不是得了什麽消息,知道皇上打算如何處置北莽公主”
封夫人在宋語彤看透一切的眼神中,微微歎了口氣。
“談不上什麽處置,隻是命人把北莽公主帶回了驛館,嚴加看管,可實際上卻不影響進出。她若是想要上街,或是四處遊玩。都有軍中的將士陪著看著,保護她的安危,也以免闖出什麽大禍。”
所以等同於這件事就這麽不輕不重的揭了過去。
“無論怎麽說,那都是北莽的公主,又是北莽未來的君王。皇上還是存著交好的心思,便是犯了大錯,也不願意輕易得罪。”
宋語彤盡管早已料到,可是此時此刻心裏卻還是有些難受。
憑借一個公主的身份,娜麗絲公主就敢在屬於她的地界作威作福。
而皇上又如此縱容,若是不知情者,還會以為是皇上怕了北莽。
此事無論如何處理,她一個普通臣子的妻子,都是受委屈的那一方。
“不過於你也是有好處的,至少皇上再也沒有打著讓你與成將軍和離的心思,叫他當真跟了北莽公主去北莽做駙馬。”
宋語彤聽了這話頓時覺得心中一寒,果不其然。
封毅當初在邊境說過的那些話,不是作假的。
為了兩國的安定,皇上當真考慮過犧牲他們的小家,去成全北莽與萬禧朝二十餘年的交好。
也給了兩國一個可以喘一口氣,養精蓄銳的機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