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留個把柄在人家手裏
字數:4563 加入書籤
林軒久已然從宋毓朗的話中,聽出了未盡之言。
心中那叫一個惱恨,又氣憤又難過,心寒的厲害。
“先帝怎麽能這樣!!
祖父您提著腦袋在軍營吃苦,鎮守邊境,他還這麽算計你?”
肯定不指望每一個當皇帝的人,都能夠勤勉明智愛民如子。
但是為帝之前,還須得國先是國。
為了鉗製朝臣,這都不惜賣國了?!
便是過河拆橋也都不帶這樣的!
宋毓朗歎口氣,“先帝到了晚年,誰都沒瞧中,就看上了幼子,也就是如今的聖上。
先帝想我輔佐幼帝,又擔心我功高震主。
就是這樣,是我連累阿凜跟阿福。
讓阿凜痛失愛子,傷心欲絕很多年。
還害的阿福遺失在外,吃了那麽多的苦頭。”
林福方才回過味來,麵上一點點浮起了驚駭。
“是……是先帝本人出賣了阿爹跟阿娘?
就為了讓我消失,讓阿爹沒有兒子?
先帝就不惜出賣自己的百姓,舍棄了國土?”
宋毓朗心知這般打破林福的信仰,是件很殘忍的事。
可他老了,他為了大鄴他鞠躬盡瘁了一輩子,為今隻希望自己的後人們安康平安。
為此他無所謂欺上瞞下,作出退縮的樣子。
林福再盲目天真的信任著國家君主,下場不會比他更好。
宋毓朗指著謝東湘,“阿福,你不妨問問,孫女婿掌兵之後遇到過多少次刺殺。
又有幾次真正是來自大同探子的。”
從大同派探子出來,埋伏了再刺殺將領,耗時耗力,還不如直接收買大鄴國內的人。
謝二嬸死的那一次遇刺,便典型的是大鄴國裏有地位不低的內應配合,方才得了手。
迎著林福的目光,謝東湘攤手,“針對我的刺殺大約有六十多次了,確認是大同的刺客或者主謀,隻有九次。”
剩下五十多次,都是大鄴本國的人,要他死!
誰讓他手握謝家人脈,在清河大營裏幾乎隻手遮天。
便是清平帝都對他又是依仗,又是忌憚。
林福隻覺得自己三觀被震得稀碎。
宋毓朗拍著兒子的肩膀,“阿福,你要明白,你要效忠的對象是誰!
咱們是軍人,要保護的是這個國家,還有國家裏的百姓。
但我們,不是君主的走狗,不能什麽事情都聽從上頭的命令。
也得謀劃著為了我們自己活著。
這是咱們應得的!”
林福木著臉,半晌點了點頭。
讓林福理解了最關鍵的核心矛盾,宋毓朗把話題轉回了原點。
“再說咱們明明和睦,卻還要做戲,表現的不和,那便是為了避免上頭的猜忌。
咱們家既然無那些心思,也不求世代子孫皆要享盡榮華富貴。
所求不過一個自保,那麵子名聲也就無所謂了。
非是咱們一家演戲讓聖上放心。
說實在了還擱在京城裏的皇室宗族們,哪個不是奇葩了去。
不把自己弄成奇葩,有個大把柄給聖上捏著,也活不下去。”
宋毓朗長歎口氣顯得有些傷感,“世人皆說我得聖眷,一輩子榮華不斷。
殊不知無人知曉實際上,咱們家是個什麽境地。”
林福有些失魂落魄的,整個人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趙氏實在心生不忍,微微曲了曲膝,“父親、母親,讓我再跟當家的多說說吧。”
便是不希望宋毓朗一下子來的太狠了。
自家的男人,趙氏最是了解,是個善良的,最引以為自豪的就是能夠加入清河大營,保家衛國。
突然接觸這麽顛覆的陰暗一麵,他難免感到崩潰。
宋毓朗沒有生氣,“那就麻煩趙氏你多勸勸他了。”
老王妃抹著眼淚,轉了回來,望著林福,“兒啊,你爹說了這麽多,也隻是希望你能夠理解我們的做法。
倒不是說非要你變成什麽樣子,你也不必太過有負擔。”
宋毓朗的表情瞧著似是不太讚同,但是礙著老王妃,沒有再繼續說教下去。
趙氏感激的看了眼老王妃。
林福眼珠動了動,視線剛對上了老王妃,又瞬間移開了。
隻是他最終什麽都沒說,隻是行了一禮,告罪要先退下去。
宋毓朗蹙眉,老王妃連忙趁著他開口之前,搶先說道,“阿福你去吧,青娘你多陪陪他。”
“是的母親。”趙氏應下,便轉身去追林福了。
爹娘走掉了,林軒久方才有開口的餘地。
她殷勤的湊到了宋毓朗身邊,軟軟的叫著“祖父”。
聲音太軟萌了,宋毓朗饒是心情不好,依舊不好給繼續擺臉色,擠了個笑容出來。
“阿九,你別怪祖父,你爹爹太心善了,是不行的。
該讓他明白,看事情不能隻看表麵了。”
“那你也不能一上來就說的那麽嚴重啊!”老王妃埋怨他。
宋毓朗噎住了。
他說道那麽多,還翻出了陳年舊事,為的是誰啊?
還不是對林福疏離老王妃的行為感到不滿,結果如今反倒是他的不是了。
平昌王委屈了,不高興的哼了聲,“那好,我今後不做這壞人了!
我操的這份心,到底是為了什麽啊?”
林軒久又得趕快哄人,“祖父,祖母才不是那個意思呢。
祖母你也不要責怨祖父,祖父做法是對的,阿爹他要自己立起來了。
我就罷了,阿遷還有阿源今後都得仰仗著他呢。
阿爹他性子太善良了,太容易給人哄騙了去,若他一直這般對人無防備心,可不是好事。
來一劑猛藥,對阿爹未嚐不是好事。”
阿源就是趙氏新生的幼子,才一歲。
一提到這個小孫子,老王妃頓時就妥協了,兒子到底已經成人了,受些打擊倒是無妨。
可是小孫子還小,今後還有大把的時間,需要身為父親的林福的庇護照顧。
當爹的要是不靠譜,那對幼小的孩子的影響就深遠了去的。
老王妃歎口氣,“罷了,讓阿福自己適應些吧。
實在不行就讓他今後都留在清河州,日子能好過些。”
好不容易哄好了兩位老人家,一家子就對待林福的意見,暫且達成了一致。
林軒久又陪著二老坐了坐,去看過了阿遷跟阿源,又看了趟林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