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開在東直門望樓上的朝會

字數:5657   加入書籤

A+A-


    蘇城再次檢查了阿拉知院大營,走遍了阿拉知院大營周遭的地理環境,想到了另外一種戰法。

    蘇城拔刀抹了脖子。

    你死了

    本次存活16時7分38秒,你死於自殺

    獎勵:無

    評價:反複循環打一仗也是一種用法,雖然抹脖子很疼,但戰無不勝靠的就是這種韌勁

    蘇城:武清侯

    武力:93

    謀略:83

    政治:94

    內政:91

    睜開眼的蘇城沒理會朱祁鈺的探詢目光,端起案幾上的茶盞, 喝了一大口,又重新閉目坐下了。

    舒良小聲對朱祁鈺說著:

    “蘇侯也是精於算計之人,陛下以國事相托,蘇侯必不會讓陛下失望,隻是這心力損耗過甚,我擔心蘇侯身體會撐持不住。”

    朱祁鈺歎了口氣, 看著閉目的蘇城:

    “我何嚐不知,但是這一場幹脆利索的大勝,對京城、對朝廷、對我大明, 都太重要了。”

    “舒良,你回頭命夏太醫這次繼續隨軍,把宮裏的人參、鹿茸、雪蓮這些大補的藥材都帶上,給蘇城用上。”

    黑煙蜿蜒,場景變幻。

    蘇城在把孫勇派出之前,仔細向他交代了戰法。

    這次蘇城沒有隻用奮武營的兵,而是抽掉了四武營所有騎兵,直奔阿拉知院大營而去。

    孫勇發動了四次佯攻,終於將阿拉知院的大軍引出了營地,被蘇城伏兵四起,一舉滅殺。

    戰後清點損失,擊殺阿拉知院精騎五千,俘虜近兩千,潰散無算。

    明軍折損不過一千餘人,還包括因為夜半長途奔襲,丟失在半路上的一些兵勇。

    以一千對換七千餘人, 更是一場大勝。

    第五日, 蘇城領軍趕到居庸關外,一戰擊潰賽刊王大軍,不過因為過於顧忌兵勇折損,此戰蘇城勝的有些艱難,反倒是折損了更多的兵勇。

    應對衛穎統領的明軍時,蘇城隻得放開了顧忌,埋伏、偷襲,種種手段齊出,反倒是把沒有折損太多,就擊潰了衛穎大軍。

    攻打居庸關時,蘇城還是用了老辦法,立起雲梯、望台,把火箭、轟天雷、神火飛鴉不要錢一樣往關內丟。

    第九天,也先退出居庸關。

    蘇城銜尾追擊,屢次偷襲,把也先擄掠的糧食、鐵器、金銀、丁口全都奪了回來,除了朱祁鎮,連右副都禦史羅通都被蘇城給搶回來了。

    戰後論功,蘇城晉爵國公,提調宣府總兵官, 加兵部侍郎銜。

    景泰元年, 楊善出使瓦剌,救回了朱祁鎮。

    景泰二年,金刀案發,盧忠得蘇城預先提點,沒有聲張,取悅景泰帝的同時,保住了自己的指揮使。

    朱祁鎮被鎖南宮,銅鎖灌鉛,隔絕內外。

    景泰七年,奪門之變事發,石亨、楊善、王驥、張軏、張輗領家丁發動政變,扶朱祁鎮上位。

    替身景泰帝死於宮中。

    秘密回京的蘇城在景泰帝的指示下,將參與政變的一眾勳貴盡數坑殺,首惡英國公府、成國公府,更是直接被除爵,誅滅九族。

    蘇城加祿400石,蔭一子為錦衣衛指揮使,實封開州。

    景泰二十四年,朱祁鈺駕崩,引蘇城為托孤重臣。

    懷獻太子朱見濟繼位,年號成化。

    成化帝勤政愛民,繼位六年之後,天下大治。

    成化三十二年,蘇城病逝,成化帝追念其功,追封武興王,諡忠毅。

    你死了

    本次存活57年5月8日9時,你死於壽終正寢

    獎勵:無

    評價:實現了自己所立下的目標,但後半生庸庸碌碌,無所建樹

    蘇城:武清侯

    武力:93

    謀略:83

    政治:94

    內政:91

    中軍大帳內,蘇城終於睜開了眼。

    看著一臉期待的朱祁鈺與舒良,蘇城沉穩的說著:

    “若是不出差錯,以一千兵,換阿拉知院九千精騎。”

    朱祁鈺聞言在營帳內走了幾步,突然笑了:

    “不瞞蘇城你說,朕是不知兵的,一千和九千,對我來說都是數字,但我知道這肯定是很難得的戰損對比,能大勝已經不容易了,朕不應該苛求你太多。”

    “前線戰事,盡數委於你身,朕隻在京城等你的好消息。”

    蘇城起身,斟酌著說了:

    “明日辰時,最遲明日巳時,臣擊潰阿拉知院的戰報,必定能夠送至京城。”

    朱祁鈺大喜,重重的拍了拍蘇城的肩膀:

    “好,那朕今晚就不回宮了。”

    “舒良,擺駕東直門,朕明日要在東直門的望樓上早朝,朕要第一個聽到蘇城領軍大勝瓦剌平章阿拉知院的消息。”

    皇帝走了,等在外麵的一眾重臣也被皇帝給帶走了。

    範廣、張福、石頭、柳溥孫勇一幹武將進了中軍大帳,一時間,大帳內站滿了緋紅青綠常袍的各色武將。

    蘇城吩咐著說了:

    “孫勇,你即刻起行,兩個時辰之內,務必趕到前鋒大營,代石亨掌前鋒事,按照軍令行事。”

    石亨接過蘇城的軍令,領命轉身去了。

    蘇城看著營帳內的將軍們,沉聲說了:

    “諸營立即回去集結本部騎兵,一個時辰之後開拔,本侯今晚有大用。”

    眾將轟然領命。

    蘇城繼續命令著:

    “範廣,你親自去,統帶一應騎軍,與本將一起出發。”

    “張福,你留下代我提調京營諸事,明日開拔,追上我軍。”

    “石頭,你與柳溥配合範廣,盡快統領大軍開拔。”

    眾將領命散去。

    蘇城吩咐張勇楊二說著:

    “你二人留下一人配合張侯,有不決之處飛馬報我。”

    任遙突然開口說了:

    “侯爺,我隨你一起去?”

    蘇城一邊披甲,一邊笑問了任遙:

    “怎麽,不怕媳婦跟你鬧了?”

    任遙漲紅了臉,強撐著嚷嚷了:

    “老爺們的事兒,老娘們敢瞎摻和,老子回去就大耳瓜子扇她。”

    給蘇城披甲的楊二跟張勇擠眉弄眼,一臉的賤笑。

    蘇城披好了甲,提著刀大踏步的向營帳外走去,隨口說著:

    “那就披甲跟我走吧。”

    任遙聞言大喜,快步追上了蘇城。

    校場內,四營騎軍已經集結完備,蘇城看了一眼,隨口吩咐著說了:

    “顯武營的騎兵留下,其餘三營的兵上馬,跟我走。”

    蘇城撥轉馬頭,向營外而去。

    範廣吩咐了傳令兵,拍馬追上了蘇城。

    大軍起行,浩浩蕩蕩,向著居庸關方向而去了。

    東直門,望樓。

    朱祁鈺雙手按在城牆上,看著遠處長龍般的火把,對旁邊的於謙說了:

    “四武營的兵動了,蘇侯發兵了。”

    於謙勸著朱祁鈺說了:

    “陛下萬金之軀,何苦在這裏苦熬,若是蘇侯勝了,明日自然有快馬送入京城,陛下若是傷了身,蘇侯就算是勝了瓦剌,也不會高興。”

    朱祁鈺目視火把長龍在視野裏消失,這才轉身,在望樓內坐下:

    “於先生,朕信任蘇侯,所以朕想讓滿朝文武都看看,咱們大明的軍隊是能夠打勝仗的,於先生不必再勸了,明日朝會,朕就在這望樓上與眾卿開了。”