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兵部尚書是武臣
字數:4976 加入書籤
京營忙碌起來了。
各營改製,補充兵員,勘驗奸細,整訓,演武,整個大營一片忙碌。
蘇城一整天都被營務包圍了。
耀武營被甄別之後,砍了幾個奸細,分流出了一批、老油子跟雜兵,士氣開始逐步恢複,石頭拍著胸脯保證戰鬥力也會恢複。
第二天,蘇城正在與範廣討論範廣跟張福提出的車陣與騎兵結合的戰法,蘇城提出了細化與改進的法子,命兩人去演武,盡快磨合,找出優劣之處,盡快形成戰鬥力。
朱祁鈺的禦駕進了京營。
這次朱祁鈺不是一個人來的,隨侍的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廠太監舒良,五軍都督府的李賢,兵部尚書於謙。
朱祁鈺是便服,是舒良遞了牌子才進的大營,在大營內轉了一圈,才來中軍見蘇城。
甫一進了中軍,朱祁鈺就笑著說了蘇城:
“蘇城你治軍不如周亞夫,昨日治經筵,陳先生提到周亞夫治軍細柳營,漢帝不得入,誇讚周亞夫治軍嚴整,是國之棟梁,蘇城你不如啊。”
旁邊於謙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這樣看來,蘇城是不如。
豐城侯李賢倒是擰了擰花白的眉毛,想要說話,不過看當事人蘇城尚且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就住口不言了。
範廣在旁邊開口說著:
“陛下,治軍嚴整也分前後,蘇侯往日裏治軍也是甚嚴整,不過蘇侯離京日久,於尚書又部務繁忙,無暇處置京營營務,這京營讓有些人給整治的有些烏煙瘴氣了。”
範廣一個滑閃,把鍋甩給了石亨。
朱祁鈺在舒良搬來的凳子上坐下,拍了拍扶手說著:
“這事兒吧,各有道理,不過範廣你說的也沒錯,往日裏蘇城在時,這京營也沒這麽容易進來,起碼東廠提督的牌子是進不來的。”
說著,朱祁鈺轉頭看向旁邊屁股剛沾上凳子的於謙:
“這事兒賴咱們於尚書,朕讓他擔著提督京營的差事,把京營給我管成這樣,昨個若不是蘇城你調度得當,差點兒就營嘯了,這責可就賴於先生了。”
於謙聞言袍袖一甩:
“陛下明鑒,京營的事兒多是五軍都督府在管,兵部隻有調兵權,可沒有統兵權,這事兒要責,還是李侯的五軍都督府多擔點兒。”
於謙一個滑閃,把鍋甩到了李賢的頭上。
李賢懵逼的瞪大了眼,這鍋怎麽到自己這兒了,憋紅了臉,好一會兒才說:
“於尚書好不地道。”
蘇城突然提了一句:
“統兵權和調兵權,按製應當都歸入兵部,五軍都督府的職權,也當歸入兵部統轄。”
蘇城話音未落,營帳內就安靜下來了。
在場的幾位大佬,除了朱祁鈺,都是知兵之人。聞聽蘇城的話,都犯起了思量,各自打起了小算盤。
李賢第一個表示反對:
“統兵權與調兵權互不統屬,本就是祖製,蘇侯想的簡單了。”
於謙倒是眼睛亮了起來:
“蘇侯言之有理,統兵權與調兵權皆歸兵部,宋有樞密院,元有世侯,皆是集統兵與調兵權於一體。”
隆平侯張福是讚成李賢的,但是他歸蘇城管,對蘇城也是佩服的很,想要出口反對的話就說不出口了。
範廣猶豫了一下,沒有開口。
一時間,整個中軍帳內就陷入了安靜之中。
片刻之後,還是舒良打破了沉默。
“敢問蘇侯,這次可是從開州帶了幾個家鄉子弟過來?剛才從演武場過來,我瞧著有個細皮嫩肉的小旗官,跟大頭兵們可是不大一樣。”
蘇城聞言就想到了楊玉,這小子被石頭收拾了幾天,不但沒有退縮,反倒是激起了骨子裏的悍勇,跟蘇城保證一定會好好幹。
正好耀武營整肅,石頭就把他弄到耀武營去了,沒想到還給他按了個小旗官當。
旁邊的任遙突然開口說了:
“是侯爺家鄉的子弟,但是是仇家的子弟,下官原來被定西侯府派遣去結交侯爺的時候,就是這家的人與我打點行程。”
朱祁鈺聞言驚訝的看了任遙一眼,一拍額頭,指著任遙說了:
“你是那個定西侯府的武師教頭,叫任任遙的吧?”
任遙急忙應了。
朱祁鈺頓時就誇讚了蘇城一句:
“都說宰相肚裏能撐船,蘇城,你雖然不是宰相,但是這肚量也是足夠大啊。”
隨著話題轉移,蘇城就說了說四武營的整肅,因為耀武營甄別出一些奸細的緣故,耽誤了四武營的出征,還需要幾天才能出兵。
朱祁鈺聞言又罵了石亨幾句,當然,於謙也慘遭池魚之禍,被朱祁鈺念叨了幾句。
君臣說了會子話,朱祁鈺就起駕回宮了。
於謙離開的時候,原本有話想說,可是看老神在在的品茗的豐城侯,隻能惱火的先走了。
豐城侯李賢一等於謙離開,就向蘇城開炮了:
“蘇侯,你知不知道自己差點犯下大錯?”
“剛才若是陛下順水推舟,將調兵權與統兵權之爭推上廷議,那我等武臣勳貴就完了,朝廷將會成為文臣的朝廷。”
“而蘇侯你,就是我武臣勳貴們的千古罪人。”
蘇城打斷了想要唾沫橫飛的李賢,一句話就讓李賢把後麵的話咽了回去:
“但是認為兵部尚書也應該是武臣。”
李賢的一腔激憤瞬間就無影無蹤了,撚著胡子思量了半天,李賢冷笑一聲:
“六部堂官可是七卿,咱們武臣可沒有任職尚書的經曆,開國至今,六部的尚書都是文臣掌控,咱們武臣,怕是不行。”
“一個四書五經,就把咱們都給治了。”
一直在一旁默不作聲的範廣突然開口:
“武臣為什麽要懂四書五經?”
“咱們五軍都督府不懂四書五經,兵部該是武臣總領,那自然也不需要懂四書五經,七卿之位,為何不該有我武臣一席之地。”
李賢剛想反駁,腦子裏突然閃過一道亮光,若是五軍都督府與兵部都能為武臣所掌控,那豈不是再次擴大了武臣的職權範圍。
這權,值得奪啊。
“此事,可行。”
李賢起身,就要去聯絡勳貴,準備推動廷議,把兵部尚書從文臣手中搶出來。
蘇城按住了李賢:
“李侯稍安勿躁,茲事體大,這事需要長久籌謀,不是一朝一夕的爭持能夠實現的,李侯回去,處事務必要密,絕對不能把此事泄露。”
李賢保證了半天,急匆匆的就離開了。
範廣問著蘇城說了:
“侯爺,咱們這樣籌謀,能實現嗎?”
蘇城嘿嘿一笑:
“能不能實現我不知道,但是勳貴們有了鬧騰的方向,就不會在皇上與太上皇之間轉圜了,既然權力不夠分,那我們就搶奪點兒文臣的權力過來分。”
“可惜啊,我是參與不了這次的事兒了。”
“報”
謝狗蛋老謝抱著一遝密報,進了中軍大帳。
“侯爺,北地夜不收傳來消息,阿拉知院統兩萬精兵,殺奔京城而來,看行軍速度,約莫明日午時就能趕到東直門外。”
大戰,終於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