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才的怨念 18

字數:1721   加入書籤

A+A-


    最後在祝英台以死相逼,祝母一頓哭求中,祝老爺居然真的答應了。

    雲菡覺得可能是因為自己在場,而且趙二那個大嗓門嚷嚷著讓很多人在門口探聽。一邊表示自己不想娶,一邊女兒又哭天喊地要嫁另一個,實在沒必要堅持下去。

    其實祝老爺也是個明白人,哪個姑娘當麵喊著中意另一個男子,非他不嫁,未婚夫心裏會高興。原先梁山伯來的時候,原主不在,不知道就算了,要是知道這親恐怕也結不成。

    既然已經鬧成這樣,再讓別人娶自己的女兒對誰都不好。誰知道對方哪天不高興了,會把這事翻出來說,那祝英台嫁過去不是一輩子都要被人詬病。

    可是雲菡到底是夫妻二人的救命恩人,之前都說了要把女兒嫁給人家,結果家裏出了這麽一場,總覺得有些過意不去。再加上自己對這個梁山伯也確實不太滿意,他覺得自己還是要說點什麽。

    “你今天如果執意要嫁給他,我就當自己沒有你這個女兒。你們出了這個門,就再不要回來。恩公,今日的事,實在對不住了。”

    祝英台可能覺得父親隻是一時氣話,怨恨得看了一眼雲菡。覺得都是對方多事,如果“馬文才”不在場,父親一定不會這樣的。

    被瞪的“馬文才”嗬,你爹說你關她什麽事啊。你就偷著樂她在場吧,不然你兩還不知道怎麽死的。

    最終祝英台還是選擇跟梁山伯一起回去,不過臨行前,給二老磕了個頭,表示自己一定會回來的。也許在她看來,隻要自己堅持,父親一定會原諒她的。

    等兩人離開之後,雲菡覺得前所未有的輕鬆啊,好像之前的束縛全都消失了,自在得她都想蹦兩圈。

    之後雲菡一邊幫原主打理產業,一邊教趙二一些武功。

    後來祝英台還是回到了祝家,不過是孤身一人,沒有跟梁山伯一起。二人已經和離了,那個年代和離雖然不是太常見,不過也沒有某些位麵那麽誇張。

    雲菡聽趙二跟自己學他母親回來是怎麽說祝英台的。起初兩人很是恩愛,可慢慢的就變了。祝英台倒是沒有因為貧困就嫌棄梁山伯,她學著煮飯,洗衣,照料梁山伯的生活。

    可是這些事祝英台之前哪做過,開始飯不是夾生就是糊了,衣服不是洗不幹淨就是弄破了。讓梁山伯原先那個書童變得更累了,忍不住跟梁山伯抱怨了幾句。

    可是房子不大,被祝英台聽見了,瞬間委屈就湧上心頭。她也埋怨梁山伯對自己冷落很多,最近她的皮膚也差了,手也粗糙了,十足的一個黃臉婆。

    書童也就罷了,到底是伺候他的人。但是祝英台弄壞了不少東西確實增添了開銷。當時從祝家出來的時候祝英台連個包袱都沒收拾,胭脂水粉,衣服鞋襪,日常吃喝都是要錢的。

    就算祝英台再省,不用胭脂水粉,但是衣服吃喝總要吧。兩人又沒什麽進項,又不會持家,隻能坐吃山空。

    祝家跟祝英台暫時還是斷絕關係的狀態,祝英台也不好成婚沒多久就回娘家要錢。兩人就這麽熬著,但是有些事不去努力改變,光耗著是沒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