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懷疑對象

字數:4188   加入書籤

A+A-


    別看上官家入仕人數少,那位置都一等一等的大實權啊!
    當今上官就有兩人在重位上,另一位都察院的右副都禦史,也就是沈在青他的副手,就是出自上管家。
    第二個在老王妃懷疑範圍的對象,就是沈墨卿所在的沈家。
    沈墨卿的沈在青父親是沈家的旁氏一脈,他是靠著自己科舉入仕,坐到了都察院這樣重要的位置。
    沈家的本家,跟沈在青不算親近,但是卻跟沈在青的親大兄沈在準,關係很好。
    最早的時候,沈家本家也曾經站過隊,以沈在準以及他的兒子沈嶽楓做關鍵聯係人,投靠了瑜王。
    沈嶽楓還曾一度來到了瑜王近前,得到了相當高的器重。
    要不是這貨惹到了林軒久頭上,被林軒久反將了一軍,給沈嶽楓塞了個女人。
    最終這個女人導致了沈嶽楓跟瑜王反目,沈家順勢從已經露出劣勢的瑜王麾下,分離出去,徹底劃清了界限。
    這一舉動,反而令後來瑜王謀反,將沈家從其中摘了出去。
    瑜王的外家曹家,在清算中,都快死光了。
    沈家這邊也就沈在準被砍了兩級,都沒有落罪。
    本家那更是丁點兒打擊都沒有,隨後沈家便徹底沉寂了起來。
    可是早先就扶持過瑜王的沈家,又怎麽可能丁點野心沒有,不過是在等待新的時機而已。
    至於被懷疑的這第三家呢,是如今蕭德妃的娘家了。
    別看蕭德妃膝下隻有一個公主,似乎造不成什麽威脅,可這蕭家在朝中同樣有不小的勢力。
    除了今日見到的大理寺少卿宋證言這個女婿以外,當今的太子妃也是出自於蕭家的本家。
    另外在蘇杭那邊,有蕭家的人為官做了地方知府,地位不低。
    最後一家是最早出局的景王的外家鄭國公鄭家。
    景王是所有皇子中,最早遇刺身亡。
    他的母族失去了可以扶持的對象,在朝中後便一直維持中立。
    沒有擺出態度,故此也不顯眼。
    大鄴貴妃額定人數有兩位。
    景王的母妃鄭貴妃,是跟曲貴妃並肩的,地位還在四妃之上,僅次於皇後。
    前朝後宮的聯係一向是一榮俱榮,僅這一點就知道鄭國公並非是沒有權勢的人家。
    目前為止,這四家都有將孫家取而代之的念頭,單看著,也說不好是哪一家的嫌疑最大。
    林軒久不會因為跟沈墨卿的私交,便將沈家排除在外。
    老王妃說,“我的九弟與上官家家主私交勝篤,上官家那邊的底細,剛好他此時在京城,我可以拜他去探一探。”
    老王妃的九弟,武國公府的九爺是督察院的巡撫,之前外派的地兒是江陵。
    也就是孫家搞科舉舞弊案的地兒。
    顏家舅父顏天水,也是在江陵那邊做官。
    為了舞弊案,這兩人齊齊的從江陵回來了京城,在查清楚舞弊案真相前,都需要留在京中。
    林軒久聞言點頭,“那便麻煩九舅爺了。”
    老王妃笑道,“這都好說,有關係在沒問題。
    另外呢,景王的母族鄭國公家,是有你祖父的關係在,我讓你祖父去一封信,然後安排人去探一探。”
    這也是有人脈的好處了。
    湊上去了,真真假假的多少能摸一摸。
    而剩下的沈家本家、蕭德妃的蕭家,這兩邊一點人脈關係在,完全就是想探情況,都不得門而入。
    人家連跟你點頭之交都不算,貿然上門人家不防著才怪,還想探虛實,就更不可能了。
    都得從旁的方麵想法子,才怎麽好打進內部。
    而且蕭家那邊都還好說,沈家的話還需要避著沈墨卿。
    早先林軒久與沈墨卿的情報網是有重疊的,如今林軒久貼身放在身邊的,就有沈墨卿的人。
    稍微有點動作,沈墨卿那邊就能得到消息。
    憑借沈墨卿的聰慧,估計立即就能猜到林軒久的意向,這就比較麻煩。
    “祖母,我想動用平昌王府的暗網。”林軒久跟老王妃商量。
    老王妃當即笑罵,“瞧你說的,你是我的親孫女兒,平昌王府的人都隨你用。
    周嬤嬤回頭就會把花名冊給你拿來。”
    王府這麽大的基業,多少人脈、線人,是家主立身根本,也是家族最大的秘密。
    老王妃說給就全給了,這已經不是單純的信任了。
    阿遷跟趙氏俱自豪的瞧著,特別是阿遷,崇拜的小眼神,看著自家姐姐宛如透出萬丈光芒來。
    羨慕歸羨慕,他沒有半點嫉妒。
    他清楚林軒久能夠得到如此的器重,是有林軒久自己的價值與能力在其中。
    若是換了阿遷自己,他自問是背負不起這份重擔的。
    確定了調查對象,林軒久便也有了行動的動力。
    如今事情一環套一環,越是不讓他們去查,他們還偏要去查,查清楚到底要掩蓋什麽舊事。
    最好還要查清楚,趙儒亭當年的疑點。
    如今這般草率的處死皇後,又是為了隱藏什麽。
    想到這裏,林軒久隨口又問起了當年的紅銅案。
    “祖母,我師父黎景的紅銅案,您知道多少?”
    老王妃詫異,“紅銅案在當年相當有名,因為古怪。我雖然足不出戶,倒也聽了少許。
    那應該是某一次的宮宴……”
    徐淑妃的六皇子,也就是現在的琅王宋軼修,當年於清平帝的麵前,現場做了一首詩,據說做的非常好,得到了聖上的嘉許。
    大喜的聖上,隨手把自己還在把玩的紅銅鎖賞賜給了六皇子。
    連帶著一直寂寂無名的徐淑妃,都重新入了清平帝的眼。
    這本是家和美滿的大喜事,可就在宴會後期。
    六皇子突然中毒倒地,隨後從剛賜下的紅銅鎖上驗出了毒。
    這把紅銅鎖,可是清平帝剛賜下的,才在六皇子手裏轉了幾圈呐。
    正常人第一反應,都認為這是在預謀行刺聖上。
    清平帝大驚,太醫一輪一輪的來他近前,把他從頭到家的驗了好幾遍。
    結果清平帝,毛事沒有。
    人這才記起來了快被毒死的六皇子,徐淑妃彼時哭鬧的幾乎逼得清平帝要顏麵盡失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