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出戰告負的原因
字數:1716 加入書籤
第33章 出戰告負的原因
杜老師表示不服,怎麽看我都是賺錢了,至少現在有浮動收益了。
“杜老師,你為什麽要買銀行股呢?”
杜老師表示現在疫情,各個行業都不景氣,但是我看銀行的財報,發現銀行的利潤居然增加了。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收還增長了差不多30呢。
“杜老師,這個消息你有過一下大腦不?”
杜老師明顯不樂意了,怎麽你什麽意思啊?
“杜老師,銀行每到年底不都會出現放貸額度緊張的問題嗎,你一季度環比時跟去年第四季度比的。今年一季度有你們的春節,而且疫情讓大家都普遍比較缺錢,因此一季度的收益增長了並不奇怪。其實差不多每年的一季度銀行營收都是會環比增長的。跟疫情的關聯不大,不是說銀行在疫情期間營收改善了。”
“而且銀行股的特點,其實一不小心就容易掉坑裏。”
杜老師好奇,什麽坑?不是好多專家都建議存銀行錢不如買銀行股票嗎,獲得股息收入可比銀行存款利息高得多了。每年的股息換算下來這幾年都沒有低於4呢。
“杜老師,你不是也有申請房貸嗎?你每次還的房貸裏麵不是一部分本金,另一部分利息嗎?”
沒錯,而且我借了30年房貸,借100萬,累計要還差不多200多萬呢。杜老師一提起錢就有點肉疼。
“但你有沒有想過,本金在銀行的角度看來應該算是成本對吧,那麽利息在銀行的角度看來應該算是利潤。當你房貸合同簽訂了,開始還第一筆錢的時候,銀行就可以將其中利息部分記作是利潤。不過這裏麵隱含的問題是如果你隻還了這一次錢,那麽銀行其實是有巨大損失的。因此銀行利潤是提前確認了,風險是延後確認的。”
“而且現在的問題是疫情,很多人的收入是下降的。會不會有這樣的可能性,有些人已經還不上房貸了,但是如果斷供,那麽住的地方都沒有了,因此現在選擇借新還舊是不是也成了一些人唯一的選擇了?那他們能跟誰借錢呢,親朋好友都沒有錢的時候,還是隻能找銀行。所以銀行有沒有可能原來隻賺房貸利息,現在還能多一份消費貸的利息呢?但是這多賺的錢,風險可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了。”
這麽說銀行的風險其實還是大的呀。
“是呀,你想想銀行的錢都是哪裏來的?主要是吸收存款對吧,這些存款都是需要支付利息的,也就是有成本的。銀行為了賺錢,會把這些存款又放貸出去。那銀行就麵臨很大的信用風險,萬一貸款的人不還錢了,銀行的儲戶要取錢的化,銀行就需要拿自己的錢來賠給。看上去好像沒有太大的關係,其實銀行的負債率都超90了,意味著銀行放出100元貸款,其中有90元是來自於儲戶的存款,另外10元錢是銀行自己的錢。因此100元貸款如果隻能收回來90元,看上去我們貸款的損失隻有10,但是銀行的10塊錢可就全部賠完了,股東的損失可是被放大到了100了,因此微小的風險在銀行這裏都是會被放大的。”
“我們要追求的是風險於收益相匹配,銀行的隱含風險很大,但風險的補償不是很可觀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