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劍指晉州
字數:4924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帝胄 !
小黑豹破敵被安置在一輛馬車上,小家夥似乎很不適應這種移動中的生活,每日都會在車中咆哮一陣,隻是它那胖乎乎的樣子實在說不上有什麽威勢可言。不過或許是因為天性,雖然破敵還很小,但拉車的駑馬對它十分的恐懼,險些驚了,若不是馬夫手疾眼快隻怕馬車會衝出隊伍去。後來劉淩讓人做了個方方正正的箱子把破敵放進去,裏麵墊上綿絮,小家夥似乎很享受這種待遇,馬匹看不見它,雖然那股子野獸氣味依然讓馬匹不安,但好歹沒有再發生什麽驚馬的事。
在慶州休整了一日,補齊了糧草後大軍繼續前進,另外又從慶州調了一萬戰兵,兩萬多人的大軍聲勢更大,行軍激蕩起來的煙塵遮天蔽日。
又十天,壇州已經遙遙在望。
其間劉淩派親兵往應州,通知劉茂盡起應州之兵,往玉州集結。到了壇州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中旬,此時天氣已經頗為寒冷,但好在這幾年北漢太平府庫充足,士兵們的棉衣已經發了下來,軍隊士氣也很高~ 。
“屬下拜見王爺!”
在壇州城外,從玉州趕來迎接劉淩的撫遠軍指揮使杜義,將軍馮伏波,將軍王慶之對劉淩躬身施禮。雖然穿戴了甲胄,按規矩不必行大禮,但杜義依然一絲不苟的行了跪拜大禮,態度恭敬。
劉淩翻身下馬,大笑著將杜義扶起來說道:“三年不見,將軍風采依舊。”
杜義笑道:“王爺倒是越發的精神了,屬下一直不解,都說歲月如梭,為什麽王爺永遠這麽英氣勃勃?”
劉淩笑道:“你這家夥,怎麽三年不見這溜須拍馬的本事倒是見漲?這可不是我熟悉的那個虎膽將軍的作風啊。”
杜義道:“也不知道怎麽的,平日笨嘴拙舌的,今天見了王爺心裏高興,嘴巴也好使了許多。”
劉淩心情十分舒暢,見到了當初的老部下,臉上的笑容也格外的燦爛。
“茂元將軍也是要來的,但若是都來,玉州的事就沒了人主持。再說,我們也怕王爺治屬下一個擅離職守之罪。所以商量了一下,茂元將軍留守玉州,屬下來給王爺請安。”
劉淩點了點頭道:“這幾年辛苦了你們幾個,本王倒也沒什麽好東西賞了。”
“哪裏辛苦,倒是這三年養出了懶病,肚子都開始大了起來,肉也變得鬆了,王爺若再不屬下些任務,隻怕再過幾年屬下就變成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糟老頭子了。”
“若真是如此,本王倒是要治你一個玩忽職守懈怠軍務之罪了。”
劉淩笑了笑道:“先進城,我看看三年不見,壇州的變化大不大。”
“我保證王爺會大吃一驚。”
其實還沒有到壇州,這一路上的景象已經讓劉淩頗感意外了。壇州,玉州,與大周晉州相隔不遠,曆來是雙方交戰的必爭之地。這數百裏曾經是荒蕪一片,走上一日不見人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這一路看來,沒想到壇州屯田搞的比慶州那邊居然還要好一些,這實在出乎了劉淩的預料。現在才總算真正的知道,百姓的韌性和毅力有多大,隻要給他們一個好的政策,就算是滿目瘡痍的荒地也能變成千裏沃野。
到了城外,劉淩一眼就看出壇州城修繕過,城牆加高了三分之一,原本隻有四米多高的城牆現在已經將近六米,箭樓,瞭望塔,甚至還在城牆上裝備了重弩。經曆過無數次戰火的壇州城,雖然談不上煥然一新,但卻變得更加堅固厚重了。
進了城門,劉淩發現街道上十分的整潔,從夾道歡迎的人群中,每個人的臉上都能看到真真正正的笑容,而不是虛情假意的敷衍。百姓們隻有日子過的充實了,才會有這樣發自內心的笑容。三年前,壇州被大周近二十萬大軍圍困數月依然屹立不倒,如今,這座城池變得更加雄偉壯闊!
劉淩帶來的兩萬大軍並沒有入城而是在城外紮營,劉淩隻帶了數百名親兵進入了城內。壇州郡守莫笑他,郡丞李立也在迎接的人群中,將劉淩迎進了州府衙門。
“果然令人大吃一驚啊。”
劉淩落座後,第一句話就是由衷的讚歎。
“如今壇州百姓富足,社會安定,城池牢固,莫大人,李大人兩位勞苦功高,本王一定會上書為兩位大人表功。”
劉淩笑著說道。
作為戰亂後上任的郡守和郡丞,不管是莫笑他還是李立都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大漢如日中天的大人物。攝政王,總理內外軍國事,雖然名義上還有他上麵還有一個皇帝在,但誰都知道他才是這大漢真正的掌權人。如今這個大人物就笑吟吟的坐在自己麵前,莫笑他和李立兩個人都難免有些緊張,稍顯手足無措。
“都是杜將軍的功勞,下官等不敢貪功。”
兩個人躬身說道。
見兩個人有些緊張,劉淩笑著說道:“別如此拘束,本王又不是老虎吃不了人的。誰的功勞就是誰的,杜將軍練兵有方,威震南疆,這功勞自然跑不了。你們兩個將壇州治理的井井有條,這功勞也是實實在在。不說別的,光這屯田一事,比慶州那邊居然做的還要好些,就是大功一件!”
“謝王爺誇獎,這都是下官份內的事,不敢懈怠。”
莫笑他,這個人的名字有些意思,隻是人倒是迂腐了些,不如杜義這些軍旅中人人物灑脫。這是劉淩對這個人的第一印象,還不錯。
接著,壇州地方上的官員們依次給劉淩見禮,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見到威名顯赫的攝政王,緊張是難免的,有的人更是身子輕顫,汗流浹背。
劉淩都是好言勉勵了一番,始終帶著微笑說話。中午的時候吃過了接風宴,劉淩讓文官們退去,隻留下郡守莫笑他和郡丞李立,再加上壇州駐軍的一應將領們留下。
“杜將軍,現在壇州可用之兵有多少?”
劉淩並不喜歡拐彎抹角,而且杜義還是他的老部下,所以直接就問了出來。
“回王爺,撫遠軍精兵之後總計四萬六千人,其中三萬駐紮在玉州,一萬六千駐紮在壇州。從年初接到王爺的命令開始征召新兵,到現在又組建了一個新兵營九千人馬。總計五萬五千人,雖然新兵戰鬥力還遠不如老兵,但都可用。”
杜義談及軍務的時候,恢複了他一貫的嚴肅。
“壇州下屬各縣,還有郡兵民勇總計三千人,若王爺要用,也是可以打仗的。”
郡丞李立補充道。
劉淩笑著說道:“郡兵民勇維持治安守護縣鄉,還是不要動的好。就是壇州兵我也不打算都帶著,取一萬老兵,五千新兵,再從玉州那邊提兵兩萬,算上本王從太原帶過來的人馬差不多五萬人多些,夠用了。”
杜義抱拳道:“王爺,大周雖然內亂,但兵力依然雄厚,十二衛的戰兵如今已經擴充到近五十萬之眾,雖然分散各地,但不容小覷。且大周好戰,各州府的郡兵數量也不少,再說如今大周內賊寇橫行,不說遠的,隻晉州蕭破軍就擁八萬於眾。王爺隻帶五萬兵南下,是不是少了些?”
劉淩道:“就因為現在大周內亂的一塌糊塗,帶多了兵反而不好站穩腳跟。”
杜義愣了一些,隨即深思起來。過了一會兒,他豁然開朗道:“王爺是怕帶的人馬太多,引起大周內各路勢力的忌憚?”
劉淩笑道:“正是如此,我若是傾大漢之兵攻入周國,先不說北麵的契丹人,西邊的黨項人會不會趁虛而入攻我大漢,就說大周各路勢力若是因為咱們大舉進攻而再次團結起來,隻怕南伐的腳步會步履維艱啊。若是周國內的各路勢力都將咱們視為最大的敵人,以大漢如今的國力還沒有能抗衡百萬大軍的地步。”
“咱們兵少,先隻打晉州的主意,拔掉蒙虎這顆釘子之後稍微緩和一下,再與蕭破軍的黑旗軍保持距離,周國內的各路勢力或許不會將矛頭都指過來。”
杜義點頭道:“還是王爺想的周全,就光是蒲州的左祤衛,潞州的右驍衛,延州的右祤衛,三路大軍十五萬人馬,也夠咱們忙活一陣子的。不過好在十二衛的戰兵都急著擴充勢力,新老混雜,良莠不齊,戰鬥力倒是大不如前了。”
劉淩嗯了一聲道:“在壇州,本王就不多耽擱了,明日一早校場點兵後,大軍就開拔往玉州,匯合了茂元的人馬,隻等南邊的密探將詳細的消息送過來,本王就要率軍攻打晉州去了。壇州就交給莫大人和李大人兩位,玉州那邊,還是留下茂元鎮守,杜將軍你就跟著本王吧。”
“正盼著王爺帶我走呢,來時我和茂元還在說,不管誰跟著王爺南下,都要請留下的人好好一頓酒喝。”
劉淩哈哈笑道:“這酒暫且記下吧,等奪了晉州,本王請你們大家喝慶功酒!”
“杜將軍,有個小官的位置我本來是許給了獨孤銳誌的,奈何黑麒麟軍是陛下的親軍,獨孤是抽不開身,你有沒有興趣?”
杜義眼神一亮,急切的問道:“王爺說的,可是大軍先鋒一職?”
“正是。”
“屬下做定了,看誰來和我搶?!”
杜義咬著後槽牙說道,一臉的凶狠。
劉淩哈哈大笑道:“既如此,這壇州的一萬五千兵馬本王盡數撥給你帶著,明日一早就開拔,先到晉州城外等著本王!”
“屬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