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大燕皇胄

字數:277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邪王的爆萌寵妃 !
    待蕭羽墨看完這圖紙以及上麵的說明,他從中理出了一絲思路。
    原來這圖紙上所記載的是,當年大燕國兵敗國滅,大燕國姓後代隻有一人在忠心護主的幾十個名士庇護下逃生。而那逃生的燕國皇裔卻帶著他的幾十個士兵逃到此地,慢慢地隱姓埋名,過起平常的生活。而後為了複仇,那大燕國皇裔想辦法入了羅曼皇宮,慢慢地掌權,從四方收羅到一些神兵利器,豈圖他日複國。
    隻是,這個大燕國的後裔是誰,是男是女?不過,按猜測應該是男的,一個不是羅曼女國的公民,想要在羅曼女國獲得地位,從此在羅曼女國做上人上人,並且出入皇宮,能獲得高度軍隊的權限,想要讓女皇陛下能聽從他的意見和吩咐,那或許最好我的辦法就是“嫁”入皇家,成為女皇的帝君之一。
    而羅曼女國的女權至上,又是其他外界男子無法忍受的存在,因此,時間一長,必定同床異夢。也或許這位大燕後裔給女皇陛下帶來了許多不快,也或許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些影響全國的事情,因此後來女皇禁止羅曼女國的女子與外界通婚。
    若是那大燕後裔能夠在當時名正言順地以外界男子的身份入得皇宮,並且一躍成為人上人,那麽,說明當年這羅曼女國是不禁止羅曼女人與外界通婚的,而禁止與外界通婚的法令應該是此事後頒發的,因此,寧秀師也就成了這條法律的犧牲者,她是以犧牲自己的孩子和一生幸福,以此捍衛羅曼女國的皇權不受侵犯。
    “這些神器應該是屬於大燕國的。”蕭羽墨說道。
    “王爺,是不是這圖紙上寫了什麽?”善妙問道,她想著這圖紙一定會指明一些,不論是指明這神器的來曆,還是原因,又或者是機關破獲,總之,會向他們透露一些信息的。
    “不錯,圖紙上說這些曾是大燕國後裔在滅國後來此準備的。”蕭羽墨看著羊皮紙,覺得事情越來越複雜,之前隻是羅曼女國的內部紛爭,由這些紛爭引發了皇權的暗鬥,而因此出現的巫蠱,幻術等等,都是為了爭名奪利。
    而眼下,將羅曼女國的內鬥上升到一個更廣的範圍,已經涉及到外界了。也就是說,大燕國的後人可能在此也作出了一些事情,並且這些事已經影響到羅曼女國的貴族們的生活。
    “王爺,你說的大燕國是不是慕容世家。”善妙問道,以她的所知,她知道慕容複就是大燕國的後代,那麽大燕國的後人應該與他多少有些聯係。隻是她是稗官野史上看到的東西,是不是真的有待考證。
    “慕容世家,這個不清楚,不過,大燕國國姓的確是慕容。”蕭羽墨說道,他不知道善妙為什麽會提起慕容世家,不過,他所知的大燕國,當年的確是慕容氏當政。
    “小馬,那羅曼女國多年前的事情,你爺爺應該知道很多的吧。”善妙問馬當先道,她想馬當先應該有辦法讓甄隱仙將他的所知一五一十地告訴大家的吧。
    的確如她所料,馬當先連忙將臉轉過去,看著甄隱仙說道:“爺爺,您老就將百年前的事情說說啊。好歹我也是皇孫是吧,你就說說這些年來皇宮裏發生了什麽事情,為什麽會出現這些奇怪的事情啊,你說說吧。”
    “哼,你小子見色忘師。”此時,他又拿出師父的架勢與馬當先對論了。
    “爺爺,我是您的親孫子啊,當然也是你的好徒兒,將來您不是指望我回皇宮的嗎?我這是要多了解一些,才能知已知彼,不然哪天讓人算計了去,我都不知道東南西北呢。”馬當先這話倒是說得不錯,這萬一哪天他要是被甄莎的人算計了,說不定還在幫他數鈔票呢。嗯,當時沒有鈔票,他應該是在幫人數銀子。
    “當年羅曼女國民風淳樸,國家興旺,女皇也不禁止與外界通婚,也不反對羅曼女了外嫁,因此,當年的羅曼是一個強國,女皇陛下仁政愛民,許多逃難者都願意到羅曼女國來安家落戶,女皇對他們分田助糧,因此,羅曼女國的人品就在幾年內迅速增長。後來,也有一些長得英俊的被女皇及羅曼貴族圈的貴女們看上,有的收入紅綃帳內成為男寵侍郎,有的入宮封為帝君,雖然外界那些男人也一時間有改不掉習俗的,不過總的來說都女皇陛下都是服從的。”甄隱仙說完,停頓了一下。
    他說的有一些男人一時改不掉習俗,指的是女權至上的風俗,然而,他自己也是反對這種女權至上的,因此,他也想摒棄這些陋習,隻是以他一人之力,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所以他才會隱忍那麽多年。
    善妙和蕭羽墨也聽著,說不定他所說的一切與這此次尋找武王天斧能找到共同的契點,那麽就會對他們此行有所助益。
    “早先的確有位異國落魄的皇族貴胄在國破家亡後投奔到了羅曼女國,由於他精通兵法,能言善辯,並且長得唇紅齒白的,因此深得女皇鍾愛。女皇將他收入後宮,作為男寵,然而此男很會察言觀色,不消幾年,就深得女皇的信任。女皇對他信任有加,並且封他成為帝君。根本就不知道他表麵雖然臣服於女皇,然而其實卻是背生反骨,時刻想著借羅曼女國的兵力替自己複國。
    後來,女皇與將他滅國的那個國家有商業上的往來,他多次挑事,想激化女皇對該國的仇恨,以此拉動兩國戰爭,而女皇陛下雖然寵愛帝君,然而女皇並不是昏君,她不可能因為寵愛帝君而在國家大事上隨著他胡來。因為女皇並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隻知道他是逃難來此的,女皇不棄,給予他榮華富貴,可是他卻恩將仇報,見女皇並不聽從他的決策,就想了法子暗害女皇陛下。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最終女皇陛下終是死在他的陰謀之下,不過幸虧太女殿下已經知道他的陰謀,在女皇陛下死後摔兵擒叛,他想讓羅曼女國江山易主的詭計並沒有得逞。太女殿下即位後,就封鎖了與外界的一切,也禁止羅曼女子向外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